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河北省顺平县桃种植区域6个乡、8个村的农户进行入室问卷调查,初步查明了顺平县桃产业发展在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的现状以及调查区域的种植生产情况,认为顺平县发展桃产业在自然环境条件、地理区位、种植历史以及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等方面具有优势,并对桃生产过程中农户在桃园灌溉、产品销售、技术服务机制、产业化组织程度、参投灾害保险落实以及充分发掘旅游资源与产业优势的对接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实现顺平县桃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为揭示柱花草在生理生化层面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响应,以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为材料,分析接种炭疽菌96 h后对柱花草叶片抗氧化系统、6种矿质元素和16种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炭疽菌后,柱花草叶片的磷、钾、钙、铁、钠浓度显著提高,同时,也导...  相似文献   
93.
中国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育成品种较少。为选育更多优良狗牙根新品种以供草坪建植应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自2000年起开展了狗牙根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从国内外收集的狗牙根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坪用性状优良的种质,经过连续多次单株选择和扩繁、坪用价值系统评价、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性试验,选育出坪用性状优良的狗牙根新品种‘桂南’狗牙根,于2020年审定通过。‘桂南’狗牙根具有质地细腻、草坪密度大、均一性好、绿色期长、成坪速度快等特点。适于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作为景观绿化和水土保持草坪建植。本研究对‘桂南’狗牙根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总结,为‘桂南’狗牙根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无毒的、生态友好的绿色环保型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工业领域,同时在生态恢复与和农业领域也有着重大的作用。为了解现阶段γ-PGA的应用进展,本综述对其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以期为γ-PGA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根系分泌物对缺磷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正常供磷(+P)和缺磷(-P)处理对柱花草生长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P处理,-P处理显著降低了柱花草植株干重和全磷含量。随后,代谢组共检测到101个根系分泌代谢物,可被分为有机酸、氨基酸、类黄酮、糖及醇类等七类,其中-P与+P处理间的差异累积代谢物25个。属于有机酸的咖啡酸、1-氨基环丙烷-1-羧酸和α-酮戊二酸在-P处理下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且其中α-酮戊二酸对磷酸铝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此外,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柱花草根系中参与α-酮戊二酸合成的柠檬酸脱氢酶基因SgICDH在-P处理下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因此,柱花草根系通过上调SgICDH基因的表达,促进α-酮戊二酸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增强对难溶性磷的活化利用,以适应缺磷胁迫。  相似文献   
96.
细茎柱花草(Stylosanthes gracilis)是圭亚那柱花草(S.guianensis)的野生近缘种,具有茎秆直立、种子落粒性低、抗旱能力较强等特点。为开发一种高效的细茎柱花草毛状根转化体系,本研究以细茎柱花草子叶节为外植体及4个发根农杆菌为供试菌种,探索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对毛状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U440为诱导毛状根发生的最优菌株,诱导率为88.3%。其中,该菌株诱导毛状根产生的最佳条件为菌液浓度OD600=0.3、侵染时间为15 min、共培养4 d,转化效率达34.72%。同时,获得的转基因材料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子鉴定方式,证实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细茎柱花草毛状根的基因组中。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细茎柱花草的毛状根转基因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