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正> 家蚕茧丝物质的合成与分泌,绝大部分是从5龄第3天至老熟后第2天(大约1周的时间内)进行的,有时在老熟后第3天还继续着,茧丝物质的分泌量,决定于蚕期的营养状况。合成丝物质,以5龄中期到后期摄取的营养物质为主,蚕卵则以5龄初期到中期所摄取的营养为主,加上4龄所摄取的营养物质而形成。根据14℃标志的桑叶或氨基酸的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蚕桑生产发生了由队营变户营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变化后的新情况,我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了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发展“两户”、建设蚕桑基地,以及发展立体农业与商品生产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将栽植单一的“四边桑”调整为“四边桑”、“小桑园”、“大行间作桑”相结合的栽桑路子,选择较适宜于桑树生长发育的土质,栽  相似文献   
13.
蚕桑丝绸历来是我市工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现有投产桑7亿株,年养蚕100万张,产茧2万吨(40万担).缫丝能力达到17万绪,年产生丝3300吨,丝织品4000万米,年工业总产值10亿元,税利8000万元左右,最高年创汇5000多万美元.近年来,丝绸市场行情欠佳,丝绸工业企业产值、产量、效益大幅度下降,蚕茧价格降低.同时,蚕用物资价格上涨,养蚕成本增加,单张产值下降,粮食、棉花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比较而言养蚕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 鸡桑,是我省在八十年代发掘的一种扦插发根力强,栽培适应性广的桑种。近年来,我区采取“切皮芽接”方法,探索出“接芽扦插一步育成良桑苗”和“一步建成良桑桑园”收到显著效果。仪陇县马鞍镇蓬莱村1989年1月新栽植的鸡桑进行“接芽扦插”一步育成的良桑苗2814株,间作小桑园85亩,“接芽”扦插  相似文献   
15.
<正> 蚕茧是我区农村的拳头产品,丝绸是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的蚕丝生产有很大发展,桑树从1978年的4.5亿株增加到1991年的13.2亿株,增长了1.93倍;蚕茧产量从1978年的1092万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3037万公斤,增长了1.78倍。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受“蚕茧大战”的影响,蚕茧质量连年下降。从1979~1981年3年平均蚕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南充地区茧丝绸公司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站和武胜县蚕桑局共同主持研究的“利用‘插桑’硬技露地扦插代替桑籽育苗技术”于1987年12月18~19日通过鉴定。这项技术已在四川省的南充、绵阳、涪陵、重庆、内江、自贡、遂宁、乐山、德阳等9个地市的23个县大面积生产上繁殖推广达480多万株。1988年全省将以20~25倍的速度扩大推广面。  相似文献   
17.
<正> 由四川省蚕学会科普委员会、南充地区蚕学会、南充地区科委会联合录制的《栽桑养蚕配套技术》科技录像片,最近在南充通过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和蚕业科技人员50余人进行审定。全套  相似文献   
18.
罗先锋是我省蚕桑年收入超万元的第一个蚕桑专业户。他的主要经验是:不仅自己在养蚕技术上精益求精,大搞专业共育,不断扩大养蚕数量,而且善经营,长管理。更重要的是把村里不愿养蚕户的零星分散桑叶,互利互惠,合理作价收集起来养蚕。这就有效地保位了零星桑树免遭毁损,并给国家增加了优质蚕茧,自己也增加了收益。这种作法值得蚕区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养蚕的目的,是要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与较高的经济收益。推广优良蔟具,搞好上蔟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纸板方格蔟是蚕业界公认的优良蔟具,它具有按照蚕体和茧形大小设计、规格一致的长方形孔格,适宜熟蚕各自营茧,互不干  相似文献   
20.
由四川省蚕学会科普委员会、南充地区蚕学会、南充地区科委联合录制的《栽桑养蚕配套技术》科技录像电视片,于1992年4月1日在南充通过审定。应邀参加有:四川省蚕丝学校、南充地区茧丝绸公司、南充地区科委等单位的专家及各县、市蚕桑局(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