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供磷型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的供磷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磷素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添加不同原料比例和数量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用量在4~8 g/kg时,可使土壤pH升高1.1~1.6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铁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磷含量;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C3配方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玉米苗期生长和植株磷素营养,但是土壤调理剂中辅料(白云石/石灰+膨润土)对促进磷酸二铵的肥效要明显优于土壤调理剂的供磷主料(磷酸铵镁+磷尾矿),说明在供磷方面主料的作用效果优于与辅料相混,辅料在增加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的同时也钝化了主料中的磷素,该调理剂的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82.
为探明清水河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与分布格局,于2019年11月(平水期)、2020年4月(枯水期)、2020年7月(丰水期),对清水河的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同时运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数量生态学方法对清水河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分布依季节而异,高峰期出现在7月,低谷期出现在4月。Margalef指数为0.107~2.783,Shannon-Wiener指数为0.366~2.987,均匀度指数为0.722~1.001。综合评价清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水体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83.
山丹县根据不同产业需求,积极扶持和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行政推动、项目扶持、宣传引导、典型引路、示范辐射等措施,积极推进以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主的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4.
氮、磷、钾肥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氮、 磷、 钾肥不同配比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 磷(P2O5)、 钾肥(K2O)卡因菠萝分别增产15.5、 4.8和12.6 t/hm2,增产率为16.8%、 4.5%和13.1%,增加纯收入34800、 11000和27600 Yuan/hm2,农学效率分别为39.3、 42.3和29.6 kg/kg; 施肥增产、 增收效果以及对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K2O>P2O5, 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P2O5>N>K2O。在 P2(100 kg/hm2)K2(500 kg/hm2)基础上,施氮降低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而在N2(400 kg/hm2)P2(100 kg/hm2)基础上,施钾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 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施用磷肥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对卡因菠萝产量效应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出,卡因菠萝目标产量超过105 t/hm2, 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氮(N)281.27~436.48 kg/hm2、 磷(P2O5)64.03~121.69 kg/hm2、 钾(K2O)428.59~628.55 kg/hm2,N、 P2O5、 K2O的最优施肥量配比为1∶0.15~0.43∶0.982.23。研究结论可为果农从事卡因菠萝栽培提供施肥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随着吉林省西部地区引嫩入白工程的实施,大量中低产田被改造成水田,水稻的种植面积大量增加,水稻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是吉林省面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微量元素缺乏区,尤其有效锌含量处于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87.
红壤地区施入的磷肥很容易被吸附固定而留存于土壤中,降低磷肥利用效率,留存于土壤中的磷对土壤生态功能和作物养分供应的后续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旱地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探讨常规施肥处理(CK)以及短期施入不同磷肥量(P2O5,0、50、100、150和1 000 kg·hm–2)多年后土壤养分、土壤氮循环过程和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磷肥处理下,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转化过程的潜在速率以及产量等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磷的后期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投入高剂量磷肥(1 000 kg·hm–2,P1000)27年后,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氮循环相关过程速率,包括氮矿化速率(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Nmin)、固氮酶活性(Soil nitrogenase activity,SNA)、潜在硝化速率(Potential nitrification rate,PNR)(P <0.05),同时降低了净N2O排放潜能(Net N2O production rate,NN2O)(P<0.05)。与不施磷(P0)和短期投入低剂量磷肥处理(50,100,150 kg·hm–2)相比,P1000处理中,土壤有效磷(AP)、氮矿化速率、固氮酶活性、潜在硝化速率和潜在N2O产生速率(PN2O)分别增加了33.3%~76.4%、88.2%~388.1%、111.4%~4 826.3%、22.6%~152.4%和13.8%~78.9%(P <0.05),同时净N2O排放潜能也降低了64.6%~78.9%(P<0.05),表现出明显的磷后效,且在作物生长季更为明显。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AP和pH是影响以上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最主要的因子。近三年作物平均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无显著差异,但与土壤TP、AP和pH呈显著正相关;但在长期尺度上(1992—2019年),P1000处理相对于其他低磷处理累积增产效应达3%~23%。以上结果表明,酸性红壤中短期大量施用磷肥多年后,由于大量磷肥投入导致的土壤pH提升和磷的缓释效应,使得磷肥在促进土壤肥力、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氮循环转化活性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后期效应。  相似文献   
88.
滴灌施肥对菠萝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在徐闻县对当地普遍种植的巴厘种菠萝展开不同管理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滴灌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菠萝产量、 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 空白对照、 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菠萝上使用滴灌施肥技术,产量可达到81405 kg/hm2,增产39.04%,果实内在品质无下降,但商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为95.73%,较常规处理高11.51%。净收入较常规施肥处理高69670 Yuan/hm2 ,增长92.07%,节省用工成本1125 Yuan/hm2,产出投入比由2.00∶1上升到2.97∶1。N、 P2O5分别节省42.84%、 52.67%。滴灌施肥对菠萝的产量、 商品品质以及经济效益提高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9.
旱地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机理分析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伟 《甘肃农业》2004,(4):56-56
近年来,北方旱灾频繁,旱情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张掖市的山区、半山区旱灾也颇为严重,旱地小麦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长此下去,将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研究旱地小麦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旱地小麦覆膜栽培增产机理针对近  相似文献   
90.
提高臭柏扦插繁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认为“取穗母树年龄与穗龄、基质温度、“湿度”是影响臭柏扦插繁殖成活率的三大要素;并提出了“沙土为基质、95.0%的湿度、30.0 cm穗长和35 C扦插角度”是提高臭柏扦插繁殖成活率的理想组合方案,可使成活率高达9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