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52篇
  69篇
综合类   563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28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旋耕(MR),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MP),秸秆不还田、不施用有机肥、旋耕深度15 cm(CKR)]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成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SR处理能够降低水稻季土壤容重并增加总孔隙度。相比CKR,小麦季SR处理显著增加0.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量为7.2%。此外,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主要受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影响,酸水解有机碳(LPIc和LPII_c)主要受耕作措施的影响, SR处理的土壤EOC和LPI_c含量比CKR提高0.3~2.6 g·kg~(-1)。颗粒有机碳(POC)主要受外源有机物的影响,并且秸秆还田处理POC平均含量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增加量为0.75g·kg~(-1)。短期内,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及其交互作用对稳定性有机碳(黑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较小。综上,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EOC、LPI_c和POC)。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大豆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适染色条件以及种子萌发期重要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用于大豆种子生活力检测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最佳组合;并分析大豆种子在不同萌发环境下的发芽率和种子内源细胞壁水解酶的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吸胀处理对于种子染色至关重要,且低浓度(0.1%)的TTC溶液会显著降低种子的染色率。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染色的最佳条件是:吸胀时间6 h, TTC浓度1%,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60 min。该组合下的种子染色率为98.5%。萌发率试验表明,光、暗条件对于萌发进程无显著的影响;高水量下大豆萌发受到抑制,而低水量下种子却有着较高的萌发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可推迟种子萌发,但却提高了种子的最终萌发率。酶活性试验表明,种子在光、暗条件下萌发时,种胚内的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而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在光照下的活性却显著高于其在暗环境下的活性。在不同吸胀水量下,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β-半乳糖苷酶活性随着水量的增加逐渐上升,而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活性却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值...  相似文献   
53.
盐桦是桦木科桦木属植物。1984年,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999年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二级。陶玲等以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和利用价值4个指标,对中国50种荒漠植物进行珍稀濒危程度的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盐桦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定性描述珍贵濒危植物,列为1级保护。盐桦仅存于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为新疆特有的濒危种,现已很难找到。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保护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毕单16号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毕单16号为试材,根据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对毕单16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玉米产量与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6829.28+5672.83x1+1036.73x2-5192.40x^21-1082.78x^22-724.55x1x2。通过模拟研究,毕单16号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产量为8420.1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52320株/hm^2,氮肥施用量408.00kg/hm^2。产量≥7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x1)53280-57600株/hm^2,氮肥施用量(x2)315.60-620.40kg/hm^2。结论:建立了毕单16号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揭示废弃铅锌矿区复耕后重金属镉在土壤—桑树体系中的转移累积特征。【方法】以废弃的小型铅锌矿区复耕14年的果叶兼用桑园为研究对象,测定桑园内土壤总镉、有效镉含量以及种植的桑树叶片、枝条皮部、枝条木部、茎干皮部、茎干木部、粗根皮部、粗根木部和细根等8个组织器官的镉含量,分析了镉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1)桑树全株镉的累积量在根系、枝干和叶片上的分配比例约为12∶5∶3。(2)桑树各组织器官的镉浓度差异表现为:细根>枝条皮部>茎干皮部>粗根皮部>叶片>粗根木部>茎干木部>枝条木部,镉含量分别为0.21、0.13、0.11、0.10、0.09、0.04、0.03和0.01 mg/kg,桑树细根和茎干木部镉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组织器官之间差异不显著。(3)桑树各组织器官的镉富集能力表现为:细根>枝条皮部>茎干皮部>叶片>粗根皮部>粗根木部>茎干木部>枝条木部,富集系数分别为1.04、0.87、0.70、0.56、0.53、0.23、0.16和0.08。(4)镉从细根转运到各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56.
57.
<正>由于种植番茄的价值较高,效益好,所以其栽培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越夏番茄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时番茄的生长正处在春末夏初的高温、强光直射、雨水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同时也为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些病害对番茄生长危害极大,严重时可造成绝产。因此,做好细菌性病害的预防工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5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或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两者皆有的称为混合型.  相似文献   
59.
先马士日前宣布,其新的冻精分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座现代化设施,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市北部先马士生产中心,是先马士产品在全球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60.
葡萄是我国主要水果种类之一,许多地区大面积种植,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葡萄套袋栽培是促进葡萄丰产、优质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有效预防坐果后期及成熟期出现的裂果、病斑、病虫害等现象,防止大风、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可以极大地改善葡萄的外观品质,减少病虫为害,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