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为了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周岁绒山羊绒毛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方差组分的估计,收集了2008-2011年周岁绒山羊的绒毛品质毛细、毛长、绒长、绒细记录数据.首先,利用SAS的GLM(generalized linear model)对影响绒毛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确定,并将影响显著的因素作为固定效应.然后,根据是否考虑母体遗传效应以及个体与母体效应间是否存在相关,建立6个不同的模型,通过似然比检验确定每个性状的最佳子模型,结果表明,性状只受个体直接加性效应的影响.最后,利用WOMBAT软件的AIREML(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分别在单性状动物模型和多性状动物模型下进行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毛细、毛长、绒细、绒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27、0.28、0.34和0.17,均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间存在中等或较小的遗传相关,变化范围-0.40(毛长和毛细)~0.45(毛细和绒长).  相似文献   
102.
从辣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焉耆垦区辣椒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3.
为揭示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遗传规律,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性能,采用分离分析法进行了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遗传性可能主要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这对主效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内蒙古白绒山羊群体中控制多胎性的显性基因可能位于父系的X染色体上;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分离分析法更适合于分析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04.
内蒙古白绒山羊主要是通过本品种选育进行繁育。随着BLUP方法在内蒙古白绒山羊选育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近交的上升。通过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近交程度随世代的变化情况、以及近交对生长性状和产绒性状的影响的详细分析,发现随着近交系数的增加,出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及产绒量都趋近于正态分布。当近交系数在0.015625~0.03125区间内,各体重值及产绒量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05.
绒山羊计算机辅助育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针对我国现代绒山羊业发展和种羊场育种管理的需要,以提高种羊选种准确性、自动生成LAMS选配方案、改进育种生产效率和种羊质量为目标,运用家畜育种学原理和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以MS Office、DBMS、SAS、MTD-FREML、ZPLAN等软件包为工具,构建了运行于Windows 2000/XP平台上的计算辅助选配服务系统——CAMS。该系统能完成不同规模种羊选种、选配的育种要求及生产经营任务。CAMS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了技术先进、易于操作等特点,对实现种羊场育种工作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提高育种生产效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有效利用氮肥,减少残留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在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陕西岐山、杨凌、澄城和甘肃的定西,我们连续几年对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土壤剖面中残留NO3^--N的累积强度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石灰性土壤剖面中累积着大量的残留NO3^--N。在所有测定土壤剖面中,NH4^4-N含量和累积量不仅在不同土层中差异不大,而且在不同生态系统和管理条件土壤剖面中的差异也不大,其含量变化在1~3μgN/g之间,累积量相当于14~42kg/hm^2,平均28kg/hm^2,显著小于残留NO3^--N。残留NO3^--N累积量平均占总矿质氮(NO3^--N NH4^ -N)累积量的75%以上,是土壤剖面中可浸取态矿质氮的主体。在岐山测定的129个土壤剖面中,O~100cm土层残留NO2^--N累积量小于50kg/hm^2的有26个,占20%,大干70kg/hm^2的有86个,占66.7%,大于100kg/hm^2的有47个,占36%,大干140kg/hm^2的有13个,占10%,每季作物吸氮量大约是70kg/hm^2,说明在目前施肥和生产水平下,有66.7%田块O~100cm土层中的残留NO3^--N最少与1季作物吸氮量相当;在杨凌、澄城、定西等地大部分试验小区(与当地一般施肥水平相当的小区),甚至有些不施氮肥对照小区土壤剖面中残留的.NO3^--N与1季作物的吸氮量也基本一致。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在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石灰性土壤剖面中残留累积的NO3^--N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氮库。因此,在估计土壤供氮水平和确定施氮量,或者在制定这一地区土壤供氮指标测定方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在一定土层土壤剖面中的残留NO3^--N。土壤剖面中的残留NO3^--N通过对流(Convection)和扩散(Diffusion)等途径,逐渐向深层移动,脱离根区。在杨陵灌溉试验站和蔬菜试验站的测定结果表明,O~1000cm土层累积的NO3^--N分别高达1295.6kg/hm^2和710.4kg/hm^2,O~600cm土层累积的NO3^--N分别为。706.1kg/hm2和435.1kg/hm^2。在200cm土层以下累积着大量NO3^--N。在以上观测的2个剖面中,200~400cm、400~600cm、600~800cm和800~1000cm各土层累积的NO3^--N数量显著大干0~200cm土层,说明在上层(特别是在耕层)以各种途径增加的NO3^--N,通过长期淋溶,完全有可能脱离根区,淋溶到1000cm以下土层。在不同试验区进行的所有试验结果均表明,与不施氮对照小区相比,施氮小区在作物收获时,土壤剖面中残留.NO3^--N累积量呈增加趋势,并随施氮量增加,残留累积量增加。在杨凌和澄城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表明,连续施用氮肥,特别是高量氮肥田块,土壤剖面中残留NO3^--N与不施氮对照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杨凌长达25a的长期定位试验中,NP处理O~120cm土层残留NO3^--N累积量(163.4kg/hm。)比不施肥对照(51.8kg/hm^2)增加111.6kg/hm^2,如果在施NP的基础上休闲,残留NO3^--N增加效果更加突出,比对照增加156.5kg/hm^2;试验还发现,在施NP的基础上,配施玉米秸秆,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残留NO3^--N累积量,并随秸秆用量增加,残留NO3^--N累积量下降;在澄城,连续4季作物施用氮肥后,从2个灌水处理平均结果看,与不施氮对照相比,在每季作物施氮量低(<75kg/hm^2)时,不会发生NO3^--N残留累积,而当施氮量高于112.5kg/hm^2时,在O~120cm土层中残留NO3^--N累积量显著增加。在杨凌进行的2次大田试验表明,无论是在降雨丰富年份,还是在干旱年份,休闲都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剖面中NO3^--N的累积量,并且不管在任何采样时期,休闲小区100~120cm土层的NO3^--N含量均比复种玉米小区高,复种玉米能够减少残留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由于地膜覆盖改变了土壤水热状况和生物性质,因而也必然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从而影响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在定西进行的2a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在春小麦播种后全生育期覆膜,能够显著增加收获时土壤剖面中残留NO3^--N的累积:1999年,不施氮时,增加9.4kg/hm^2,施氮后,增加88.9kg/hm^2;2000年,不施氮时,增加17.9kg/hm^2,施氮后,增加39.9kg/hm^2;定西试验还表明作物生育前期覆膜,后期揭膜,有利于减少残留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在作物生长后期,地膜覆盖处理耕层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温度较高,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而在这一时期,小麦对NO3^--N的吸收能力减弱,需要量减小,因而在土壤剖面中易产生残留NO3^--N的大量累积。小麦收获后,值降水较多期,累积的NNO3^--N非常容易通过淋溶和反硝化损失,从这一角度考虑,在春小麦栽培中,不宜提倡全生育期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绒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品种资源,毛长作为内蒙古绒山羊重要的经济性状,其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绒山羊毛长的研究,为内蒙古绒山羊育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ASREML软件分析内蒙古绒山羊毛长的表型遗传规律,然后,利用全同胞家系模型、父系半同胞模型、母系半同胞模型估计全同胞、父系半同胞和母系半同胞毛长的遗传力,以此研究亲本毛长对后代毛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定年份、群、个体年龄、母羊年龄为影响毛长的固定效应,毛长的全同胞遗传力为0.56、父系半同胞遗传力为0.26、母系半同胞遗传力为0.86,可以看出母系半同胞的遗传力显著高于父系遗传力。由此可以发现,对母羊毛长的选择可以加速毛长的遗传进展,提高毛长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模型对青海细毛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动物模型对青海细毛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方法】采用平均信息最大约束似然法应用不同混合动物模型估计青海细毛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并采用似然比检验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各模型中随机效应的不同,共构建了8个模型。各模型中均包括固定效应、个体直接加性遗传效应、残差效应;随机效应为个体永久环境效应、母体遗传效应、母体永久环境效应。【结果】①各模型估计的初生体重遗传力为0.1696-0.3781,母体效应遗传力为0.0001-0.0900;断奶体重遗传力为0.2520-0.3291,母体效应遗传力为0.0002-0.0759;周岁体重遗传力为0.2244-0.3506,母体效应遗传力为0.0001-0.0918;成年羊体重遗传力为0.2205-0.3981,母体效应遗传力为0.0000-0.0006;②似然比检验表明,与模型1相比,模型3和8相对于初生体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3对断奶体重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2相比,模型8对初生体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6对周岁体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5和8对成年体重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4相比,模型5和8对初生体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6对周岁体重差异显著(P<0.01);对于周岁体重、成年羊体重各模型与模型1的似然比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5、6、7和8分别与模型3相比对各生长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初生体重、断奶体重模型3较为适合,而模型1对周岁体重、成年体重较为适合;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受母体遗传效应影响较其它随机效应更为显著;基于模型估计的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和周岁体重、成年体重遗传力分别为0.1995、0.2552、0.3438和0.2205。  相似文献   
109.
试验选用大同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板蓝根品种大叶板蓝根、小叶板蓝根、太空板蓝根,按照3∶1、4∶1、5∶1的比例套种玉米,收获时测定板蓝根和玉米籽粒产量,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山西大叶板蓝根品种按照4∶1套种玉米经济效益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板蓝根套种玉米模式;3个板蓝根品种套种玉米经济效益均极显著高于单种板蓝根模式。  相似文献   
110.
不同移栽期对晋北地区鲜食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移栽期对晋北地区鲜食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设置4月27日、5月3日、5月9日3个不同移栽期,分析比较各移栽期对玉米成活率、生育进程、穗长、穗粗、秃尖长、鲜穗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移栽苗成活率显著提高,各生育进程缩短,整个生育期缩短;株高、秃尖长呈增大趋势,且差异显著;茎粗增长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穗长、穗粗、鲜穗产量差异不显著。就产量构成因素而言,不同移栽期主要是通过鲜穗粒质量的增加弥补秃尖长差异显著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