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吉林省蓖麻枯萎病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蓖麻枯萎病的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以及品种间的抗性差异、轮作与发病的关系、药剂防治等方面研究,对病害发生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确认了蓖麻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明确了病害的发生与品种及轮作的相关性,表述了某些药剂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相关的科研、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2.
为探明不同树龄澳洲坚果树体生物量的构成特点,为其栽培管理提供依据,采用个体收获法,在澳洲坚果花序抽生前(1月下旬)对树龄分别为4年、8年和25年树(品种为H2)的根、茎、叶进行分级,并测其鲜重和水分系数,计算干物质质量.结果表明:4年、8年及25年树龄的澳洲坚果树体干重、根干重占全树干重比例均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而叶则随着树龄增加而减少,茎则是先增加后减少;澳洲坚果个体与群体各器官干重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但群体增加速度显著慢于个体,以群体叶器官干重增加速度最慢;除树头和末级根,不同树龄澳洲坚果的各级根干重占全根干重比例随着根系直径减少而减少,而不同树龄各级枝干重占茎干重的比例随树枝直径变化而变化,无规律性;25年树体的末级根干重占全根干重比例小于4年树和8年树,4年树的树体末级枝占茎干重比例大于8年和25年树.  相似文献   
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典型冻土区土壤制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青藏高原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的东部边缘,青海省兴海县温泉地区的野外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区遥感数据的分析,开展了土壤制图方法的探讨。以成土因素学说和土壤-景观模型理论为基础,筛选土壤分类潜在变量,在不同的变量组合下运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建立土壤-景观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预测性分类。为了更好地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五折交叉方式进行结果的验证。并通过对比不同变量组合的交叉验证结果和分布模拟结果图,确定了适合典型冻土区土壤分类的环境变量组合,以较少的样本知识较好地预测该区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4.
东北黑土区横垄坡耕地的产流产沙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漫川漫岗黑土区开展横垄坡耕地冲刷试验研究,为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现场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10,30,50和70 m横垄坡耕地径流小区,在不同上方来水量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 3种冲刷流量(0.34,0.67和1.00 L/min)条件下的径流系数和含沙量均随坡长的增加持续波动,但不同冲刷流量达到稳定的大小和时间不同;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随冲刷流量的增强而增大,但相同冲刷流量下受坡长变化影响二者最大值出现的坡长却不同;冲刷流量为0.34 L/min时,10,30,50和70 m这4种坡长的径流系数和含沙量相关性均显著;累积产沙量随累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坡长越短,且线性关系越强。0.34 L/min冲刷流量侵蚀量大小顺序依次为:30 m>10 m>70 m>50 m;冲刷流量为0.67和1.00 L/min侵蚀量大小顺序为:30 m>50 m>70 m>10 m。1.00 L/min冲刷流量情形下30 m坡长侵蚀量是10 m坡长的4.2倍。[结论] 坡面侵蚀量随冲刷流量增大而增大,30 m坡长是横垄坡耕地侵蚀的临界坡长,细沟发育是横垄坡耕地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5.
1.发展节水农业的紧迫性 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m^3。年水资源总量约2.7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25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算只有13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m^3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m^3,  相似文献   
26.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农作物收获后产出大量秸秆,正好还人农田,补充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有机质,为明年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增产5%~15%。  相似文献   
27.
<正>“十四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开展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集成了多种类型的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2020年,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养殖基地实际情况,构建了养殖基地“三池两坝”尾水治理系统,形成了“三池两坝”尾水治理及生态循环综合种养模式,2021年又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增氧曝氧设备,  相似文献   
28.
1.土壤样品的采集 1.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稻蟹共作模式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能力,在宁夏银川地区的大规模稻蟹共作-池塘养殖耦合系统中,稻田种植面积52 hm2,水产养殖面积20 hm2,采取田间试验、水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稻田进水口、出水口水体中的溶解氧、磷酸盐、亚硝态氮、氨氮等水环境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试验稻田出水口氨氮、磷酸盐、亚硝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69.2%、14.0%、100%,2021年试验稻田出水口氨氮、亚硝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25.1%、100%,2022年试验稻田出水口氨氮、磷酸盐、亚硝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6.9%、74.4%、100%。试验结果显示,2022年稻田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最好。由此表明,稻蟹共作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池塘养殖尾水中的氨氮、磷酸盐、亚硝态氮水平,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0.
分别饲喂黄河鲤粮食配料和配合饲料,经30 d饲养后,分别测定黄河鲤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以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法对黄河鲤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配合饲料、粮食配料的黄河鲤肌肉含水率、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钙、磷含量无显著差异;饲喂配合饲料组黄河鲤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均高于饲喂粮食配料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