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陈萍  王芳芳  翁歆之 《中国水产》2016,(11):109-112
正目前,具代表性的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虾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及多品种综合混养模式。本文从浙江省三门县最具代表性的海水围塘虾蟹贝混养模式出发,就模式发展历程、养殖特点做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模式优势、存在问题做重点思考及分析。一、发展历程三门县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县,该县海洋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现有海水围塘虾蟹贝(脊尾白虾、青蟹、缢蛏、泥蚶)立体综合生态混养面积8万多亩。发展初期以滩涂贝类增养殖为  相似文献   
82.
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生物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考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用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固定化鸡肝酯酶的活力、农药敌敌畏对鸡肝酯酶的抑制等与温度的关系。在生物传感器的实测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固定化酶活力的操作流失情况。研究显示,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很大,控温精度的提高将增强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温度55~60℃时,是酶反应速度最快的区域;抑制时间5 min时,农药敌敌畏对鸡肝脂酶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农药浓度小于1 mg/L的区域,随浓度变化的相对抑制关系接近于线性;一定浓度的农药敌敌畏对酶的抑制程度随着温度的变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提出一种基于摆度测试数据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水力发电机组转子和转轮形心轨迹运动方程,利用转子和转轮摆度比值关系对运动方程中的刚度耦合项进行解耦;然后,根据轴系振动的稳态特征,忽略轴系扭转、不计作用于发电机转子和水轮机转轮阻尼系数的影响,得到稳态下的简化形心轨迹运动方程,进而导出轴系等效刚度的近似计算模型;同时,结合水力机组特殊运行工况,对转轮、转子处附加外力做近似处理,给出了利用特殊运行工况振动测试数据近似计算轴系刚度的计算方法.同时,利用机组运行模拟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近似计算方法所获取的刚度数据与仿真系统给定刚度数据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基本反映了轴系刚度与振动的关系,对于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石浩  王仁才  王芳芳  王琰  卜范文  周倩 《核农学报》2020,34(11):2425-2434
为探究猕猴桃果实采后软腐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长特性,2017年9月于湖南凤凰县猕猴桃基地采集具有软腐病症状的100个果实病样,取患病猕猴桃病健交界处果肉,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同时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间座壳菌(拟茎点霉菌有性态,Diaporthe phaseolorum)。两种菌在PSA、YPGA、PDA、SDA培养基的生长速度均较快,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6.1~18.6 mm·d-1和13.9~16.5 mm·d-1之间,且菌丝密度均较稠密。淀粉、蔗糖和麦芽糖作为碳源时,病原菌生长效果较好,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5.9~17.7 mm·d-1和12.4~16.4 mm·d-1之间。酵母粉、蛋白胨、甘氨酸作为氮源时,较适宜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两病原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1.0 mm·d-1左右和9.5 mm·d-1左右,但较未添加氮源培养基仅提高了7%左右。此外,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的最适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菌种致死温度为85℃左右。本研究结果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对猕猴桃贮藏过程中软腐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
苹果采摘后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是河北省重要果品,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引起苹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和细菌两大类。苹果贮运期间的传染性病害几乎全由真菌引起,并且真菌侵染广,危害大,是造成苹果贮运期间损失的重要原因,为有  相似文献   
86.
基于石河子垦区4个气象站的逐日数据,运用相对湿润指数探究了过去52a冬小麦作物生育期干旱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52a,石河子垦区冬小麦生育期干旱频发,干旱频次达200d以上。干旱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旱情总体有所减轻,其中石河子和乌兰乌苏干旱频次减少趋势最明显,减势分别为-5.91d/10a和-2.72d/10a。(2)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干旱频次有所差异,在生育期初期和后期干旱发生较少,在越冬—返青期干旱发生较多;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和各生育期,特旱发生频次最高。(3)降水的增加、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对石河子垦区干旱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个体优势遗传算法的水稻生育期模型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快速并准确估算作物生育期模型参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遗传算法——个体优势遗传算法(individual advantages genetic algorithm,IAGA),并应用于水稻生育期模型参数估算。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个体优势算子,并改进了变异算子及种群更新策略。以完全嵌入方式耦合RiceGrow和ORYZA2000水稻生育期模型,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自动率定。利用汕优63等5个水稻品种在徐州、高要等地的多年田间试验资料,对IAGA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1)试验验证结果的RMSE<3.05 d,NRMSE<3.19%,MDA<2.41 d,R2>0.9885,表明利用IAGA获得的模型参数准确性较高。(2)调参的实测数据量大小对调参结果影响不大。由3年数据增加到6年数据,试验拟合结果最大NRMSE值由2.58%增大到3.08%,增加了0.5%。选择隔年并包含全生育期天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调参数据,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模型参数值。(3)IAGA与复合形混合演化算法、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以及标准粒子群算法相比,可获得更准确的模型参数值。【结论】IAGA算法可以实现水稻生育期模型参数的自动率定,为作物生长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估算提供了一种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板栗不同冠层球苞负载量对叶片光合特性、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构建板栗冠层生产力以及适量留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主枝、开张角度大于60°的板栗‘燕山早丰’为试材,于上、中、下3冠层内的不同方向分别选取载有1个(F1)、2个(F2)、3个(F3)球苞的标准枝,于7月测定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光合指标,于9月果实成熟期采集果样并测定单粒质量及相关内含物。通过分析不同球苞负载量下的叶片与果实指标差异,结合经济效益及果实品质等,探究适于各冠层的最佳球苞负载量。【结果】1)不同球苞负载量下的叶片光合与生长发育指标存在差异(P<0.05)。随着球苞负载量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则随球苞负载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叶片淀粉含量在各冠层均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冠层中、下部减少,但在冠层上部增加。2)不同球苞负载量下的果实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随球苞负载量增大,果实的单粒质量、全氮含量、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冠层均降低,但空苞率升高;各冠层的果实单粒质量、出实...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云南省蒙自市气象局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的异常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探讨了在地面气象测报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希望能够为气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试验于2019年在河北迁西地区展开,以8 a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种植行间利用杂草、黑膜进行覆盖,共设置(Ⅰ)清耕(CK);(Ⅱ)覆膜;(Ⅲ)覆草;(Ⅳ)覆草+覆膜4个处理,研究行间覆盖对板栗园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特性以及叶片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并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行间覆草处理可以明显使土壤温度日较差变小,在0~20cm土层,夏季(6月30日)不同处理的温差日变化范围为Ⅱ(3.65℃)Ⅰ(2.82℃)Ⅲ(1.73℃)Ⅳ(1.62℃),秋季(10月30日)不同处理的温差日变化范围为Ⅱ(2.14℃)Ⅰ(2.01℃)Ⅲ(1.78℃)Ⅳ(1.69℃);对于20~4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日变化与0~20 cm土温变化趋势一致,但是没有明显的峰值,波动范围在0.5℃左右。在生长期内(4—10月),覆膜、覆草、覆草+覆膜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比CK高1.78%、3.34%和5.11%,可见覆草+覆膜处理的蓄水保湿效果最为显著,其贮水量在生育期末较生育期初增加39.56 mm,且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可达2.25 kg·hm~(-2)·mm~(-1)。不同覆盖处理均能显著降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幅度为2%~8%,提高板栗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以覆草和覆草+覆膜处理效果较好。而且覆草+覆膜处理可显著增加百叶干质量、叶面积和比叶质量,分别比CK高9.61%、2.39%、7.05%。覆草和覆草+覆膜处理下板栗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2.67μmol·mmol~(-1)和3.01μmol·mmol~(-1))显著高于CK(2.10μmol·mmol~(-1)),SPAD值分别比CK高4.62%和6.95%。杂草覆盖可以提高板栗单粒重、坐果率和出实率,降低空苞率,进而增加产量,其中覆草和覆草+覆膜处理的坐果率较大,分别可达75.68%、79.48%,其产量分别比CK高10.07%、15.00%,而且杂草覆盖还能有效改善板栗果实品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覆草处理的净收益(13 052.80元·hm~(-2))和产投比(5.08)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山区板栗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