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06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144篇
  97篇
综合类   902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623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云南2种野生苜蓿资源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酸铝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酸、铝单一及复合处理下幼苗根长、株高、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比较2种苜蓿对酸、铝的耐性。结果显示:随着酸度的增加,天蓝苜蓿和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均受抑制,pH 7.0和pH 3.0处理对比分析,天蓝苜蓿在根长、株高、生物量、根系活力增幅比紫花苜蓿的增幅小;铝胁迫后,2种苜蓿在根长、株高、生物量、根系活力指标上均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大,受抑制越严重;酸、铝共同胁迫对2种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一胁迫对它的影响,pH 4.5,Al 3+浓度300 mg/L时,2种苜蓿生长受抑最严重。酸、铝单一胁迫及复合处理均显著影响2种苜蓿,但天蓝苜蓿对酸、铝及酸铝的耐性优于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72.
节节麦防除药剂及其增效助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除草剂及助剂,通过室内盆栽法评价11种除草剂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分析比较15种不同助剂对其中2种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的增效作用,并明确其最适配比。结果显示,在供试11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对节节麦具有较的好防除效果,当其施药量分别为13、1 000 g(a.i.)/hm2时,对节节麦的鲜重抑制率分别达68.40%和76.46%,其余9种除草剂的防除效果较差,鲜重抑制率在4.62%~35.95%之间;筛选到对甲基二磺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2种助剂——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有机硅408,其最适用量分别为甲基二磺隆喷液量的0.5%和0.2%(体积比),增效分别为15.21%和26.52%;筛选到对异丙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3种助剂——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其最适用量分别为异丙隆喷液量的0.1%、0.05%、0.25%(体积比),增效分别为26.24%、21.80%和25.99%。表明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可用于防除节节麦,添加助剂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73.
2015—2016年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深松+旋耕(S+R)和旋耕(R)2个处理,研究了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分布及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疏松了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促进根系下扎,深松措施下先玉335和郑单958完熟期总根干重较旋耕处理分别提高了7.35%和9.25%,其中20~4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5.52%和24.07%,30 cm以下土层根条数和根幅明显增加。深松改善根系形态特征,增加了根系与氮素的接触机会,促进了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使单位重量根系氮素吸收量明显提高,吐丝前S+R处理的先玉335和郑单958单位重量根系氮素吸收量较R处理分别提高了11.22%和12.03%,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S+R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先玉335和郑单958较R处理分别提高6.11~6.40 kg·kg-1和7.17~7.51 kg·kg-1,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86~8.00 kg·kg-1和5.40~9.86 kg·kg-1,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3.73~35.66 kg·hm-1和27.85~36.61 kg·hm-1。与先玉335相比,郑单958对深松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4.
75.
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几年来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概括,提出了导入方法的适宜细则,对后代变异情况加以论述,并对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雷公藤属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蘖性能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野生植株、种质资源收集库内母本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一致;在浙江丽水低海拔地区栽培,雷公藤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势也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药材栽培应优先选用雷公藤,良种选育重点在雷公藤分布区内进行,既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又可保证选育的良种适合丽水地区环境条件。表4参5  相似文献   
77.
浙江的假奓包叶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植物区系一分布新记录属——假奓包叶属Discocleidion(Muell.-Arg.)Pax et Hoffm.,包括一种和一新变种:光假爹包叶D. glabrumMerr.毛果假奓包叶D.glabrum Merr.var. trichocarpum G.Y.Li,P.L.Chiu et Z.H.Chen,var.nov.,并对该属及有关种的分类,形态特征作了讨论和订正,同时列出了国产种的分种(变种)检索表及其形态特征、分布和生境等。  相似文献   
78.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籼稻光敏不育系Hs-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s-3 是采用系谱育种和花药培养相结合育成的两用不育系.其光敏特性明显,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较短(< 12.5 h),不育起点温度低(< 23 ℃),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65 d),可繁性好.籼粳分类表明Hs-3 为籼型.Hs-3 生育期具有一定感光性,在福州3~6 月份播种期(x)与抽穗日期(y)的回归关系为y = 108 -0.4x(r= 0.98).Hs-3 异交率高,配合力强,已选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金两优36,产量优势明显.1998 年参加福建省中、晚稻区试,产量分别列参试组合的第1、第2位.  相似文献   
79.
苦皮藤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衍生物苦皮藤素 -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了定性鉴定,结果均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根据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载体在240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出2种人工抗原中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11.6和10.7。  相似文献   
80.
测定温度、光照、营养、pH对红麻灰霉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孢,以及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22℃;孢子宜在水滴和水膜中萌发,孢子悬浮在红麻叶汁液中能显著提高萌发率;持续强光照可抑制菌丝生长和产孢,黑暗利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该菌在6种培养基上以PSA生长和产孢最佳.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以pH5-7为宜.从孢子侵入寄主的影响因素和菌核特性试验可以看出,该病在孢子含量为103-107个·mL-1范围时,其潜育期随孢子含量的提高而缩短;在相对湿度为100%下,用孢子叶汁悬液对叶片伤口喷雾接种能明显缩短潜育期.菌核埋入土层愈深萌发率愈低,夹在麻杆中的菌核皆能萌发.不同寄主灰霉菌交叉接种测定显示,红麻灰霉菌对莴苣、黄瓜、韭菜和蕹菜的健株不致病,反之,莴苣、蕹菜灰霉菌对红麻尤其是受伤的植株能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