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5篇
  27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推动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发展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灌区节水改造过程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应用方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鲜啤酒糟对肥育前期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红英  陈玮红 《养猪》2001,(1):26-26
干啤酒糟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已经成为饲料的常规饲料原料。而生产干啤酒糟需要加工设备和能源 ,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把鲜啤酒糟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利用 ,不仅可减少费用 ,而且其适口性好 ,猪不厌食 ,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均好于干啤酒糟 (吴伟雄 ,姚德标 ,1 997)。但有关鲜啤酒糟适宜用量的研究甚少 ,鲜啤酒糟对猪饲粮消化率的影响如何 ,在国内还是空白。为了更好地将鲜啤酒糟应用于养猪生产上 ,本次试验设计了用不同比例的鲜啤酒糟饲喂肥育前期猪 ,探讨鲜啤酒糟对肥育前期猪消化率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试…  相似文献   
3.
在肉兔养殖中,科学的饲喂技术对于培育优质品种、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饲喂装备的推广是实现科学饲喂、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保障。然而,由于我国肉兔养殖管理水平不同,饲喂技术执行没有统一标准,机械化饲喂装置推广速度慢,喂料精度低,因此研究机械化的精准喂料技术一直是产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不同饲喂技术对肉兔生长状况影响的试验研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肉兔机械饲喂装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对比分析使用性能,指出了我国肉兔饲喂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同时进一步阐述了肉兔精准饲喂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饲喂技术发展进行展望,为今后肉兔饲喂装备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笼具、饲喂设备、清粪设备、环境控制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国外肉兔养殖设施与设备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水体环境中最重要指标是溶氧度,调控溶氧度是水产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增氧设备能够增加水体溶氧度、改善水质、提高养殖效率与质量,推广应用增氧设备对于推动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水产养殖增氧设备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研究进展,总结和探讨了水体溶氧预测模型以及增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产养殖增氧技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9SJP-20型秸秆揉切挤压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秸秆中粗纤维难以消化吸收的问题,研制了9SJP-20型秸秆揉切挤压机,在分析其结构、工作原理和计算主要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完成了样机的设计工作。样机性能试验表明:该机工作性能稳定,揉切效果良好,并有一定的膨化作用,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提高了反刍动物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妊娠诊断是肉兔繁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可提前未妊娠母兔的再授精时间,提高种兔利用率,缩短繁殖周期。针对人工摸胎诊断法存在对母兔腹内胚胎产生机械损伤、母兔应激反应大及对工人经验要求高等缺陷,该研究基于妊娠母兔与未妊娠母兔腹内有无孕囊组织所引起的光学特性差异,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漫反射光的母兔妊娠诊断方法,研制了快速、无侵入式的便携诊断装置。该装置由具有2个红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LED发光波长分别为850和930 nm)、3个硅基光电二极管和外围电路的传感探头和信号处理主机组成。利用该便携诊断装置采集130只人工授精14 d后的母兔(包括63只妊娠母兔和67只未妊娠母兔)腹部漫反射光强度数据,将采集的数据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数据分别用于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模型,测试集数据用于模型性能测试,并对比两种模型的分类性能。同时,利用PLS-DA对采样数据进行有监督的主成分分析和变量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母兔与未妊娠母兔的采样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可以被较好的分类。对比两种分类模型的分类性能发现SVM对妊娠母兔和未妊娠母兔的分类性能均比PLS-DA好,对测试集数据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0.95%、83.33%和82.05%。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光学妊娠诊断方法可行,研制的诊断装置可对授精14 d后的母兔进行妊娠诊断,对提高兔产业体系智能化装备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本构模型的颗粒饲料成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研究饲料原料挤压成型特性,构建了非线性黏弹塑性颗粒饲料成型本构模型,针对主要饲料原料小麦,通过分析成型试验因素对其本构模型系数及其表征的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物料特性、加工参数等对小麦原料成型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模型系数与颗粒成型质量的相关性关系。黏弹塑性本构模型由牛顿黏滞体(Newton viscous dashpot element)、应变硬化弹簧元件(strain hardening spring element)和库伦摩擦元件(Coulomb friction element)构成,基于小麦原料的实际成型试验完成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数值结果中各应力区间模型决定系数R2在0.99以上,模型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相对误差总平均值为3.378%,并通过χ2检验进一步证明模型有效性;应用本构模型对小麦原料成型特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表征其流变学特性的模型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应力函数规律,黏性系数绝对值随着挤压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弹性模量值逐渐增大,集成塑性系数值则表现为先增后降,而各成型试验因素对模型系数产生了显著规律性影响,与宏观试验现象比较吻合;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颗粒成型密度、颗粒成型率、颗粒成型硬度等成型质量指标分别与黏性系数、塑性模量与弹性模量间达到了最高的相关系数,数值皆在0.80以上且为极显著相关性水平(P0.001),为基于本构模型对颗粒成型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为颗粒饲料挤压成型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角度,也为颗粒饲料的高效低耗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自动化识别死兔,提高养殖管理效率,以笼养生长兔为研究对象,以基于优化Mask RCNN的实例分割网络和基于LiteFlowNet的光流计算网络为研究方法,构建了一种多目标背景下基于视频关键帧的死兔识别模型.该模型的实例分割网络以ResNet 50残差网络为主干,结合PointRend算法实现目标轮廓边缘的精确提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离散元法进行颗粒饲料后喷涂、冷却、输送、仓储、饲喂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过程仿真分析时,需要建立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并通过测定休止角来标定离散元参数,用以测定休止角的传统装置与方法,存在样品用量多、测定繁琐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入截面法的休止角测定装置与方法,通过颗粒堆积体截面的轮廓线直接获取休止角,从而进行休止角的模拟与测定。建立与颗粒饲料形态相近的离散元模型,借用GEMM(Generic EDEM material model database)数据库获得离散元模型参数范围。以滑动摩擦因数X1、碰撞恢复系数X2和滚动摩擦因数X3为试验因素,以颗粒饲料堆积休止角Y1为评价指标,按照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3个因素以堆积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以颗粒饲料休止角真实测得值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优化后的标定参数组合:颗粒饲料间滑动摩擦因数为0.41,碰撞恢复系数为0.53,滚动摩擦因数为0.08。以此优化解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预测休止角为29.43°±0.70°,误差为3.1%,休止角仿真和试验在堆积角度和形态上相似度较高。结果表明了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建模与休止角测定试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