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本文以2005年底拖网的常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渔获物种类组成、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主要渔获物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鱼和刺鲳为底拖网渔业资源优势种,所占比例分别为60.31%和14.53%,小黄鱼、龙头鱼、黄鲫和镶鲳为次要优势种,所占比例均超过1%,各个月份的优势种有所差异;全年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205.8kg/h;带鱼的优势肛长组为170-230mm,小黄鱼的优势体长组为120-140mm,刺鲳的优势叉长组为130-150mm。建议降低目前的海洋捕捞努力量,延长伏季休渔时间,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412.
基于氟虫腈低能构象进行骨架跃迁,设计、合成了2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基吡唑并嘧啶胺和苯基吡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杀虫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A5、B1、B4和B5在500 mg/L下对小菜蛾的致死率在40%~73%之间,...  相似文献   
413.
骆驼蓬是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恢复重要的地被植物。采用不同温度热水浸泡种子和在不同发芽温度下处理种子的方法来研究驼驼蓬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浸泡在30~40℃的水中2小时,可促进发芽,发芽较快,30℃时的发芽率最高;在温度20~25℃之间骆驼蓬种子发芽较快且发芽整齐,25℃的发芽势最强、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414.
<正>野生动物摄影可以定格自然生灵精彩的瞬间,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它们的保护意识。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一直满怀热情在中国拍摄野生动物。如今,他通过“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培养更多的牧民成为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并将这份热爱与初衷通过牧民们的镜头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15.
为探索不同地理种群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形态分化, 本研究以南黄海和东海中南部生殖与非生殖群体为研究对象, 采用 t 检验、主成分分析、差异系数判定等分析方法, 对小黄鱼种群 31 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南黄海种群和东海中南部种群的表型性状存在广泛的变异, 生殖期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7.77%和 6.48%, 非生殖期变异系数为 8.65%和 7.62%, 南黄海种群变异强度高于东海中南部种群, 变异系数差异主要为横轴测量性状。生殖期和非生殖期分别有 15 个和 16 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 7 个性状在两个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且这些性状差异又能在种群内部保持相对稳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生殖期 4 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 48%, PC2 和 PC3 得分在检测种群差别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因子负荷较高的性状主要是头部、背鳍、臀鳍和腹部; 非生殖期 4 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 46.61%, PC1 和 PC2 得分在检测种群差别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因子负荷较高的性状主要是头部、体高、背鳍/腹鳍与臀鳍长度。两个地理种群在头部和躯干部位的性状产生了分化, 与南黄海群相比, 东海中南部群头部较高, 背鳍和臀鳍较长, 而头部上缘和腹部较短。这种形态变异可能与洄游生活史策略诱导的表型性状特化有关, 研究结果支持迁移行为和复杂生境提高了环境适应性这一结论,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和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416.
417.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