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177篇
基础科学   219篇
  166篇
综合类   1258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730篇
园艺   153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分析沐川乌骨黑鸡各体尺指标与肤色、肉色性状的相关性,试验测定了沐川乌骨黑鸡8项体尺指标、不同部位肤色和肉色性状,结合体斜长、胸深、胸围、胸宽、龙骨长、背宽、胫长和胫围8项体尺指标数据,分析沐川乌骨黑鸡各体尺指标与肤色、肉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沐川乌骨黑鸡翅下肤色亮度系数L~*值与胸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08(P0.01);胸肌肉色L~*值与体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R=-0.410,P0.01),与胸宽呈极显著正相关(R=0.382,P0.01)。说明沐川乌骨黑鸡个体生长发育与其机体黑色素沉积具有显著相关性,个体肤色选择过程中可增加或进一步优化胸围、胸宽和体斜长三项体尺指标,提高个体选择准确度。  相似文献   
42.
43.
测试与传感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设施、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4.
山荆子类受体蛋白MbRLP7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功能验证和表达量测定,分析了其在对腐烂病菌的抗性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MbRLP7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RLP6和AtRLP7相似性最高,分别为43.0%和42.8%。MbRLP7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响应逆境相关信号的顺式作用元件,并响应腐烂病菌信号。将该基因导入杜梨悬浮细胞获得过表达细胞系3个。接种腐烂病病原菌Valsa pyri后,过表达细胞的发病速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腐烂病菌代谢物处理后的所有过表达细胞系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此外,该基因的过表达增强了腐烂病菌代谢物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触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活性氧相关基因和病程相关蛋白PR1的诱导。综上所述,MbRLP7负调控杜梨对腐烂病的抗性,PTI、活性氧和PR1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45.
黑鱼湖原名大庆水库,始建于1976年,1978年正式投产运行。共有鱼类9科34属43种,水生高等植物3门15科17属28种。常见的种类有,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稗子等),沉水植物(如菹草、大茨葆、马来眼子菜等)。水生高等植物以菹草生物量最大(35千克/平方米),生长分布区域达水库面积的80%左右,覆盖面积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旨在探究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干奶期长度(DPL)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异对奶牛各项生产性能的影响,包括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初乳品质和乳房健康。收集了北京地区34个牧场出生于2009—2018年136 231头中国荷斯坦牛的干奶日期、生产性能记录、繁殖性能记录等。通过整理试验牛群的干奶记录,揭示了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1胎和2胎DPL的群体规律,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场-产犊年和初产月龄对DPL的影响;此外,利用固定模型分析了DPL的变异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首末次配种间隔(interval from first to last insemination,IFL)、产犊至首次配种间隔(interval from calving to first insemination,ICF)和初乳品质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了DPL的变异对首次配种受胎率(conception rate of first insemination,CR)、首次配种56 d不返情率(56-days non-return rate of first insemination,NRR56)、难产率和乳房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PL平均为58.81 d,胎次、产犊季节、场-产犊年和初产月龄均对DPL有显著影响(P<0.05)。DPL的变异对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CF、CR、NRR56、难产率和乳房健康有显著影响(P<0.05)。干奶期短的奶牛测定日平均乳蛋白率、CR和NRR56更高;DPL适中的奶牛测定日平均产奶量更高、乳房健康水平更好、ICF更短、难产率更低。本研究在国内利用大规模牛群数据揭示了中国荷斯坦牛DPL的群体规律,可为中国规模化奶牛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比较2、35日龄滩羊皮肤毛囊的发育特点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分布特征,探究出生后滩羊被毛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试验应用常规HE染色及改良Masson胶原纤维染色、Gomori银氨法染色、磷钨酸染色等特殊染色观察2与35日龄滩羊皮肤组织结构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VEGF及VEGFR2在2与35日龄滩羊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并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2日龄滩羊皮肤组织比较,35日龄滩羊表皮与真皮间界限更加清晰,毛囊结构发育完整;毛囊密度显著降低(P<0.05);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增加,形成网格状分布。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VEGF及VEGFR2在滩羊皮肤表皮及毛囊外根鞘、皮脂腺上均有表达。统计表明,VEGF及VEGFR2在2日龄滩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35日龄(P<0.05)。综合上述结果,滩羊毛囊发育过程中,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增加明显;VEGF与VEGFR2通路在毛囊角质形成中起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8.
张云刚 《农业展望》2012,8(6):26-27,32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约600万,能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着手,在调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奶牛休息时间的群体规律及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共838头荷斯坦奶牛的休息时间及对应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及环境温湿度数据,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年份、季节、场区、胎次和泌乳月等因素对荷斯坦奶牛休息时间的影响,并分析了休息时间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荷斯坦奶牛平均休息时间为397.39 min/d,范围为87.74~707.03 min/d,变异系数为26%;休息时间随季节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夏季最低,冬季最高;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产犊和发病对休息时间均有较大影响,产犊和发病当天奶牛休息时间均存在一个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测定年份、季节、场区、胎次和泌乳月份对休息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随休息时间的升高而降低。本研究为利用自动化记录设备探究奶牛的行为规律及利用连续测定的休息时间数据提高牛群的精准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2020年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及其消长规律,本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 218份血清中PRRSV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8.49%(956/1218),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S/P的平均值为1.22±0.84,变异系数为69.45%。不同类别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在59.19%~91.50%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10个规模化养殖场中,9个场PRRSV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国家标准。不同类别猪群PRRSV变异系数较高,需进一步对现有的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各猪群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