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L.)]是世界上为害苹果和梨的主要蛀果害虫,被许多国家和我国列为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在我国现仅分布于新疆。英联邦昆虫研究所(Common-wealth institute of entomology,C.I.E.)(1951,1976)根据陈方洁、王飞鹏(1936)及胡经甫(1938)的记述,将我国浙江(奉化)、河北、湖北、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平(北京)及新疆等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该虫分布区,从而严重影响我国苹果及梨的出口和外销。为了查清该虫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首先核对并纠正 C.I.E.制图所依据的上述两篇文章的错误,同时在张从仲等(1984—1985)在山东、辽宁等8省市大面积进行的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的基础上,于1991年4—10月在山东、辽宁、河北苹果和梨主要产区及出口基地继续进行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果园调查及剖果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苹果蠹蛾成虫或幼虫。到目前为止,此虫仍局限分布于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22.
乐吉化工厂于1990年新开发了丁农颗粒剂除草剂,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组织全省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丁农的杀草谱和防效丁农含丁草胺和苄黄隆,丁草胺对稗草高效,苄黄隆对阔叶草、莎草广谱高效,而且对稗草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二者混配对常见杂草均有高效,但对萍藻类无效。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植物生长箱中试验,亩用丁农750克在25℃、光照强度为8000Lx每日12小时的条件下,对稗和矮慈姑效果均可达100%。 6个单位田间不同用量小区试验,每亩500~2000克对矮慈姑的效果平均在90~99%(表1)。  相似文献   
23.
海南热带山区是少数民族集居地。虽然自然条件好、森林丰富,但因历史种种原因,当地黎苗同胞文化和耕作技术一直较为落后,不少地方的刀耕火种半游牧生活,相沿成习,一时难以改变。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虽下大力试图改变这种面貌,成效不大,外加不合理的采伐利用和滥砍乱伐,海南热带林已严重破坏。由于林地未能及时更新,导致不少地方山荒林稀,水土流失,地力衰  相似文献   
24.
造林密度设计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树木群体的成长和木材的培育,必须予以重视。目前在造林上密度过大的现象仍存在,对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有影响,特别是泡桐系早期速生树种,单株散生优于群体成片种植,造林密度不宜过大,但目前不论成片栽植或桐粮间作,皆有过密现象,所以造林密度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泡桐采伐年龄是个复杂的经济指标,应根据营林目的、树种特性、种植方式、立地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以泡桐的冠幅、根幅和材积生长特性和营林目的为依据,来探讨一下泡桐林木密度和采伐年龄问题。  相似文献   
25.
26.
为了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桃源县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湖南省科委共同组织的桃源自然“综考”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与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合作,先后对综合治理潜育性水稻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通过五年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综合治理改良利用潜育性水稻土的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本刊《关于松香结晶问题的讨论》已先后发表了7篇文章,对松香结晶问题,各单位结合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从现象到本质,从生产工艺、设备到结晶机理,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与此同时,全国防止松香结晶科技协作组,采取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形式,协同攻关,取得了防止松香结晶的良好效果。对此,协作组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现将它们的总结报告摘要发表于下,作为本刊有关松香结晶问题讨论的小结,供同志们参考。参加这次讨论的来稿较多,由于本刊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发表。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谢意和歉意。  相似文献   
28.
林区采用塑料大棚育苗,是当前培育速生壮苗的手段,新疆林用大棚多位于海拔1700—1900公尺间,苗圃所在地小渠子1979年5月13日一次降雪厚达13公分,春雪直降至6月初才止,日温差悬殊,地表可差30℃左右.早春常有暴风,夏季常有暴雨,气候恶劣.  相似文献   
29.
1984年12月至1985年11月,我组在“黄淮海”二元杂交商品瘦肉猪试验基础上,开展了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育肥试验,以求进一步提高瘦肉率、日增重和料重比,筛选出最佳三元杂交组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在新沂、雎宁和铜山等县种猪场进行,组配成大×杜淮、汉×杜淮、长×杜淮、杜×长淮、汉×长淮、杜×大淮、汉×大淮和长×汉淮等8个三元杂交试验组合,长×淮、杜×淮两个二元杂交组合作对照。从每组合所产仔猪中选4~6头,共58头进行育肥试验。  相似文献   
30.
杂交稻后期早衰,严重影响着产量的提高。1982年以来,用粉锈宁防治其中后期真菌病害,不仅防病效果好,而且稻株成熟时秆青籽黄,早衰明显减轻,产量提高一成左右。初步研究明确,杂交稻孕穗后期到齐穗用粉锈宁,具有保持功能叶绿叶指数适度、绿叶日衰速率正常的防早衰作用,这是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