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5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钾素吸收最大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施K2O.90150.kg/hm2范围内,通油1号的钾素吸收最大速率大于四密25。成熟期通油1号的吸钾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子粒产量却低于四密25。玉米子粒的钾素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根系的吸收。通油1号开花后根系钾素吸收量和成熟期子粒钾素吸收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高油玉米通油1号含有较高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较低。施钾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子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但减少了淀粉总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明子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产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设计了2个密度,即6万株·hm-2和7.5万株·hm-2;以品种为副处理,选择吉单27、克单14、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哲单37等5个品种,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增大,吉单27、克单14、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哲单37等5个品种的增产率分别为2.56%、3.42%、2.54%、2.54%、7.15%;(2)吉单27在2个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9 525.6kg·hm-2、9 769.2kg·hm-2;(3)哲单37在高密度下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3.
氮肥是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增产要素之一。为探明不同地力水平下控释尿素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释放期不同的2种控释尿素(CRU30, 释放期为30 d; CRU60, 释放期为60 d)的作用效果, 以普通尿素为对照(U)。结果表明, 控释尿素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 但释放期不同的控释尿素在不同地力水平下增产效果不同, 低地力水平下增产效果为CRU30>CRU60>U (P<0.05), CRU30处理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18.9%; 高地力水平下增产效果为CRU60>CRU30>U(P<0.05), CRU60处理比U增产18.2%。与对照相比, 控释尿素使干物质向开花后分配比例增加, 氮肥偏生产力(PFPN)显著提高, 低地力时CRU30最高, 而高地力时CRU60最高。控释尿素处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及千粒重显著增加, 主要因为生育中后期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及叶片氮含量维持较高水平。所以, 在等氮量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时, 低地力水平下施用释放期较短的控释尿素为宜, 而高地力水平下应施用释放期较长的控释尿素。  相似文献   
84.
施钾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甜玉米东甜3号(Dongtian3),东甜4号(Dongtian4)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钾素用量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对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了甜玉米鲜穗产量,施K2O 150 kg/hm2处理比不施钾处理最高增产14.06%;各施钾处理的子粒可溶性糖、蔗糖、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均明显提高。开花后,子粒蔗糖含量与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变化规律与子粒蔗糖含量变化一致,SS和SPS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钾明显提高了二者活性,利于甜玉米蔗糖合成与积累。经回归分析,得甜玉米最高产量钾素用量为K2O 133 ~140 kg/hm2,最优品质的钾素用量为K2O 140 kg/hm2。  相似文献   
85.
<正> 杠杆式机械定量包装秤以其构造简单,维护方便,价格便宜而为多数中小型饲料厂所采用。但其计量精度低是主要缺点之一。作者通过对这种定量秤的实际观察研究,找出了几点减少误差提高精度的可行方法。一、根据杠杆的工作原理,G_物·L_物=G_码·G_码。式中G_物为物料重量(包括料斗等),L_物为G_物的作用臂长,G_码和L_码分别为计量法码的重量(包括法码盘等)和G_码的作用臂长。假定L物>L_码,则G_物△G_物,即实际物料称量误差△G_物通过杠杆作用放大了L_物/L_码倍,也就是说杠杆两边中、重量大的一方对重量小的一方进行了重量上的放大,臂长大的一方对臂长小的另一方进行了位移上的放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2种培养基系统对10个马铃薯不同品种无叶芽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②号培养基系统(MS 0.01mg/LNAA 2mg/LBA 5mg/LGA3)适合于供试材料中的大多数品种。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的品种是克新16号,愈伤率为98.74%;植株再生率最高的品种也是克新16号,再生率达90.32%。  相似文献   
87.
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水分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自1995-1998年4年的田间及微区试验结果进行总结统计,阐述了松嫩平原春玉米带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变化特性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气候、种植方式、管理水平、土壤肥力及区域与品种类型间对玉米带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趋势及特性,以期对这一区域的玉米种植提供指导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玉米倒伏和扶直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12年受台风“布拉万”影响吉林省玉米乳熟期大面积根倒伏。针对玉米倒伏进行倒伏后扶直及不同扶直时间的产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台风造成倒伏玉米平均减产10.16%~24.43%;3 d内及时扶直可挽回产量损失11%;扶直抢救在考虑倒伏后不同时间段的同时也要考虑土壤含水量,扶直以20 cm土层体积含水量超过25%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以4个向日葵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与6个恢复系杂交,比较分析各个亲本的产量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1)籽实产量主要由亲本加性效应决定,非加性效应作用不明显;(2)恢复系GCA方差远远大于不育系,在杂交种配组中恢复系的选用尤为重要;(3)高产组合双亲应具有较高的GCA效应之和,或至少双亲之一具有较高的GCA;(4)筛选出利用价值较高的亲本恢复系696R和455R,不育系049A和412A。  相似文献   
90.
我国北方37个高产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育氮高效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途径。为探明我国北方目前主推高产春玉米的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本研究选择该区域高产品种37个,采用盆栽试验,依粒重和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划分其类型,分为高产高效(I)、高产中效(Ⅱ)、中产中效(Ⅲ)及低产低效(Ⅳ)4种类型。其中,中产中效型品种最多,为56.8%;高产高效型品种最少,仅为8.1%;高产中效型和低产低效型品种分别为13.5%和21.6%。4个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效率开花前差异不显著,开花后是产生差异的关键时期;成熟期I型品种干物质和氮向子粒的分配比例较高,而Ⅳ型品种向根和茎秆的分配比例较高。同时,I型品种的氮转移量、氮转移效率和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3类型品种。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粒重及氮含量与氮素子粒生产效率显著相关。所以,较高的粒重和较低的植株氮含量是高产氮高效品种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