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陕西省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William Rees等提出的生态足迹分析法对陕西省2003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9298 hm2,可供给的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仅为0.8040 hm2,陕西省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面积的2.40倍,表明陕西省生态系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同时对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需要注意和完善的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消费及土地面积的定量研究以衡量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在阐述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子洲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子洲县2002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075hm2/人,反映出该县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已经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处于强度不可持续状态。研究建议:子洲县应尽快进行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加强草产业的开发建设,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降低能源消耗等,以减少子洲县生态赤字,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秸秆和生物炭对油菜—玉米轮作下紫色土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西南紫色土区有机碳库对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的响应,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油菜(Brassica napus)-玉米(Zea mays)轮作制度下,对照(CK)、秸秆还田(CS)、施用生物炭(BC)、秸秆+生物炭1∶1混施还田(CS+BC)、秸秆+速腐剂还田(CS+D)5种处理的紫色土各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其中CS+D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粗颗粒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熵最高,增幅分别为104.17%、248.57%和66.61%;其次为CS处理,增幅分别为75.25%、211.43%和51.38%;CS+D和CS处理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CK处理高87.42和70.95;BC处理下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最高,达到了13.14 g·kg-1。可见,秸秆还田、秸秆+速腐剂还田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效果优于施用生物炭,有利于提升地力和改善土壤质量,而施用生物炭下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碳长期稳定固持。 相似文献
16.
17.
湖南食用菌的开发及对策杨建武,刘都才,夏志兰,喻初权田冬晤(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长沙410006)(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长沙410001)食用菌是一种既营养又保健的高级食品,与荤食、素食并称为人类三大食品,国际上誉为“未来食品”,风靡全球。食用菌作为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天津滨海盐碱土进行培养,筛选出较佳的改良方案,为滨海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磷石膏(A)、聚丙烯酰胺(B)、园林废弃有机物(C)3种改良剂,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组合改良剂对天津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应。[结果]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增加养分含量。其中对土壤盐分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磷石膏(A),最佳方案是A_2B_1C_2;对土壤结构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聚丙烯酰胺(B)与园林废弃有机物(C),最佳方案是A_2B_1C_1;对土壤养分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园林废弃有机物(C),最佳方案是A_3B_2C_3。[结论]磷石膏、PAM、园林废弃有机物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的最佳配方为A_2B_1C_2。 相似文献
20.
在控制外源输入的情况下 ,底泥内源营养盐的释放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已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1,2 ] 。为了解沉淀物释放的机理 ,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模拟试验工作[3~ 6 ] 。从掌握的文献看 ,模拟试验大多数是底泥释磷[7~ 9] 及其相关性研究[10 ,11] ,而对底泥释氮 ,尤其是河流底泥释氮特征的模拟试验研究较少[12 ] 。淮南地处淮河下游 ,据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 ,近10年来 ,淮河 (淮南段 )水体一直受NH3 N含量超标和富营养化的困扰。本文以作者所在课题组在淮河 (淮南段 )开展的一系列野外工作为基础 ,以底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