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以新疆巩乃斯种羊场的985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毛样,分析各品系间毛性状的差异并做相关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所有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实验室完成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弯曲数的测定。利用SAS8.1软件,分析品系及出生季节合并效应和群别效应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性状的影响,明确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品系与出生季节合并效应对自然毛长、弯曲数、体格大小、剪毛量、剪毛后体重、鉴定时体重和细度支数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群别效应对羊毛平均纤维直径、弯曲数、油汗、鉴定时体重和细度支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各毛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比较各品系间毛性状的差异,明确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品质评定提供理论依据,增加选育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旨在分析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水平。以苏博美利奴羊周岁母羊为试验动物,以不同细度的皮肤组织样为试验样本,对ITGB2基因(GenBank登录号:NC_040252.1)启动子区CpG岛进行预测并设计BSP引物,并对ITGB2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009485.1)、GAPDH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190390.1)mR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法)进行扩增纯化后将其连接pMD19-T载体,转化JM109细胞过夜培养,形成单菌落,筛选阳性克隆菌进行测序,对所获序列进行分析,分析ITG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周岁母羊皮肤组织的甲基化模式,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极细组苏博美利奴羊CpG岛甲基化率(94.29%)高于极粗组苏博美利奴羊的CpG岛甲基化率(87.62%),其中,极细组苏博美利奴羊CpG2、CpG3、CpG4、CpG7甲基化率(100%、100%、100%和80.00%)均高于极粗组(86.67%、93.33%、80.00%和73.33%);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极粗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极细皮肤组织的表达量(P < 0.01),且ITGB2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量呈明显负相关。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对皮肤生长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作为一个候选的表观遗传标记用于苏博美利奴羊。  相似文献   
23.
牛乳蛋白质相关性状分析及提高乳蛋白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2头一胎奶牛16个性状统计资料,经过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及决定系数的运算,所得结果表明,对乳蛋白率正作用最大的性状是乳脂率,且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是比重,亦以直接作用为主。在奶牛选育中,注意选择乳脂率及比重较高的个体,有可能提高牛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测定了326只(公羊60只,母羊260只)2周岁健康且无病和田羊的体重(Y)以及体高(X1)、胸围(X2)、胸深(X3)、胸宽(X4)、管围(X5)6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羊公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是胸围、体高、胸深,且胸围、体高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和体重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影响和田羊母羊体重的体尺指标是胸围、管围、胸深,且胸围、管围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田羊公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397X1+1.096X2–0.69X3–117.06(P<0.01,R2=0.757);母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098X2–0.573X3+4.555X5–64.006(P<0.0...  相似文献   
25.
采用超细型和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以18S rRNA、β-actin、GAPDH等基因为内参,角蛋白26(keratin 26,KRT2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Ⅰ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分析KRT26基因在不同细度绵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以cDNA为模板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标准cDNA模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以18S rRNA、β-actin、GAPDH作为内参基因时,KRT26基因在超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1.5倍。初步确定KRT26基因与毛细度具有相关性,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分子育种和绵羊毛纤维细度性状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试验选择高繁殖力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公认的CIDR结合外源激素处理使其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及乏情的小尾寒羊作对比,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SR)基因在卵巢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对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自然发情绵羊和外源激素处理发情的羊在发情表现和时间上无明显差别;在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上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它们显著高于在乏情期绵羊卵巢细胞内的表达(P<0.05)。尽管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羊卵巢细胞内的ES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乏情期绵羊,但是仍然显著低于自然发情期绵羊卵巢细胞的表达(P<0.05)。此外,自然发情和激素处理的绵羊ESR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和10.77%,而发情期绵羊ESR基因启动子处于超甲基化状态(92.30%)。以上结果说明,外源激素处理的同期发情小尾寒羊尽管发情表现、时间等与自然发情的绵羊类似,但是ESR基因在蛋白水平上差异显著,且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许是目前胚胎移植后着床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7.
试验首次选择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酵母菌制剂、EM制剂等四种微生态制剂,并将每一种制剂细分为三个不同的浓度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观察不同类型微生态制剂及其不同浓度水平对3月龄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104只羔羊被随机分为13个组(1到12为试验组,13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四种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的羔羊日增重差异均显著(P<0.05);四种微生态制剂间,羔羊日增重只有乳酸菌制剂组与芽孢杆菌制剂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值最高达到252.31 g/d;在不同的浓度水平上,试验4、5、8、10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同一制剂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最高的日增重水平来自EM制剂(试验10组)达到266.67 g/d.在饲料报酬上,乳酸菌制剂分别与芽孢杆菌制剂和EM制剂差异显著(P<0.05),最好的水平为试验5和8组都比对照组提高了22.9;.  相似文献   
28.
为分析济宁青山羊初生重和死亡率2个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因素,利用SPSS 19.0和SAS 9.2软件对这2个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分析2012—2017年产羔记录中出生年份、出生季节、配种季节、性别和产羔类型5个因素对济宁青山羊羔羊初生重和死亡率的影响并求得羔羊初生重、死亡率的最小二乘均值。结果表明:1)出生年份、出生季节、性别和产羔类型对羔羊初生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羔类型对羔羊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配种季节对羔羊死亡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2)2012—2017年6年羔羊初生重呈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的趋势,死亡率呈先下降再增加的趋势。3)公羔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羔初生重(P<0.01)。4)随着母羊产羔数的增加,死亡率升高。单羔的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四羔及以上(P<0.01),双羔的初生重与三羔差异显著(P<0.05)。5)秋季出生的羔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春季所产羔羊的初生重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综上,济宁青山羊初生重和死亡率受出生年份、出生季节、配种季节、性别和...  相似文献   
29.
影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主要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影响,收集2×104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鉴定记录.[方法]利用SAS8.1软件的GLM程序,分析出生类型、性别、群别、出生年以及月份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影响.[结果]公母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609和3.501 kg; 性别对羔羊初生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羔数对羔羊初生重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单羔的初生重高于双羔.群别和出生年对羔羊初生重也存在着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月份对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分析大量的记录资料讨论了出生类型等5个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羔羊(新疆型)初生重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估计美利奴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固定效应的划分和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