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5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环保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规模化猪场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如果说动物疫病影响的是经营者的效益,那么环保问题则已关系到规模化养猪场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磷条件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先增后降,以施磷90 kg/hm~2处理最高。依据玉米产量(y)和施磷量(x)二次曲线拟合,得出最佳施磷范围为90.1~103.1 kg/hm~2。在施磷水平30~90 kg/hm~2范围内,抽雄期各养分积累量与转运量呈正比;当施磷水平提高至120 kg/hm~2,各养分向子粒转运量出现负效应。相关分析表明,除苗期外,玉米其他生育期氮、磷、钾的积累间及转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氮、磷、钾积累、转运与产量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灌浆期氮、磷、钾素积累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玉米磷肥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先增后降,玉米磷素吸收效率、当季回收率和偏生产力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3.
当环境温度超过28℃时,肉鸡就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为张口呼吸,饮水量显著增加;超过30℃,鸡体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超过38℃就有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不同年份主要气象因子与马铃薯品质性状的量化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2001~2010年间克山地区的气候因子与马铃薯‘克新12号’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克新12号’淀粉、维生素C含量分别与6月份积温、8月份降水量关联系数最大,淀粉含量与6月份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9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8月份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8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维C含量与7、8、9月份降水量及5~9月降水量呈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与5~9月份日照时数、9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7、8月份平均气温、积温及7月份日照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王立春 《特产研究》2005,27(2):F003-F003
2005年春季全国鹿业发展大会于5月26日在辽宁省清原县紫荆饭店召开,27日结束。这是由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三次全国鹿业大会,协办单位有辽宁省鹿业协会、抚顺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清原县人民政府、抚顺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抚顺市人民政府、清原县人民政府的地方领导应邀参加会议并讲话。来自海南、新疆、黑龙江、台湾等20省区直辖市的347名代表与22名专家、18位博士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较大,出现日期早,成熟期吸氮总量高,但其子粒产量却较低。高淀粉玉米子粒中的氮素更多依赖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前期营养体的氮素转移;其淀粉总量、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直/支比值较低。在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上,郑单21含有较高的粗蛋白总量及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但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在脂肪酸及其组成上,虽然郑单21的脂肪酸总量较低,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在各品质组分上,支链淀粉、醇溶蛋白、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对氮肥的反应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脂肪酸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氮则其含量下降。施氮对直链淀粉含量、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硬脂酸、花生酸和亚麻酸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为解决吉林省半干旱区滴灌施肥条件下氮肥合理施用问题,通过2年(2015—2016年)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条件下施氮量(0,70,140,210,280,350kg/hm~2)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变化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70~210kg/h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10kg/hm~2后,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将玉米产量(y)与施氮量(x)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95.1,201.0kg/hm~2。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时期氮积累量,其中灌浆期和成熟期氮积累量以施氮量210kg/hm~2处理最高。氮素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玉米成熟期0-200cm剖面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施氮提高了0-200cm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其中施氮量280,350kg/hm~2处理4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玉米吸氮量、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表观损失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玉米吸氮量、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表观损失量分别占增加纯氮的21.6%~23.3%,33.0%~37.4%,41.0%~43.7%。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变化及氮素平衡等因素,在吉林省半干旱区滴灌施肥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195~210kg/hm~2。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春玉米田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黑土区春玉米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氮素淋洗造成的环境风险,设置了8个肥料运筹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对黑土区春玉米田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优化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优化施肥处理的硝态氮和铵态氮表现出明显的表聚趋势,表明优化的有效性.但优化施肥处理土壤淋溶液量和淋溶液养分含量仅低于增施氮肥处理的,常规、增氮和优化处理的淋溶液硝态氮含量均超标,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9.
1雏鸭的饲料配制
  雏鸭的饲料,除了头两天主要喂夹生米饭外,第三天就要掺喂部分配合饲料,第五天起加入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螺蛳肉、泥鳅肉),从第七天起,就要用配合饲料来代替米饭,并且加喂青饲料,用量为精料总量的20%~30%。使雏鸭能从各种饲料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10.
‘克新25号’是以‘克新4号’为母本、‘Aul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 731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4号’平均增产16.1%;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 937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4号’平均增产39.8%。淀粉含量9.81%~14.75%,维生素C含量14.25~17.04 mg/100 g鲜薯,粗蛋白含量1.83%~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