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农学   9篇
  34篇
综合类   90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影响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从丝裂霉素 - C处理时间、消化时间及细胞浓度等方面比较了诸因素对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影响。结果表明 ,1 0 μg/m L 丝裂霉素 - C处理以 1 .5~ 2 h为宜 ,0 .2 %胰酶 + 0 .0 4% EDTA消化时间以 2~ 3min( 37℃ )为宜 ,接种浓度以 3~ 3.5×1 0 5m L- 1为宜。在成纤维细胞的分离过程中 ,接种后 30 min换液 ,能达到纯化成纤维细胞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正> 1976年10月1—2日在奥地利Wels城召开的“策25届国际繁殖和人工授精专题会议”(第一届国际会议在1948年召开),有来自英国、德国、丹麦、荷兰、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以色列、瑞士、罗马尼亚、比利时和巴西  相似文献   
93.
牛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牛胎儿为材料,从原始生殖细胞(PGC)分离培养出胚胎生殖细胞(EG),并进行传代和鉴定,对影响胚胎生殖细胞分离与培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以共培养方式培养牛原始生殖细胞时,原代培养都可以出现大量形态较好的EG细胞集落,说明同源的体细胞可以很好地支持PGC的生长和增殖,组织块培养细胞克隆数目较少,PGC很难增殖,不能形成典型的集落,传代也不理想,只传了一代.同时比较了不同传代方法对牛胚胎生殖细胞细胞传代的影响,发现消化+机械分离法和消化+吹打法都可以用于EG细胞的传代.消化+吹打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也能够很好的保持细胞的增殖活力.原代培养的牛原代胚胎生殖细胞进行了细胞表面标志抗原SSEA-1,3,4鉴定,呈弱阳性.细胞体外培养可以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和类胚体.  相似文献   
94.
pEGFP-N1-hTER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5.
 【目的】构建牛Nano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enus-Nanog,筛选对其有效的干扰序列。【方法】以含有牛Nanog基因的PMD-18T-Nanog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enus上,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Venus-Nanog。将pVenus-Nanog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Nanog的表达情况。针对牛Nanog基因的CDS区设计并合成3对干扰序列,分别命名为S1、S2、S3及阴性对照N.C.,用脂质体共转染pVenus-Nanog和siRNA于成纤维细胞,用半定量RT-PCR分析干扰效率。【结果】酶切分析与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Venus-Nanog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其能够在牛成纤维细胞中高效表达。脂质体共转染pVenus-Nanog和siRNA后,半定量RT- PCR结果显示S1效果最好,干扰效率达75%,S2和S3分别为20%和70%。【结论】成功构建了牛Nanog真核表达载体pVenus-Nanog,且获高效表达。通过脂质体共转染法筛选出了牛Nanog基因的有效干扰序列,为研究该基因在胚胎干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维持多能性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EGF和GSH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时向成熟液中加入EGF(表皮生长因子),受精液中加入GSH(谷胱甘肽)对受精率和囊胚率的影响。成熟液以M-199为基础液并加入一定浓度的促性腺激素和OCS,作为成熟液的对照组,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EGF。受精液以改良TALP为基础液并加入一定浓度的BSA、肝素和咖啡因,作为受精液的对照组,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SH。早期胚胎培养液为SOFaa。在成熟液中加入10ng/mlEGF和50ng/ml EGF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6.00%(114/150)、76.71% (112/146)和60.70%(85/140);囊胚率分别为23.68%(27/114)、24.11%(27/112)和17.64%(15/85);在受精液中加入1mMGSH和10 mM GSH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1.66%(86/120)、63.28%(81/128)和76.00%(114/150);囊胚率分别为34.88%(30/86)、24.69%(20/81)和23.68%(27/114)。结果表明,成熟液中加入EGF对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受精后的早期胚胎的发育都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EGF浓度,不会 提高受精率和囊胚率;受精液中加入一定浓度GSH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囊胚率,但是在高浓度的GSH时则影响受精率。  相似文献   
97.
山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2.4U/mL 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mg/mL胰酶+0.2mg/mL 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的毛囊干细胞,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克隆形成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对毛囊干细胞的基础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DMEM/F12是一种适合毛囊干细胞体外增殖培养的培养基;在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液的培养体系中细胞可传代至19代。  相似文献   
98.
观察小鼠ES-D3细胞在MEF、新生牛睾丸支持细胞(nBTSCs)和新生兔睾丸支持细胞(nRTSCs)饲养层上生长4d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生长行为。RT-PCR分析显示,MEF饲养层上培养4d的ES-D3nanog基因含量高;nBTSC饲养层上培养nanog基因表达较低;而RTSC饲养层上培养nanog基因表达最低。结果显示:不同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集落形态和培养4d分化程度有差异。在MEF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培养4d,集落形态仍然很规则,细胞间紧密,集落表面少见大细胞,AKP染色强阳性。在nBTSC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集落界限清晰,AKP染色显示,集落大部分细胞呈阳性,少数的细胞集落为弱阳性,可见集落表面分散有较多的大细胞。在nRTSC饲养层上的饲养层上的ES-D3,集落隆起不明显,集落界限不清晰,大部分集落形态不太规则,AKP染色显示集落中部分细胞呈阳性,少数的细胞集落为全阴性,集落表面有较少的大细胞,集落周围有伸出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关中奶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并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表型。结果表明,山羊MSCs具有很好增殖能力;能够耐受反复冷冻和解冻;表达细胞表面标志CD44、CD105、CD166,弱表达CD34、CD106,而不表达CD14、CD45。该类细胞用5-氮胞苷诱导分化后,能够表达心肌α-actin,并呈PAS染色阳性。  相似文献   
100.
摘要: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消化山羊胎儿睾丸组织,其中0.1%的胶原酶Ⅰ处理15 min后, 用0.25%胰酶处理5 min,经3次洗涤,睾丸细胞分散较好。用不同的培养体系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原代培养山羊胎儿睾丸细胞培养120 h左右,获得桑椹状雄性生殖系干细胞(mGSCs)集落和单层支持细胞,mGSCs集落呈半悬浮式隆突生长,mGSCs集落和支持细胞分区明显;传代培养显示,在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 mGSCs集落和mGSC单细胞被同质化程度较显著,而含有支持细胞的mGSC单细胞和mGSCs集落被同质化程度较弱;传代mGSCs集落和支持细胞共培养体系中,mGSCs集落正常生长,而且集落中细胞间隙紧密,mGSCs分化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