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农村合作社就是农业从业者为了谋求、维护和改善其共同利益,按照自愿、公平、民主、互利等原则,通过共同经营活动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对于中国来说,农村合作社在缩小两级分化、增加就业、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是统筹城乡发展、活跃城乡要素市场、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强有力的催化荆.本文通过于与法国农村合作社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并运用SWOT模型对中国农村合作社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2.
为厘清中国农业水资源的研究现状和方向,探究农业水资源生产率概念区别、评价方法和提高路径,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梳理。结果表明:第一,农业水资源生产率的经济学含义为,在相同的技术水平和产出下,投入单位农业水资源量的经济产出,故需要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下,才能在不同个体间直接比较;第二,经济学评价方法包括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前沿面模型法和演绎类方法等,前沿面模型法中,全要素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农业水资源生产率;演绎类方法中,水文模型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的复合模型可以综合多学科的研究优势;第三,农业水资源生产率的直接路径包括农业水资源开发、灌溉节水技术扩散,间接路径包括市场化政策、农户节水激励和农业水资源管理组织,明确多种路径间的相互作用是制定综合管理模式的关键。因此,农业水资源生产率的经济学研究需要在综合框架下开展,包括明确研究目标、加强学科间合作、制定区域差异化提升策略等。  相似文献   
73.
沈辰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9,1(11):10-15
选择大白菜、黄瓜、番茄等居民日常消费的3 种主要蔬菜为对象,收集整理了2013~2016 年批发交 易量和价格旬度数据,计算季节指数,分析市场运行季节特征,进而通过文献整理和市场调研,梳 理归纳北京蔬菜市场流通转换规律,以刻画北京蔬菜市场流通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北京蔬菜市场 运行带有较明显的季节性,遵循相对稳定的流通转换规律;一年中蔬菜供给来源地在空间上表现出 “远-近-远”的特点,在生产方式上表现出由以设施生产向露地生产转换再转为设施生产为主 的规律,相关规律也反映在价格波动变化中。  相似文献   
74.
粮食安全涉及谷物进口贸易,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得这一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中国谷物进口数据,运用三元边际分解法及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和结构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谷物进口增长主要沿着集约边际路径增长,尤其是进口数量的增加,进口价格近年来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进口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进口扩展边际。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引起国内谷物需求数量增加,在国内谷物产量增长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提高了国内谷物价格,而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又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效果,导致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扩大,引起谷物进口增长。基于此提出优化谷物种植结构、加强国际谷物市场形势的跟踪监测和前景研判与预警、促进谷物进口多元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5.
针对2015年以来我国玉米行业出现的供大于求的市场结构问题,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和灰色系统评估法对我国20个玉米主产区2008—2017年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测度,并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具有稳定的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在生产成本和产业利润2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2)显著影响省域比较优势的正向因素为农用柴油使用量、耕地灌溉面积和农村教育经费等,负向因素为农用化肥施用量、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第一产业GDP占比等。政府需根据生产比较优势调整布局,科学优化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生产和精深加工的匹配,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6.
穆月英  李红岺 《蔬菜》2020,(6):36-38
正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团队于2020年2月中旬组织实施了防疫期北京市蔬菜生产情况调研。调研对象为北京市密云区、通州区和延庆区等蔬菜主产区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园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其从事蔬菜生产的年限在8~15年;蔬菜设施类型包括温室、大棚,各经营主体的蔬菜种植面积最小为1.60hm~2(24亩),最大为73.34hm~2(1100亩)。调研采用微信小程序"问卷星"设计问卷,将其转发至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而获得调研结果。通过实施防疫期  相似文献   
77.
利用来自北京2 个蔬菜主产地顺义和大兴的19 个行政村、197 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综合考察了生产者个人特征、家庭投入、自然条件、技术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产业化经营条件、知识外溢状况、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对北京市蔬菜主产地形成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蔬菜大棚率、劳动力投入水平、种植蔬菜资金投入水平、土地资源、产业化经营模式及知识外溢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北京市蔬菜主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近些年来蔬菜价格的剧烈波动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蔬菜历年价格的变动情况,比较了蔬菜与粮食价格、蔬菜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地区蔬菜价格的差异,在对蔬菜价格变动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市蔬菜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整体表现为冬季价格高、夏季价格低;(2)剔除季节变动因素后蔬菜价格波动平缓,长期呈现上涨态势;(3)蔬菜价格周期波动显著,可划分为长度分别是4 a和6 a的2个周期;(4)北京市工业增加值增速、鲜菜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1~4月时期因素对蔬菜价格变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6~11月时期因素对蔬菜价格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9.
考察日本蔬菜流通体系后的六点启示:① 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公立经营,避免为了谋取私利使流通环节利益过大;② 生产者与批发商是委托关系,他们在产品价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③ 生产者通过农协与批发市场交涉,避免了单个农户在价格等信息获取上的限制而造成的利益损失;④ 生产者通过委托运输公司将农产品运送到批发市场,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80.
中国农作物地区布局的灰色局势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各地区综合优势探索地区农业发展道路已为政府农村政策方面的中心课题。论文从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角度,运用灰色系统局势决策方法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地区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市、区)有各自的优势农作物,比如,北京的优势局势为玉米、小麦、水果、油料、豆类;对12种农作物依其比较优势按省份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