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莱芜猪和杜洛克猪H-FABP表达差异和肉质性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在体重100kg左右的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了H-FABP基因表达差异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的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MA的表达水平比杜洛克猪高38.60%,认为可能与莱芜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有关(P<0.01);H-FABP基因的背最长肌mRNA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pH值成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成负相关,与大理石纹和肉色的相关关系两品种不一致。其中莱芜猪和杜洛克猪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363和0.943。对H-FABP基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肌内脂肪的提高,而且可提高肌肉pH值、降低肌纤维直径,全面改善肌肉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73.
为分析大约克猪肌糖原含量与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相关关系,将18头体重35 kg左右的大约克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体重达100 kg时屠宰,测定肌糖原、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肌糖原含量与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肌糖原含量与部分胴体性状相关性显著,与瘦肉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4(P〈0.05);与脂肪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20(P〈0.05)。肌糖原含量与部分肉质性状相关性显著,如与pH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3(P〈0.05),与其他肉质性状相关较弱。肌糖原含量与背最长肌甘氨酸和亚油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8(P〈0.01)和0.621(P〈0.01)。  相似文献   
74.
长白猪、大约克及杜洛克肌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mg/g,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1.18%(P>0.05)和2.39%(P>0.05),三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脂质氧化是导致肉品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日粮中添加适宜的VE能减少猪肉的脂质氧化,改善肉色,降低滴水损失。本文论述了近年来VE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6.
<正>上海市松江区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333.3hm2左右,其中叶榭镇、泖港镇、新浜镇、小昆山镇和石湖荡镇依托规模化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区的72%,经营形式主要以园艺场、合作社,尤其是蔬菜标准园为主。经统计,这些乡镇种植的30多个以绿叶菜为主的蔬菜品种,每年可产生菜叶、秸秆等蔬菜废弃物达5.5万t左右,因缺乏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蔬菜废弃物随意倾倒或堆积于田间地头,既污染空气、河流、地下水,又滋生大量蚊蝇,严重影  相似文献   
77.
不同栽培方式对菜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芹菜、西兰花、生菜和胡萝卜为供试作物,分析比较了有机栽培、安全环境质量栽培、特别栽培和常规栽培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安全环境质量栽培和特别栽培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常规栽培均不同程度地增加.有机栽培、安全环境质量栽培和特别栽培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常规栽培分别提高48.6%、42.9%和26.6%,并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在有机栽培、安全环境质量栽培和特别栽培下比常规栽培显著提高17.4% ~38.8%,且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有机栽培、安全环境质量栽培下土壤转化酶活性比常规栽培有所提高,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学特性影响作用的大小为有机栽培>安全环境质量栽培>特别栽培>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78.
我们于2001年对智能温室黄瓜的整个生产过程提出了一套一年三茬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并在松江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施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9.
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与研究是猪(Sus scrofa)抗病育种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对仔猪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对5号染色体上一个1.05 Mb免疫调控区域内包含的6个免疫相关基因:白细胞分化抗原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白细胞分化抗原2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CD27)、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 beta receptor,LTBR)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a,TNFRSF1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CD9)在大蒲莲和长白仔猪群体外周血液中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对各基因开展品种和母猪效应分析,为进一步筛选影响大蒲莲仔猪高抗病力的候选基因提供借鉴。采集大蒲莲猪(104头)和长白猪(171头)35日龄仔猪的外周血,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通过qRT-PCR的方法进行上述免疫相关基因和内参基因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B_2M)的表达水平检测,在对各免疫基因表达量通过内参基因校正后,对矫正后的表达量ΔCt在大蒲莲猪和长白猪群体内的表达特征、品种和母猪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蒲莲仔猪CD4和CD27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长白仔猪(P0.01),且母猪效应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大蒲莲仔猪TNFRSF1A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长白仔猪(P0.05);大蒲莲仔猪CD9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仔猪(P0.01)。本研究对基于GWAS的6个免疫相关基因在大蒲莲猪和长白猪群体内的表达开展分析,其中CD4、CD27、TNFRSF1A和CD9 4个基因在大蒲莲和长白仔猪群体间显著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可以考虑作为影响大蒲莲仔猪高抗病力的候选基因,为大蒲莲仔猪高抗病力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0.
研究测定了大蒲莲猪与长蒲二元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与大蒲莲猪相比,长蒲二元猪的35~100 kg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分别提高53.2%(P0.01)和22.1%(P0.01);胴体直长、斜长、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分别提高8.73%(P0.01)、9.19%(P0.01)、74.10%(P0.05)和14.63%(P0.01),胴体平均背膘厚降低16.92%(P0.05),皮脂率降低35.62%(P0.01),胴体瘦肉率提高35.60%(P0.01)。大蒲莲猪肉色评分较高为4.25,比长蒲二元猪提高23.2%(P0.05),a、b值分别比长蒲二元猪提高33.56%(P0.01)、46.11%(P0.01),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也都以大蒲莲猪较高,分别比长蒲二元猪提高13.51%和22.49%,但差异不显著。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都以长蒲二元猪较高,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也以长蒲二元猪较高,比大蒲莲猪提高2.07%(P0.05)。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大蒲莲猪和长蒲二元猪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