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滴药处理对设施瓜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滴药处理对设施甜瓜、吊瓜、番茄等瓜菜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产量及土壤养分、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的滴灌施用生物菌剂。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施化学药剂对设施瓜菜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滴施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瓜菜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和磷钾养分活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物菌剂处理显著提高了设施番茄、甜瓜的产量,而对设施吊瓜的增产效应不明显;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极显著提高了设施瓜菜产量,对应于设施番茄、甜瓜、吊瓜增产率分别为18.78%、23.52%、25.92%。设施瓜菜滴施生物菌剂对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最为明显,复合微生物菌剂次之。 相似文献
3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存在的土壤瘠薄、水分利用率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以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分别设置不同灌溉定额、不同灌溉梯度,研究不同灌溉管理措施对葡萄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溉定额与灌溉频次有利于促进株高、新梢、副梢数的生长以及提高水分有效利用率;灌溉频次10次、灌溉定额4 950m~3·hm~(-2)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品质,而灌溉频次20次、灌溉定额5 850m~3·hm~(-2)处理下可溶性糖、总酸、单宁、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在酿酒葡萄生长期内适当增加灌溉有利于产量和单粒重的增加,而水分过多会抑制果穗的生长,灌溉频次10次、灌溉定额4 950m~3·hm~(-2)最适宜该地区酿酒葡萄的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34.
对银川市景观水道(艾依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水体TN、TP、COD、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结合国内外常用的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水道共发现藻类115种,夏季为绿藻-蓝藻型,秋季为绿藻-硅藻-蓝藻型;两季平均绿藻指数6.2,藻类综合指数10.9;Margalef指数平均2.69,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0.82;各站点营养状态指数均值为72.63。综合分析得出:景观水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个别站点已达到极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35.
36.
为探明粉碎秸秆还田量对宁夏银川北部地区土壤碳平衡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固碳减排、盐碱地改良的目标。研究建立2020—2022年短期粉碎秸秆还田试验,依据秸秆原位消纳原则,设置全量还田(CS9000)、2/3全量还田(CS6000)、1/3全量还田(CS3000)、未还田(CS0)4个处理,分析还田2年后不同还田量对土壤碳排放、水热盐碱因子变化及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结果表明:相比CS0处理,粉碎秸秆还田后土壤全盐降低7.94%~19.57%,地温提高0.11~0.58℃,其中,CS9000处理抑盐增温效果明显,同时,该处理显著增加碳排放量与微生物异养呼吸碳,而CS6000处理相比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量,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碳量也分别比CS9000、CS3000、CS0处理显著增加27.11%、29.41%、35.22%。通过计算碳收支平衡得出CS6000、CS3000处理下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的“汇”,其中,CS6000处理对碳平衡提升效果最好,有助于增加土壤碳汇。另外,粉碎秸秆还田后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较大,CS600...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 相似文献
38.
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区水土环境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脱硫废弃物施用+平整土地+深松耕+水盐调控+平衡施肥+耐盐作物种植”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模式在惠农核心试验示范区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经过两年的改良,示范区地下水位下降了50 cm左右,土壤总盐及有害盐分离子含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油葵出苗率和产量显著提高,出苗率为70%以上,平均产量为1534.3 kg/hm2,示范区水土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表明以脱硫废弃物施用为切入点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模式对轻度碱化盐荒地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9.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品种'利禾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CK,不施肥);常规施肥处理(T1,N:P2O5:K2O=27:12:6);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减氮20%并分别增施生物炭,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2.25(T2)、4.50(T3)、6.75(T4)、9.00 t·hm-2(T5),研究生物质炭基施对宁夏扬... 相似文献
40.
耕作措施对宁南山区缓坡地土壤团聚体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山区缓坡耕地轮作体系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2015—2016年期间,开展了玉米-马铃薯轮作条件下传统平作(CK)、垄沟不覆膜(NH)、垄沟半覆膜(HP)和垄沟全覆膜(WP)4种不同耕作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对表层0~20 cm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影响均较为显著,对20~40 cm土层影响不显著;CK、WP和HP处理下0~20 cm土层范围内均为>5 mm和2~5 mm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高,而NH处理下为1~2 mm和0.5~1 mm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高,分别为16.25%、13.38%。CK处理下>5 mm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为30.99%,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耕作方式,而NH处理下1~2 mm、0.5~1 mm和0.25~0.5 mm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耕作方式。水稳性团聚体则表现为各处理>5 mm所占比例急剧下降。CK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含量为1.96%。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在NH、HP和WP处理下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 cm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