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9%莎草净、240 g/L果尔乙氧氟草醚、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25%侨虎硝磺秀去津、250 g/L氟磺胺草醚、10.8%精喹禾灵6种除草剂在文冠果林园的除草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6.7 m 2喷施240 g/L果尔乙氧氟草醚50 mL、25%侨虎硝磺秀去津200 mL、250 g/L氟磺胺草醚100 mL、10.8%精喹禾灵40 mL对杂草地上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40 g/L果尔乙氧氟草醚50 mL、25%侨虎硝磺秀去津200 mL、250 g/L氟磺胺草醚100 mL对文冠果叶片有一定影响。250 g/L氟磺胺草醚100 mL+10.8%精喹禾灵40 mL对杂草的消除实现了全覆盖,但对文冠果的叶片影响较大。实际操作中,须注意避开树体喷施。  相似文献   
22.
评价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作物种间互作对不同行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9—2020年,利用长期定位微区试验,设置3个施氮量(N0:0 kg·hm-2、N150:150 kg·hm-2、N300:300 kg·hm-2)处理和2种种植模式(玉米花生间作:IM、玉米单作:SM),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系统中不同行玉米竞争优势、土地当量比、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在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竞争能力显著强于花生,但毗邻花生带的玉米行(IM1)与远离行(IM2)间无显著差异。玉米花生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土地生产力提高15%~23%,具有间作优势;而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竞争能力增强。间作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IM1产量较SM处理增幅为37.8%~65.3%,IM2较SM处理增幅26.4%~56.1%,2019年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玉米土地当量比表现出边行效应。玉米产量变化趋势为N150>N300>N0。施氮可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间作通...  相似文献   
23.
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2006~2007年连续2年对三唑酮等4种三唑类杀茵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5g/L粉唑醇悬浮荆、125g/L氟环唑悬浮剂和250g/L丙环唑乳油分别以167.25、93.75、101.25和124.5g/ha(有效成份,以下用g(a.i.)/ha表示)的用量处理时,对小麦条锈病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均达到75%以上,其中粉唑醇、氟环唑与丙环唑的防效明显高于三唑酮;与清水对照相比,4种药剂处理后都可以使小麦的产量提高,其中氟环唑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2年的增产率分别为12.31%和15.03%.  相似文献   
24.
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风蚀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在大田条件下,以仁用杏、花生、谷子、甘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旱作农田不同作物配置土壤水分效应及作物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配置方式在西侧距仁用杏2 m(W2)、1 m(W1)、仁用杏树带下(T0),东侧距仁用杏1 m(E1)、2 m(E2)处土壤水分效应均为负值,且程度不同。在垂直方向上,农林复合系统可有效保持表层土壤水分,但仁用杏与农作物之间也存在着水分竞争,20~80 cm为水分的主要竞争层,其中40~60 cm竞争最为强烈,不同作物的竞争程度表现为甘薯>谷子>花生;水平方向上,随带距的变化,土壤水分均呈现出中间小、两侧大的开口向上类似抛物线形状的分布趋势,但不同作物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在作物产量方面,间作作物产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花生、谷子和甘薯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70.7%、63.3%和64.0%。  相似文献   
25.
乳粉溶解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伟 《中国奶牛》2003,(4):23-25
从原料乳的质量和成品乳粉各成分与状态以及加工工艺方面,对影响乳粉溶解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6.
驴为食性较广的草食动物,具有易饲养、抗病力强等特点。驴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新鲜驴肉呈暗红色,驴肉中含蛋白持为18.5%,驴肉中含蛋白质为18.5%,高于羊内(14.54%),此外,粗蛋白、磷脂、维生素B12以及10种秘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牛肉,  相似文献   
27.
土壤硝化作用是肥料氮素进入到土壤中后参与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为了明确不同种类地膜对辽西褐土硝化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分析的方法,研究3种不同类型地膜(普通PE膜,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氧化-生物降解地膜)及不同地膜添加量(0、300、900 kg/hm~2)对辽西褐土硝化潜势的影响,探讨可降解地膜的混入是否会对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添加普通PE膜(T1)、PBAT生物降解膜(T2)和氧化-生物降解膜(T3)并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的硝化潜势,3种地膜添加后土壤硝化潜势表现为T1[NO_2-N 5.61 ng/(g·h)]T2[(NO_2-N 4.30 ng/(g·h)]T3[NO_2-N 3.42 ng/(g·h)],且对于普通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处理土壤,存在随着地膜添加量增加硝化潜势降低的趋势。通过进一步计算和评估,基于3种供试地膜的污染土壤未对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可降解地膜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相关理论,为实现可降解地膜在辽西地区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不同配置对辽西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配置条件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地上部氮含量和吸收量,结合间作系统花生结瘤固氮和土壤有效氮分布,明确不同配置下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特征,为玉米‖花生间作氮高效利用模式的区域筛选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进行,设置玉米单作(M)、花生单作(P)、2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M2P4)和4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M4P4)模式,玉米单作及每种间作模式下设3种不同玉米种植密度(6、9和12株/m2),共10个处理,分析不同配置(行比和密度)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和优势。【结果】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和花生植株氮浓度变化并不明显,受作物占地比例影响,间作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的产量、氮产量均低于相应单作,且氮产量与间作生物产量表现相一致。玉米‖花生间作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氮的吸收利用(氮吸收当量比NER>1),且主要归因于玉米的养分吸收优势(pNERm为0.63—0.80)。随着玉米行比和密度的增加NER也随之增大,其中M4P4模式(NER 1.06—1.22)的氮吸收要显著高于M2P4模式(NER 1.0—1.06)。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比花生更有竞争力(Amp>0),且竞争吸收氮养分能力也更强(CRmp>1),M4P4行比以及玉米增密有助于增强玉米对氮营养的竞争,增加系统氮养分吸收优势(△NU>0)以及间作养分对产量的贡献(C)。与玉米间作可促进花生结瘤固氮,M4P4行比配置下花生根瘤数量、单株根瘤重量和单个瘤重均高于M2P4配置,且以中、低密度处理为优。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效氮含量(Nmin)表现为花生条带土壤Nmin高于玉米条带,且单作花生土壤Nmin高于间作花生,而单作玉米土壤Nmin低于间作玉米。【结论】玉米‖花生间作可显著提高系统氮的吸收利用,其中玉米对系统氮吸收的贡献较大,适度增加玉米行比和密度有助于增加系统氮素吸收当量比、增强玉米对氮营养的竞争以及间作养分对产量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本研究中M4P4-6和M4P4-8为玉米‖花生间作较佳配置,玉米花生种间互作对间作系统干物质量和花生生物固氮的促进,以及玉米在吸收氮养分上的强竞争能力是玉米‖花生间作具有氮素吸收利用优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白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2):192-194,217
文章结合本馆实际论述了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作用、途径和中文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保证书目数据质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30.
2009—2012年,在红富士苹果上进行了BGA土壤调理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应用BGA土壤调理剂的果树,其新梢生长量、果实含糖量、单果重等都高于对照,果实品质明显改善,同时树体抗逆性提高,可在旱塬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