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7篇
  15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01.
区域土壤CEC与相关控制因子的空间非平稳关系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对土壤的保肥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土壤CEC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控制因子的影响有助于区域土壤肥力的精准调控。以往多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OLS)回归模型探索相关因子对土壤CEC的影响。然而,该类模型是一种总体回归方法,不能反映局部空间区域内相关因子对土壤CEC的影响。采用一种局部空间回归技术——地理加权回归(GWR)探索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CEC与相关控制因子(土壤黏粒、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之间的空间非平稳关系。结果表明,各控制因子在不同的子区域和深度对土壤CEC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同时,GWR模型有效地揭示了土壤CEC与相关土壤控制因子的空间非平稳关系。所得的空间非平稳关系图可以为更精确地调控区域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2.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蛋白和磷含量、植酸酶和/或木聚糖酶的添加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减少日粮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养分的消化率、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日粮净能。降低磷水平可以提高试验猪的产热,并且对所有参数具有负面影响的趋势。添加植酸酶可提高日增重和日粮能量代谢率。添加木聚糖酶可提高养分和能量的消化率,但对日粮净能没有影响。同时添加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并没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603.
对1998~2008年CNKI收录的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管窥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04.
瘤背石磺滩涂生态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6年6~10月,在长江口北支崇明沿岸的芦苇滩涂上进行了瘤背石磺生态繁殖的实验,观察了瘤背石磺繁殖期的性腺发育、交配与产卵、生殖性能、胚胎与幼体发育和繁殖期的其它生态习性。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性腺发育可以初步分为四期,7~8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发育主要处于Ⅲ期和Ⅳ期,9~10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主要处于Ⅱ期和Ⅲ期,5g以下的当年繁殖个体性腺发育均处于Ⅰ期;(2)实验区的瘤背石磺多为两个体间的交配,夜间和白天均可见交配个体,7~8月初为交配盛期,9月中旬后很少见交配个体。实验区的瘤背石磺有3个产卵高峰期,最后一个产卵高峰期的产卵量(8月28~29日)远低于前两个产卵高峰期,单只瘤背石磺每次所产卵块面积为10~40 cm2之间,平均每次产卵量为(10.14±3.56)×104cell/只亲本石磺,单个受精卵湿重为(8.95±0.55)μg,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2.50±3.63)%;(3)实验区瘤背石磺胚胎发育时间为4~10 d,孵化的面盘幼虫10 d后可以顺利发育到匍匐幼虫阶段,匍匐幼虫经过15 d左右可以发育成0.2 g左右的幼体石磺,但是成活率极低,其变态过程和变态条件不详。  相似文献   
605.
王荣  陈亚瞿  左涛  王克 《水产学报》2003,27(Z1):31-38
依据在2000年10-11月和2001年3-4月两个航次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磷虾的数量分布进行了研究.共发现9种磷虾,其中以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和宽额假磷虾(Pseudoeuphausia latifrons)占优势.这3个优势种有各自的分布区,分别代表着3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太平洋磷虾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分布在黄海中央和东海北部的低温高盐水域.其在两个航次中的高丰度(>1000 ind·m-2)区都有底层冷水(<12℃)出现.中华假磷虾分布在长江冲淡水及其南北两侧的近岸低盐(24~33.5)水域.秋季航次最高丰度为280 ind·m-2,出现在长江口,盐度仅24~27.宽额假磷虾仅见于秋季航次,分布在黑潮和台湾暖流影响下的高温(>21℃)高盐(>33.5)水域,最高丰度为160 ind·m-2.其它6种磷虾数量稀少,除小磷虾(Euphausia nana)外均为暖水性种类.  相似文献   
606.
酸化剂可应用于养殖环境消毒,也可添加在动物饮水以及饲料中,具有增强胃蛋白酶活性、提高消化率、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繁殖等作用。但大部分复合酸化剂仅能够作用于胃,仅少部分的酸经胃释放后能够抵达肠道,且与胆汁、胰液等碱性物质中和后难以在肠道内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长效持久功能的酸化剂,从而充分发挥酸化剂的优势,节约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率。文章论述了酸化剂的作用机理,综述影响酸化剂作用时长的因素,为延长酸化剂的作用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