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15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桑白盾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盾蚧在陕西严重危害泡桐。年发生二代,以雌成虫越冬;每年5月上、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是化学防治最有利的时机。发现日本方头甲和榆蛎蚧跳小蜂两种重要天敌,其中跳小蜂自然寄生率可达20.45%,对蚧虫起一定抑制作用。使用40%氧化乐果2倍液、4倍液涂干,防治雌成虫,杀虫率分别可达79.3%、74.5%;使用50%杀螟松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初孵若虫,杀虫率分别可达96.9%、93.3%。  相似文献   
22.
23.
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蛋白质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蛋白质单向和双向电泳的方法研究了人工老化处理对玉米种子蛋白质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老化6 d的种子中14,40 kD 2条多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14 kD多肽在老化1 d即消失,主要存在于子叶和胚根中;而40 kD的多肽在老化的后期消失,存在于整个胚中.双向电泳发现14(pI 6.2),30(pI 5.8),36(pl 5.5),35(pI 5.5)和22 kD(pI 5.1)多肽的含量在老化6 d的种子中明显减少,40(pl 6.5),29(pI 6.4),15(pl 5.4),21(pI 5.3)和35 kD(pI 5.6)多肽消失,而20(pI 6.5),20 kD(pI 6.7)多肽的含量则显著增加,说明老化的种子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4.
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此病的传染力、耐药性、致病力都特强。传染途径除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之外,也可与很多种类昆虫交叉感染发病。对该病要以防为主,做到养前、养中、养后彻底消毒,杜绝病原。在幼虫期可采用蚕用脓病灵预防,取药10 mL兑水1 000 mL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 kg桑叶上,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后隔日1次;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澄清液、1%的新鲜石灰澄清液、消特灵1代主剂125 g,加水5 kg,浸渍桑叶或喷洒桑叶进行消毒,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不同肥料对栽参土壤中Cr、Cu、Pb和Zn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施肥对农田栽参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利用ICP-0ES方法对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基肥(A)、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激活后作基肥(B)、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激活后花期施入(C)、鹿粪(D)、EM菌肥(E)、猪粪(F)和对照(ck)7个施肥处理土壤中Cr、Cu、Pb和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鹿粪和猪粪施入量增加,土壤中重金属C...  相似文献   
26.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膜对3种肥料(尿素、硫酸铵、氯化铵)5种pH值(5、5.5、6、6.5、7)黑土中的NH4+-N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3种肥料铵态氮释放速率在施肥后35 d内增加较慢,在施肥后35~49 d速率增加最快,尿素相对于硫酸铵、氯化铵速率增加较慢;用该方法提取铵态氮在土壤中的累计释放量也是在35 d内增加较慢,在施肥后35~42 d累计量增加较快,在42 d以后累计量增加最快;以施尿素的铵态氮累计提取量在各酸度土壤中最小,施硫酸铵的铵态氮累计提取量除在pH5.5黑土外都为最大;施尿素铵态氮提取量随土壤pH值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7.
“早白菜苔-土豆/西瓜-杂交水稻”栽培模式一年可种收4茬,能大大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和效益。总结了该模式中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8.
用6 0 Co辐照油豆腐 ,测定不同贮藏期的感官指标和辐照后油豆腐的营养成分及杂菌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辐照处理可达到杀菌保鲜的目的 ,经辐照保鲜后抽真空的油豆腐可延长保鲜期达 2个月 ,而且油豆腐的营养物质不会发生变化。其中以 5万Gy是最适的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29.
休耕轮作对黑土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在吉林省德惠市采集休耕轮作的土壤样品,研究休耕轮作对土壤pH值及土壤交换性H+、Al3+的影响;休耕轮作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休耕轮作的土壤pH值与各相关理化性状的相关性;休耕轮作对土壤缓冲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酸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经过休耕轮作后,土壤酸化得到缓解,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呈下降的趋势,土壤pH随着交换性酸的降低而升高;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2)休耕轮作措施能够增加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及盐基饱和度;(3)土壤pH与各盐基阳离子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Ca2+> Na+> K+>Mg2+,并且交换性Ca2+含量最多,占盐基总量的89%~95%,对盐基饱和度贡献最大;(4)休耕轮作措施能够增加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休耕轮作后的土壤最高酸碱缓冲容量是长期连作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2倍以上,从而增强了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能,并且降低了土壤的酸化速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氮磷配施的氨挥发规律及机理。[方法]设置5个施磷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氮磷配施的氨挥发规律。[结果]磷作基肥氮作追肥时,不同施磷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先从低到高逐渐增至峰值,然后降低,峰值随施磷量增加而增高,最高峰值为2.36 kg/(hm2.d);追施氮肥3、7、12 d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增加,氨挥发强度增强;土壤脲酶活性比氮磷同为基肥时增强,随施磷量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氮磷同为基肥时,单施氮处理不施磷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比氮磷同施处理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氮磷同施处理的脲酶活性略有增加趋势。[结论]土壤铵态氮含量与氨挥发速率、土壤脲酶活性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