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加速腐蚀环境下钢板表面坑蚀形貌统计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表面测量技术对实验室加速腐蚀钢板试件进行坑蚀表面数据采集,通过建立不同龄期的锈蚀钢板表面形貌图讨论了锈蚀钢板表面点蚀特征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趋势。对于以局部腐蚀为主的锈蚀钢板,通过计算证明坑蚀平均深度近似等于腐蚀平均深度,且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采用新型weibull函数加以描述。经过对垂直于钢板受力方向的坑蚀截面损失率进行探究,指出可以利用正态分布模型表征其随机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模型参数与坑蚀平均深度之间关系式。最后讨论了与腐蚀时间相关的钢板屈服强度退化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22.
采用随机踏查法、性信息素诱捕法和解析受害枝条的方法,在石家庄城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了国槐小卷蛾的危害树种状况和国槐小卷蛾种群数量的时间、空间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国槐小卷蛾的寄主植物有8种。成虫1a有2次发生高峰,盛发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对寄主各部位的危害:复叶>嫩梢>花穗。第2代幼虫对各部位的危害:复叶>荚果>嫩梢。幼虫对寄主树冠不同方位和层次的危害表现为:东、南面重于西、北面,树冠上层重于树冠下层。  相似文献   
23.
于2004~2007年利用TDR对田间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监测,研究了该地区不同降水年型下多年生老芒麦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对该地区老芒麦的耗水特性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6月下旬达最低值,7月中旬牧草头茬草收割后土壤贮水开始迅速增加,至8月份雨季结束后又迅速下降.老芒麦的生物量以头茬草为主,干物质的主要积累时期为6月下旬到7月初的拔节抽穗期.该地区牧草的主要干物质累积时期和土壤水分的充分供给时期存在严重的不一致,建议进行土壤水分季节调控或人工草地的生育期调节研究.  相似文献   
24.
试验探究了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35 m3·(m2·d)-1时,系统对TN、NH4+-N、COD和TP去除效率分别为(89.84±7.64)%、(98.67±1.31)%、(61.63±16.01)%和(70.21±8.00)%。湿地中一共发现11个主要菌门、18个主要菌纲和33个主要菌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其中的优势菌门,它们在各级湿地中表层和底层的相对丰度分别是57.26%、61.37%、91.60%、93.22%、88.78%、88.02%。蓝藻菌纲(Cya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芽孢杆菌纲(Bacilli)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是其中优势菌纲,约占主要菌纲的70%。共有17个优势菌属,在各级湿地中的分布情况不同,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最高,集中分布于第三级湿地,其次是Leptolyngbya、席藻属(Phormidium),在第一、二级湿地中广泛分布。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良好污水净化效果,系统中有机物和氮素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磷素的去除主要依靠基质吸附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25.
由耐冷品种空育131为母本、冷敏品种小白粳子为父本构建含有195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以发芽期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天数、发芽系数及芽期成苗率和耐冷级别为鉴定指标,结合527个Bin标记,使用QTL Icimapping 4.2进行水稻发芽期和芽期耐冷性QTL定位。结果表明,检测到7个与发芽期耐冷性相关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2、3、6、7、11号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4.25(qAGD2)~8.30(q RGR3)。检测到3个与芽期耐冷性相关QTL位点,位于第3、7号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5.82%(qCTL3)~8.38%(qSSR7),其中qSSR7在成苗率和耐冷级别两指标均被检测到。此外,还检测到4对上位性位点,其中1对与发芽期耐冷性相关,表型贡献率为14.26%,另有3对与芽期耐冷性相关,表型贡献率分别为4.52%~17.04%。研究为寒地粳稻耐冷遗传基础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自1984年以来,内蒙、河北、吉林、海南、辽宁等五省(区)外贸部门,由秦皇岛港向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等国出口“中国肥尾绵羊”(小尾寒羊)100多万只,累计为国家创汇数千万美元,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这些羊经我局检疫后装船发运,海运途中及抵达收货国后均未发生疫情,使我国活绵羊在中东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相似文献   
27.
不同干燥法与贮藏温度对玉兰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7a生玉兰为试材,研究了日晒干燥法、阴干干燥法、灯照干燥法、恒温干燥法4种干燥方法和室温、4、0、-20、-40、-80℃6个贮藏温度对玉兰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玉兰花粉采用阴干干燥法干燥优于日晒、灯照和恒温干燥法。阴干后的花粉分别在室温、4、0、-20、-40、-80℃贮藏10、20、30和40d,玉兰花粉的离体萌发率均降低。室温下,玉兰花粉的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降低得最快,贮藏前(0d)玉兰花粉的萌发率为73.3%,至40d萌发率已降为0%。4和0℃条件下,花粉萌发率的降低速度相近。-40和-80℃花粉的贮藏效果最好,保存至40d时,花粉萌发率仍然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对我国实验用小型猪生化标记实行相应的探究。收集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和山东莱芜猪等的血液样品,检测了不同品种猪碱性磷酸酶(APK)、转铁蛋白(Tf)、蛋白抑止物(Pi-1)、后白蛋白(Po-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乙醇脱氢酶(ADH3)、醛缩酶(ALDA)、碳酸酐酶(Ca)和谷氨酸脱氢酶(GLD)等9个生化标记位点。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个品种猪、9个生化标记位点中的ADH3、GLD、ALDA三个位点电泳呈现单条带,不存在多态性;其他6个位点都存在多态性。此外,还发现G6PD和Ca两个位点在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品种和山东莱芜猪中表现型有明显不同。经对所统计数据与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总结,确定了4个类型猪的遗传性变异、体系构造及种类之间的遗传联系等;并从此方向揭示了我国现存实验用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情况,丰富了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母牛生殖道β-防御素的表达及与发情周期的关系,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期和黄体期母牛子宫颈6种β-防御素的变化。实验发现,在子宫颈中卵泡期和黄体期BNBD-4、BNBD-5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而卵泡期TAP、LAP1、BNBD-1、BNBD-10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P0.05)。母牛子宫颈中6种β-防御素均有表达,其中TAP、LAP1、BNBD-1、BNBD-10的表达量呈周期变化,可能与发情周期中子宫颈口开张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温度对黑皮鸡地从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最适合黑皮鸡地从菌生长的培养基及培养温度。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琼脂20 g·L^-1、果糖25 g·L^-1、酵母浸膏2.5 g·L^-1、硫酸钾0.7 g·L^-1,最适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