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一)临床症状2009年3月初,发现该小水牛粪便带血,粪团中有虫体,虫体粗大,淡黄色,角皮薄软。虫体长度为12~26cm。共发现三次,前两次均有1条虫体,第三次5条虫体。小水牛腹部膨胀,后肢无力,站立不稳,走路摇摆,被毛粗乱。通过连续洗涤法检查粪便,发现虫卵,虫卵近于球形,大小为70~80×60~66μm,壳厚,外层呈蜂窝状。  相似文献   
42.
灌木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结构复杂、光能固定率高、对环境影响力大的植物群落,它对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敖汉旗在科尔沁沙地大面积营造人工灌木(黄柳、杨柴等)林,  相似文献   
43.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可以和包括黄瓜在内约80%的维管植物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适宜的共生体组合对于寄主的生长与抗病性的提高十分有益。为明确Glomus versiforme与Glomus intraradices两种AM真菌对"津绿3号"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两种AM真菌对幼苗生长及其根系3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AM真菌均可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并能减轻病害,但以G.versiforme的促生及生防作用更显著,接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重均显著大于对照,该处理的幼苗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26.6%。菌根化黄瓜幼苗抗病性的提高一方面与接种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前幼苗生长健壮有关;另一方面与根系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提前诱导有关。接种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显著高于G.intraradices处理与对照,分别为G.intraradices处理与对照的1.19倍与1.22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系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与PAL酶分别比对照提前2 d、7 d、7 d被诱导,且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4倍、2.16倍和92.00倍。  相似文献   
44.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 )于1988年首先发现于英国[1],随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2.3.4] .崔治中等[5.6]在1999年也分离到了该病原,并对该分离株做了致病性试验.除了引起肿瘤外,最近还发现雏鸡感染ALV-J后,其生长性能低于未感染的肉鸡[7].自该病出现以来,已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本病毒能诱导肉鸡产生骨髓细胞瘤病(ML)、肾瘤和其他多种肿瘤,死亡率为1%~2%,偶尔可高达20%.目前这种肿瘤病世界各地均有所流行,出现强毒力致病型毒株的报道不断增多,并且引发其他疾病的免疫失败,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也是当今巨大的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45.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甜菜夜蛾在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的种群动态,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组建了甜菜夜蛾在供试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苋菜和藜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葱的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16.00d)。蛹的发育历期在藜上最短(8.70d),在苋菜上最长(10.30d)。寄主植物不影响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但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藜上最高(74.67%),葱上最低(26.25%)。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甜菜夜蛾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589.80、376.40、454.60、532.70粒。甜菜夜蛾雌蛾在藜、苋菜、甜菜、葱上的产卵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甜菜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2天,苋菜组为羽化后第3天,而葱组则为羽化后第1天和第3天。甜菜夜蛾在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低。4种寄主植物中,甜菜夜蛾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藜、苋菜、甜菜和葱。  相似文献   
46.
柠檬醛、肉桂醛、丁香酚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通过电镜观察这3种中药提取物对耐药型白色念珠菌茵体作用后产生的效果,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一步检测对耐药型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甾醇合成的影响,以探究这3种药物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机理.结果显示,柠檬醛、肉桂醛对耐药型白色念珠菌菌体产生较为明显的损伤,且对其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合成有较大影响,而丁香酚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CIMMYT的Pob45、Pob46、Pob69、Pob70四个改良群体自交系的玉米淀粉含量和穗部性状的关系,得出与淀粉含量关系密切的穗部性状是:穗重>行粒数>百粒重>穗粗>穗长>穗行数。玉米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细胞中,而胚乳重量占玉米籽粒90%以上。因此,选择行粒数多、百粒重大的材料有利于得到淀粉含量高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48.
黑龙江省西部草原基本上属于较为中生的草甸草原,草的种类达103种以上,其分布最大的是羊草草甸草原、羊草和杂类草原。羊草、野古草、中华隐子草、贝加尔针茅、苔草、小叶樟、柳叶蒿、乌拉草、三棱草等为主要优势和亚优势种。危害草原的草地蝗虫常见种类约有17种,优势种有8种。针对黑龙江省西部草原、植被、草地蝗虫种类等的特点,提出了该地区草地蝗虫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克隆边缘无浆体MSP5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与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边缘无浆体MSP 5基因序列(AY714547)设计一对引物,无菌颈静脉采集边缘无浆体阳性的牛血,用PCR方法从4血的DNA模板中扩增MSP 5基因582bp的片断。将该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KG-MSP5,转化BL21,经IPTG的诱导表达蛋白。利用BugBuster GST Bind Purification Kit将其纯化,经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结果重组质粒KG-MSP5,转化BL21,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大小约46 kPa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研究为边缘无浆体的血清学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