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1.
通过采集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血浆和血清样品,检测并比较其7项生化指标的异同。结果显示: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脂(TG)及总蛋白(T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二者总胆固醇(T-CHO)和血糖(GLU)含量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项生化指标检测血清与血浆间存在高度相关性(0.9380.05),表明星斑川鲽部分血液指标受个体大小的影响,因此在对星斑川鲽的血液学诊断及营养水平对其血液学指标影响的考察中,应充分考虑鱼体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 g,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参,每天投喂1次,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EKP添加量从0上升到15%,幼参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添加6%以上EKP显著提高幼参WGR和SGR;添加12%和15%EKP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添加6%~9%EKP显著提高了总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添加3%~9%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不受影响;随EKP添加水平的升高,肠道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K和PK的活性在9%添加水平达到最大;PEPCK、ALT和AST的活性在12%添加水平达到最大。添加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N...  相似文献   
8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小肽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5.30±0.03)g的星斑川鲽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25%、0.50%、0.75%、1.00%和1.50%小肽的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0.75%和1.00%添加组的增重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小肽添加量的提高,背肌的粗脂肪含量先下降后上升,除0.25%添加组外的其他各添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和1.50%添加组的背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背肌水分和灰分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0.50%添加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添加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添加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1.00%添加组为最高;1.00%添加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肽可有效提高星斑川鲽幼鱼的生长性能,促进脂肪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及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0.93%~1.00%为小肽的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84.
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不同组织氨基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的繁育性能和卵巢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将处于Ⅲ~Ⅳ期和Ⅴ期的野生和养殖褐牙鲆亲鱼中肌肉、肝脏及卵巢氨基酸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褐牙鲆肌肉、肝脏、卵巢3种组织器官中总氨基酸含量大小关系为肌肉>卵巢>肝脏;(2) 发育同期的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随着性腺的成熟,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较为稳定,其中含量变化显著的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组氨酸(P<0.05);(3) 发育同期的养殖亲鱼肝脏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亲鱼,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肝脏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4) 在Ⅴ期卵巢氨基酸组成中,除蛋氨酸、组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野生和养殖亲鱼卵巢中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卵巢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显著的必需氨基酸有精氨酸、蛋氨酸、组氨酸(P<0.05)。  相似文献   
85.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1.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另4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mg/kg、522、79mg/kg和503.87mg/kg(P〈0.01)。这表明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8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对刺参生长、体成分、免疫能力及氨氮胁迫下免疫酶活力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试验共配制粗蛋白质含量为20%的试验饲料5种,首先配制不含酶制剂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以0.04%木聚糖酶、0.10%纤维素酶、0.01%淀粉酶和0.15%复合酶(由0.04%木聚糖酶、0.10%纤维素酶和0.01%淀粉酶组成)等量替代基础饲料配方中的α-淀粉。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体重(4.02±0.04) g 的幼参40头。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复合酶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38%(P<0.05)、7.63%(P<0.05)、1.88%(P>0.05)和20.75%(P<0.05),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25%/d(P<0.05)、0.03%/d(P<0.05)、0.01%/d(P>0.05)、0.30%/d(P<0.05)。2)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壁粗蛋白质的含量( P<0.05),添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壁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 P<0.05)。3)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复合酶显著提高了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P<0.05);添加淀粉酶显著提高了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 P<0.05)。4)在120 h氨氮胁迫过程中,各组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及热休克蛋白70含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纤维素酶组外,其余加酶组体腔液中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综上,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或其复合酶均能显著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体成分,提高免疫能力,木聚糖酶的促生长作用更明显,而淀粉酶的促免疫作用更明显。氨氮胁迫下,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或其复合酶均能使刺参更迅速和强烈地表现出免疫抵抗反应。  相似文献   
87.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为暖水性鱼类,肉质鲜美爽口、品质上乘享誉国内外市场,产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近年来在福建、广州、浙江等南部沿海城市养殖较多,普遍采用网箱养殖.自然海区的青石斑鱼以摄食小虾蟹、鱼类、头足类为主,人工养殖的石斑鱼则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国内对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已经进行过研究,如胡家财等(1995)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52.55%时青石斑鱼的相对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均为最佳,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50.91%~54.78%.周立红等(1995)报道了青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市场上已有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在进行销售.然而,石斑鱼在北方沿海城市养殖较少,关于其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效果还未见报道.本试验于2007年11~12月在烟台市福山区山东升索渔用饲料中心喂饲实验室,利用北方自然水温条件养殖青石斑,投喂两种不同脂类水平的市售商品饲料,并对两组鱼类的体成分对比,分析脂类对青石斑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仿刺参幼参对维生素B_6的最适需求量,配制维生素B_6实测含量分别为1.23、5.29、9.35、17.47、33.71和66.17 mg/kg的6组实验饲料D1、D2、D3、D4、D5和D6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2.23±0.11) g的仿刺参幼参12周。结果显示,①随着维生素B_6含量的增加,实验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先升后降,在D5组达到最高值;体壁粗蛋白含量先升后降,D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D1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②体腔液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先升后降,D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③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_6含量的增加,肠道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肠壁厚度及绒毛长度均显著升高。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仿刺参幼参饲料中维生素B_6的适宜需求量为45 mg/kg。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谷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羟脯氨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赖氨酸含量;体腔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随着精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肠道蛋白酶活力与饲料精氨酸含量呈二次负相关关系(Y酶活=-3.228X2精氨酸+2.865X精氨酸+26.24,R2=0.934),D3、D4和D5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D1和D2组,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不受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饲料中精氨酸适宜含量为1.55%(7.10%饲料粗蛋白)。  相似文献   
90.
为揭示饲料中添加豆肽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肝脏代谢产生的影响,利用大豆蛋白肽替代24%的鱼粉并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形成两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粗蛋白为(43.98±0.14)%、能量为(19.89±0.08) kJ/g。将240尾幼鱼分为两组,每组3个平行(40尾/桶),分别投喂两种饲料50 d后,提取肝脏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并用PDQuest分析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在pH 4?7、分子量14.4?97.4 kDa范围内,共检测到448?470个肝脏蛋白点,有14个蛋白的表达呈两倍以上的差异,其中3个为结构蛋白(中间纤维蛋白、II型细胞骨架8-样异构体X2、肌动蛋白),其他11种肝脏蛋白参与不同代谢活动。以摄食全鱼粉饲料的肝脏蛋白为对照,幼鱼摄食豆肽饲料后明显上调了9种代谢蛋白和3种结构蛋白,下调了两种代谢蛋白。本研究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幼鱼摄食豆肽饲料后其肝脏代谢发生变化,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增强糖酵解、降低糖原合成从而使代谢向产能方向进行,降低胰蛋白酶的合成和提高应激蛋白的生成。本研究利用比较蛋白组学技术从肝脏蛋白表达的角度来揭示摄食豆肽对星斑川鲽幼鱼肝脏组织代谢的影响,为新型植物蛋白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