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Ⅱ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为近年来引起多种综合征的重要病原[1-3],且经常与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发生混合感染[4-5]。建立对于该病毒的快速检测及准确定量的方法,无疑对于病原诊断及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操作简便和污染少等优点[6]。本试验应用SyReTi-PCR方法,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一步的通过对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检测证明,所建立的SyReTi-PCR检测PCV-2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 相似文献
42.
43.
猪瘟石门系强毒株SYBR Green-I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石门系强毒,根据登录在GenBank上23株Shimen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IS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设计1对特异的荧光定量引物.建立猪瘟石门系强毒株SYBR Green-Ⅰ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最低可检测到的Shimen病毒cDNA含量为100拷贝/μL,敏感度至少是普通PCR的100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牛流行腹泻病毒Ⅰ工型( BVDV-1)和猪瘟病毒C株均无特异性扩增,证明本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通过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其变异系数<0.7%,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本研究建立了猪瘟石门系强毒株SYBR Green-Ⅰ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为猪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并为猪瘟强毒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等仍是严重危害猪禽的最重要疾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不仅使急性烈性典型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而且使疾病的流行形式趋于缓和,由原来的大面积暴发性流行变为周期性、区域性散发流行,临 相似文献
45.
为建立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基因1型(TTV1)和TTV基因2型(TTV2)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TTV1与TTV2基因的非编码区域序列差异,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99%;可以同时鉴别检测TTV1和TTV2,检测PCV2和PRRSV阳性样品均呈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量为10 copies/μL;重复试验结果显示,TTV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14%和0.74%;TTV2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为0.13%;检测现地采集的189份样品,TTV1阳性率32.3%,TTV2阳性率6.3%,TTV1和TTV2混合感染的阳性率28.6%。TTV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猪群TTV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猪白介素21(IL-2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猪IL-21基因(456 bp)的3’端加上猪Ig G Fc标签序列后,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IL-21-Fc。将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瞬时表达后,利用protein A亲和纯化介质纯化转染上清中的目的蛋白,并检测其纯度与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IL-21-Fc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44 ku的猪IL-21融合蛋白;亲和纯化后的猪IL-21融合蛋白能够与CD40L协同呈剂量依懒性地刺激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分泌Ig G。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猪IL-21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48.
为建立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疫苗(C株)与野毒株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CSFV C株与野毒株的E2基因序列差异,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C株与野毒株的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CSFV野毒和疫苗株的最低检出量为10拷贝;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Ⅰ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4种病毒均呈阴性;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应用该方法检测从黑龙江省各地区猪场采集的600份样品,结果表明野毒株的阳性率为30.5%。该方法可应用于CSFV野毒株和C株的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49.
温度对我国禽流感传播影响的时空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温度对禽流感传播的影响,本文根据禽流感传播最适温度6℃~16℃确立了风险分析标准,以中国各个气象站的各月平均气温为基础数据,运用本实验室二次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了风险图。研究结果显示风险区域随时间变化而转移,其时空模式为:1~5月,风险区域从南向北迁移;6~8月,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基本处于低风险;9~12月,从北向南迁移。其时空转移规律与2004年第一季度的禽流感疫情扩散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