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几年来,在冬春季节,共治疗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15例,治愈率达100%,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随着北极圈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北极熊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因此,国内外的动物保护组织和饲养机构纷纷对北极熊进行野外救助和迁地保护,并对其饲养、疾病和繁育等工作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结合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及饲养经验,对北极熊的一些临床常见病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北极熊的饲养保护和医疗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是解决旱作农田"耕层变浅"、"土壤紧实"、"有效耕层土壤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秸秆深翻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辽宁铁岭设置S0F0(秸秆0 kg hm~(–2)+纯NPK 0 kg hm~(–2))、SN0(秸秆9000 kg hm~(–2)+纯N 0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SN1(秸秆9000 kg hm~(–2)+纯N 112.5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S0N2(秸秆0 kg hm~(–2)+纯N 225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当地传统种植方式,CK)、SN2(秸秆9000kg hm~(–2)+纯N 225 kg hm~(–2)+纯P 112.5 kg hm~(–2)+纯K 90 kg hm~(–2))、SN3(秸秆9000 kg hm~(–2)+纯N 337.5 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 kg hm~(–2))6个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9000 kg hm~(–2)和配施氮肥225 kg 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和施氮量225 kg hm~(–2)处理(CK)2年平均增产6.33%,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和行粒数的显著提高和秃尖的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2年平均群体生物产量增加2.9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够增加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处理2年平均灌浆期叶面积增加2.71%,光合速率提高4.80%。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9000 kg hm~(–2)和配施氮肥225kg hm~(–2)是辽北棕壤区春玉米生产比较理想的还田和施肥模式,在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长期采用小型机具进行耕作,导致农田耕层变浅、犁底层向上移动,土壤蓄水能力下降。为了明确不同深松方法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和生产能力,本研究通过3 a定位试验,以春季旋耕为对照(CK),研究了秋季全方位深松(BS)、秋季连年垄台深松(RS)、初夏连年垄沟中耕深松(FS)和秋夏年际交替间隔深松(AS)4种深松耕作方式的蓄水和增产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不同耕作处理土壤容重特征表述为:CK为上虚下实型、BS为均匀疏松型、RS为垄虚沟实型、FS为垄实沟虚型(相对RS)、AS为年际疏松交替型。BS、AS、FS和RS不同年份土壤平均贮水量较CK增幅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0.9~23.2 mm、10.9~17.2 mm、9.0~15.7 mm和6.0~8.2 mm,尽管AS的容重在年际间存在更替变化,但对年际间土壤平均贮水量影响较小。总体上BS和AS土壤贮水量高于CK和RS,提高10.9~23.2 mm,能够为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稳产提供保障。尤其相对于其他3种深松方式,AS处理3 a研究数据玉米持续保持着高生产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产量提高17.22%~28.6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7~0.73 kg·m-3; 2013年较BS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其他两年分别提高1.00%~5.92%,0.06~0.20 kg·m-3;较FS产量提高5.59%~13.50%,2014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其他两年提高0.20~0.43 kg·m-3,因此AS是较为适宜的深松方式。  相似文献   
95.
基于SIMETAW模型阜新地区花生的验证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验证SIMETAW模型在阜新地区花生模拟与应用的效果,利用作物、土壤和气象参数运行模型,将生长季内花生蒸散量的模拟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ETc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各验证统计指标(r、RSME、CRM、EF、t测验)均表现良好,在验证基础上模拟分析生长季花生的ETc、Er和ETaw逐年变化,均值分别为462.1 mm、280.6 mm、181.7 mm,不同降水年型下ETe变幅较小,Er和ETaw变化幅度较大,未来可进一步应用该模型指导花生灌溉.  相似文献   
96.
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大豆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间作模式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指标均高于单作模式,尤其边行1的优势更为明显;灌溉条件与雨养条件下对比发现,间作模式下玉米产量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而单作模式下穗长、穗粒数和产量灌溉处理高于雨养处...  相似文献   
97.
为探明风沙半干旱地区仁用杏叶片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以二年生仁用杏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了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5%)和重度水分胁迫(30%)4个处理,开展了水分胁迫对幼龄仁用杏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幼龄仁用杏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且增加幅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轻度水分胁迫增加幅度较小,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增加幅度较大,该结果可为仁用杏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在水温为21~23℃、盐度为32.1、p H为8.2的试验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Pb~(2+)、Zn~(2+)、Cu~(2+)、Cd~(2+)对湿质量为(73.28±6.11)g的成体偏顶蛤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偏顶蛤死亡率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4种重金属离子对试验蛤48、72、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Pb~(2+)372.392、223.357、129.122 mg/L,Zn~(2+)292.415、113.501、62.230 mg/L,Cu~(2+)3.373、1.189、0.506 mg/L,Cd~(2+)106.170、47.973、24.949 mg/L;Pb~(2+)、Zn~(2+)、Cu~(2+)、Cd~(2+)对偏顶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291、0.622、0.005、0.250 mg/L。研究表明,单一金属对偏顶蛤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Cd~(2+)Zn~(2+)Pb~(2+),其中Cu~(2+)对偏顶蛤属于高毒性,而偏顶蛤对Pb~(2+)、Cd~(2+)均具有极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
东北一熟区是我国农业粮食生产的大粮仓和粮食市场的稳压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种植结构单一、耕地有机质下降、自然灾害频发、光温水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区域农业发展.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建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生产生态协同的土壤耕作制度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地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对实现区域...  相似文献   
100.
试验以牦牛肉为原料,将牦牛肉干在松肉粉的嫩化作用下,经蒸煮、配料、复煮、烘烤、成型等工艺制成组织弹性、嫩度、色泽、口味最佳的牦牛肉干.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制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牦牛肉块形25.00g,嫩化时间/松肉粉克数为15min/0.86g,煮制时间50min,烘烤时间为180 s,优化配方:酱油/食盐为24.00g/0.08 g,黄酒/生姜为8.00g/1.00g,白糖/味精为48.00g/0.03 g,复合调味料0.50 g.牦牛肉干软包装袋的厚度为0.25 mm,真空密封机温度为60℃,保温温度为25℃.通过试验得到了牦牛肉干的优化工艺、筛选配方和软包装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