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m orphogeneticp rotein15,BMP15),也称为生长分化因子9B(growthd iferentiationfactor-9B,G DF-9B)属于TGF-β超家族.BMP15通过促进颗粒细胞有丝分裂、抑制促卵泡素受体在颗粒细胞中表达和促进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因子kit ligand表达来调节颗粒细胞增殖和分化,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是近几年来,哺乳动物生殖发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Moore et al,2005;Shamik Polley et al,2005;Chu et al,2007;Vacca et al,2010)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旨在加速分子标记在黑羽鹌鹑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开发黑羽鹌鹑的EST-SSR标记。随机选取100只黑羽鹌鹑,心脏采血2mL,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黑羽鹌鹑的EST-SSR新标记,并检测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黑羽鹌鹑中成功的开发出了6个EST-SSR标记,EST-SSR标记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6个,6个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96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59。6个EST-SSR标记中P1和P2个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他4个EST-SSR为中度多态标记。新开发的6个EST-SSR标记可用于黑羽鹌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6个EST-SSR标记与鹌鹑的糖类代谢、黑色素的合成等有关系,但具体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3.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朝鲜鹌鹑、中国黄羽鹌鹑、中国黑羽鹌鹑3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个鹌鹑群体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鹌鹑群体中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在4~7个之间,中国黄羽鹌鹑、中国黑羽鹌鹑、朝鲜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853、0.6401和0.656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333、0.6957和0.7111,以中国黄羽鹌鹑群体遗传多态样性最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8,因此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先聚为一类,而后与中国黄羽鹌鹑聚合在一起。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而中国黑羽鹌鹑,朝鲜鹌鹑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亲缘关系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54.
9个微卫星基因座在太行黑山羊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9个微卫星标记研究太行黑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山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位于绵羊第6号染色体上与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X和FecB紧密连锁的7个微卫星基因座(TGLA68、OarAE101、BM1329、LSCV043、BM143、OarHH55、GC101)和第4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基因座OarHH35及第8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基因座BM1227,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黑山羊中的9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平均为7.67个;9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81,每个微卫星基因座的PIC>0.5,9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杂合度分别为5.24、0.81。由此表明,9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太行黑山羊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发情鉴定一直无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瓶颈,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关于信息素的研究为通过仿生学办法促进母牛发情鉴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公、母牛交配的观察显示,公、母牛交配前发情母牛间都存在明显的性嗅反射,这表明除性器官的感官刺激外,公、母畜间还存在较强的信息素交流,这种方式早已在蜜蜂、蚕蛾等物种中得到了证实.因此,...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ESR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鹌鹑蛋品质的关系,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对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3个群体的ESR1基因与鹌鹑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鹌鹑ESR1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4、外显子8在北京白羽鹌鹑、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群体中都检测到了CC、CT、TT三种基因型。外显子1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表现为CC基因型频率最高;外显子8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表现为TT基因型频率最高;外显子4在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中TT基因型频率最高,分别为0.409、0.617,而北京白羽鹌鹑以CC基因型频率最高(0.66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检测群体中,外显子4的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蛋黄高度和蛋黄指数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蛋黄宽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P<0.05),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外显子8在蛋黄指数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5);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蛋黄宽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ESR1基因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7.
选取甘草多糖(GPS)为原料,主要研究甘草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生长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中,800、1 500 mg/kg GPS处理组的AD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中,400、800、1 000 mg/kg GPS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腹泻率显著下降;在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中,1 000、15 000 g/kg GP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800、1 500 mg/kg GP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gM含量显著升高;在断奶仔猪生长基因表达量中,肝脏中800 mg/kg GPS处理组的IGF-1基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背长肌中1 000 mg/kg GPS处理组的IGF-1基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800 mg/kg GPS处理组IGF-2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58.
主要分析GHR、GHRH、GHRHR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其与小尾寒羊肉质性状的关联,以期为优质绵羊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PCR技术,检测小尾寒羊群体中GHR、GHRH和GHRHR基因的多态性,利用SPSS软件分析以上3种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GHR与GHRHR共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II、ID、DD,而GHRH基因仅检测到2种基因型,分别为II、DD。GHR基因中II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625,ID的基因型频率为0.313,DD的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06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3,处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0);小尾寒羊GHR基因的DD基因型肉质的色泽显著低于ID、II基因型(P<0.05)。GHRHR基因中II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687 5,DD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062 5,ID基因型频率为0.2500;多态信息含量为0.258,处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0);GHRHR基因的DD基因型的剪切力显著高于ID、II基因型(P<0.05)。GHRH基因中DD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43...  相似文献   
59.
影响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内蒙古绒山羊在草场较差,气候条件严酷的环境中以放牧的粗放式饲养管理为主,因而众多的环境因素或者环境因素间以互作的方式影响绒山羊有关性状的表现。因为绒山羊的早期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其未来的生产性能。为此,此文详细分析了各环境因素对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以便在绒山羊育种和生产中合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60.
在长白猪的生产中,不同的年份、场地、季节、性别和出生胎次均对其生长性能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搜集了2007年至2010年共1807头长白猪的体重资料,利用SPSS软件分析这些因素对长白猪体重的影响,为提高长白猪的生产水平、生产效益和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年份对长白猪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2007年、2009年和2010年的体重极显著高于2008年的体重(P<0.01);长白猪发育期的体重在公猪和母猪之间的测定值差别不大,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长白猪发育期的体重在A出生场的测定值要高于B出生场,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长白猪发育期的体重秋季测量值高于冬季和夏季,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长白猪发育期的体重春季测量值高于夏季,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长白猪发育期的体重在第10胎次时其测定值最高,显著高于第1~6胎次(P<0.05),而第7胎次和9胎次的长白猪发育期的体重显著高于第1、3、4、5、6和8胎次的体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