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3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II型和III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如果防制不当,死亡率很高,对养鸭场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1Ⅰ型DVHⅠ型DVH最早由Levine和Hofstad于1945年在美国发现。Levine和Fabricant(1950年)用鸡胚分离到了Ⅰ型DHV。1953年后,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前苏联、印度、日本等国相继报道了该病。我国黄均…  相似文献   
112.
密码子简并性特征造成了不同物种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不同,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运用软件对选取的16种IFN-α和天府肉鸭IFN-α基因(EU925650)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分析。通过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与北京鸭、河南肉鸭以及绍兴鸭IFN-α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通过CAI,ENC,GC3S等数据分析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系统保守基因,与禽类IFN-α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类似。  相似文献   
113.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PCL1和PCL2,以PRV Fa株的DNA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得到预期的长约1.7kb的特异片段,经本科切鉴定,初步确定为gE基因。将扩增产物经Kpn Ⅰ、EcoRⅠ消化形成粘末端克隆到pUC18质粒,得到了明显大于载体的重组质粒PpgE。重组质粒PpgE经本科切鉴定为含有PRV的gE基因,测序PpgE得到完整的gE基因片段,并与4株不同来源的毒株进行了比较分析。5毒株的gE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毒株间同源性最低也高达97%,这体现了gE基因的保守性。分析还表明Fa与TNL同源。同时99%的高同源性也显示Fa、Ea、SH可能是同一毒株。gE序列在1040-1410碱基的高同源性区域作为PRV的PCR检测或作为PRV的PCR检测或作为核酸探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4.
从两个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的肉雏鸡群采集病料,用5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到两株病毒(SGAE9401和SGAE9402),经中和试验,琼扩试验,雏鸡感染试验及鸡血清学保护试验,确诊所分离到的病毒为禽传当性脑脊髓炎病毒,从而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该病在四川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5.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危害养鸭业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呈急性败血症或慢性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RA的血清型很多,其中血清2型在我国的发生频率很高,危害非常严重。目前已建立的用于检测RA抗体的方法有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ELISA等,这些检测方法或是灵敏度不高,或是由于使用抗原成分的不同而存在一些不足,在我国仅仅建立了用于血清1型RA抗体的检测。为能有效对血清2型RA抗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其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开展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6.
以质粒pBR322作载体,用鸟枪法克隆出了PRV闽A株除BamHI-1,BamHI-2外的所有酶切片段,构建了PRV闽4株基因文库,并以克隆出的BamHⅠ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应用分子杂交法确定PRV闽A株绝大部分限制内切酶位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7.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弱毒株的培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的方法,获得了由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株(NGVEV-CN株)致弱的弱毒株(CN40株)。该弱毒株TCID50为10^-8.083,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易感1日龄雏鹅连传8代不返强。该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最小免疫剂量为10000TCID50,免疫后3d产生部分免疫力,5d产生坚强免疫力。口服免疫效果最好,对雏鹅免疫期在30d以上。该弱毒株能够干扰强毒在雏鹅体内繁殖,进入鹅体后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繁殖并排泄出体外,使同居雏鹅感染并获得一定程度免疫力。临床使用后可极显著降低雏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8.
从发病率56%而死亡率15%的罗曼父母代蛋种鸡群中,分离到4株A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毒株可在鸡胚中传代,经尿囊腔途径接种10日龄鸡胚,可80~100%致死鸡胚,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不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用这些分离毒株制备成的琼脂扩散抗原与禽流感阳性血清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线。发病鸡康复后采血制备的血清能与禽流感琼扩抗原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线。分离毒SX_(9401)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根据以上实验,所分离到的病毒为鸡A型流感病毒,其血清亚型有待于进一步鉴定。本研究从病原学角度证实禽流感在四川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保存期。稳定性的测定是采用了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期(月)的二联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中和掉二联苗中的相应弱毒后,测定剩下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和鸭瘟弱毒分别对9日龄鸡胚的半数致死量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感染量来判定二联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0.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