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1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3种复合种植模式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与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效果方面的关系,以土壤物理性肥力、化学性肥力、蓄水能力、土壤剖面特性和生物治理效益为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红壤经过各模式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通气孔隙度和>1mm团聚体都增加,容重分别是对照区的0.89倍、0.83倍和0.93倍,明显降低。(2)治理、恢复3年,种植模式木豆 酸角、柱花草 酸角、象草 酸角,0~30cm土层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地增加1.76倍、1.74倍和1.09倍,全氮和有效养分增加幅度也很大。(3)在同一施肥状态下,各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土层内都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好于深层土壤理化性质。(4)各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分别是对照地的54倍、10倍和28倍;土壤实际蓄水效益也是对照的16.0倍、7.0倍和4.2倍,处理1最高土壤水分滞留量达2.7×104t/hm2,水土保持效益明显。综合各治理指标,发现木豆 酸角模式对改良退化红壤质量取得的综合效益最明显。  相似文献   
72.
利用基层农业科研所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平台,搭建观光旅游服务和科普教育与培训平台,探讨科研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创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科技园,最终达到服务社会、提质增效、反哺科研的目的,实现园区科研、开发和旅游的持续发展,为基层农业科研所深化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干热河谷地区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孕蕾初期进行刈割1茬和不刈割处理后,从其种子成熟时间、产量方面,研究刈割对该区引种的紫花苜蓿品种种子生产的影响,以提高其种子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地区,在紫花苜蓿孕蕾初期刈割1茬后,种子产量平均提高14.933 g/m2,并促使种子主要集中在播种次年的5月份成熟采收;10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中,猎人河(74-55)的种子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达36.401 g/m2,其次是萨兰纳斯(75-43)和德宝,其种子平均产量分别为31.727 g/m2和30.060 g/m2。  相似文献   
74.
依据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生态农业在金沙江典型区域元谋干热河谷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分析、探讨了在干热河谷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该区域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75.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效益研究初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元谋干热河谷区4种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进行连续2a的定位监测,研究各种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模式罗望子+自然草被相比,建立的4种模式均有一定的培肥、改土效果,其中,以豆科牧草为主的罗望子+木豆、罗望子+木豆+柱花草、罗望子+木豆+绿肥3种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的罗望子+象草模式;4种模式均能在旱季提高土壤含水量,明显改善局地小气候;同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6.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差异显著;不同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模式Ⅱ和模式Ⅳ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在雨水补给不足时,模式Ⅲ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模式Ⅳ最低;土壤水分季节波动模式Ⅳ最小,模式Ⅲ波动最剧烈;雨季,4种模式具良好的层间补水能力,旱季,模式Ⅰ和Ⅱ土层间补水能力最强.总体上看,4种模式对干热河谷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但模式Ⅱ的保水持水能力最强,综合效益最好,更利于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以降水等级为主要影响因子,研究了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木豆(Cajanus cajan)乔灌复合模式林对降雨的截留、贮存所产生的水保效应。结果表明:罗望子人工林冠层和复合木豆人工灌木林林冠层年截留降雨量分别为97.99和145.4 mm,分别占全年降雨量水的17.48%和25.86%;罗望子人工林的树干茎流率占大气降水的2.37%;复合模式林枯枝落叶的蓄积量为7.08 t/hm2,对降水的平均截留率为12.47%,其最大持水量相当于1.8 mm的降水;模式林表层土壤(0~40 cm)滞留水分能力相当于2.7mm降雨,贮存土壤水分能力可达1553.2 t/hm2,产生径流的最小降雨量为35.4 mm,其侵蚀模数和径流模数比对照减少98.52%和93.21%,体现出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应。  相似文献   
78.
将元谋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分成了林冠截流、枯落物截流、土壤截流和地表径流4个层次,对其降水截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最大截流量为8.1 mm,平均截流量为4.5 mm,最大截流率为56.1%,平均截流率为32.6%,当降雨量大于20 mm时,截流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迅速下降。林内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8.14~20.33 mm,平均为12.52 mm,为干重的2倍以上,枯落物截流降雨150.2 mm,占降雨收入的24.48%。土壤最大蓄水量可达219.9 mm,裸地为182.6 mm,土壤截流为219.9mm,占降雨收入的35.82%。新银合欢林地表径流为43.4 mm,占降雨收入的7.07%,而裸地对照区的地表径流为413.2 mm,占降雨收入的70.3%。人工林群落的地表径流比裸地低63.19%。通过林地的层层截流,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侵蚀,具有较好的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3年的监测,分析总结了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对光能、水分、土地3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单作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模式系统的总光能的利用率、总水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都比单作系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多层次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的建立,更有利于光、水、土地自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0.
论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能源与物质循环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农村地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和建设方针,总结分析了农村能源建设的经验.元谋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决定了干热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系统地探讨了县级农村生态建设的成功模式,指出了干热区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