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宋佳琦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8,26(3):691-696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萌发过程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及生长素对其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未萌发种子(M1)、露白种子(M2)、肧根长度1.0~1.2 cm种子(M3)、苗期种子(M4)这四个萌发时期种子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子叶中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逐渐增多,脱落酸含量逐渐减少,但在M4时期含量略有回升;生长素含量先减少随后逐渐增多。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后,10 mg·L-1 IAA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势、萌发率,促进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子叶中脱落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素、赤霉素含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所述,10 mg·L-1 IAA浸种处理能促进苜蓿种子萌发,并促进子叶中生长素、赤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22.
盐胁迫对苜蓿叶绿素、甜菜碱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王玉祥  张博  王涛 《草业科学》2009,26(3):53-56
通过在不同盐胁迫下,对转基因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非转基因苜蓿的叶绿素含量、甜菜碱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变化,苜蓿体内叶绿素含量、甜菜碱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都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中叶绿素和甜菜碱的含量呈现增长趋势,而细胞膜相对透性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在逆境胁迫下,苜蓿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机制变化以适应环境变化,减轻伤害,如维持较高水平的叶绿素含量、甜菜碱含量以及较低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分析对比表明,转基因苜蓿耐盐性优于非转基因苜蓿。  相似文献   
23.
运用AMMI模型对2017年河北省油用亚麻品种区域试验中8个品种在5个试验点上的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595-189-71属高产稳产型品种;901产量最高、稳定性也较好,其次是中油亚2号;两个对照品种也很稳定;试点对品种的分辨力不同,康保试点的分辨力最强,对于品种具有较好的鉴别力,是鉴定亚麻品种稳定性的理想试点。  相似文献   
24.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2,20(6):1163-1168
以新疆13份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通过观测其株高、叶形、叶色、花色、茎长、茎节间长和千粒重等特征,研究新疆野生白三叶表型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白三叶的各个指标在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3个群体分为3类,呼图壁M单独聚为1类;呼图壁J、呼图壁K、呼图壁L、乌市南山D和昌吉F聚为1类;其余7个聚为1类。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开展野生白三叶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5.
试验以新疆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以海法作对照,通过设置不同的微喷灌水频率(1、3、5、7 d/次),研究白三叶各品系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在白三叶建植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频率的减小,海法,S82,S92,S96品系的叶面积逐渐减小;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再小幅度增加后趋于稳定;叶片相对含水量无明显差异;游离脯氨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S82和S96品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S92却出现相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是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根据白三叶各项生理指标的数据综合分析认为,白三叶适宜的灌水时间为年5 d/次,4个品系的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82S92海法S96。  相似文献   
26.
衢州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经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姜丽英  王玉祥  贾仕金 《农业与技术》2013,(12):218-218,237
近年来,衢州市农广校在中央农广校、省农广校的指导支持下,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方法,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招生工作上凸显“三个多两个最”、教学辅导上狠抓“三课堂一教育”、自身建设上完成“三完善三创新”、培训效果上实现“三提升三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7.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28.
针对冀西北食用豆发展水平较低、企业竞争力差、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提出了提高食用豆生产和加工水平、加强食用豆基地建设、对食用豆流通加工企业加以扶持、建立和完善产业化链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9.
对50份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种质资源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农艺性状在不同种质资源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花萼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为73.36%,花序数、茎粗、小花数、小花柄长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低,在20%~45%,其他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相对较高,在50%~80%;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5.97%,第1主成分反映株型,第2主成分反映产量,第3主成分反映花序,第4主成分反映花型,第5主成分反映叶型;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矮秆、茎节短、侧枝多、叶细小、花序数量多而长度较长,小花数量少而长度较短型,类群Ⅱ为高秆、茎节长、茎较粗、侧枝数中等、叶中等、花序数量中等而长度较短,小花数量较多而长度较长型,类群Ⅲ为中秆、中等茎节、茎细、侧枝少、叶较大、花序数量较少而长度中等,小花数量较多而长度中等型。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Wusu No.1’)为材料,分别采用NaCl∶Na2SO4∶Na2CO3=4∶1∶0(A盐),NaCl∶Na2SO4∶Na2CO3=1∶4∶0(B盐)和NaCl∶Na2SO4∶Na2CO3=1∶1∶8(C盐)3种混合盐进行胁迫处理,其中A,B盐为中性盐,C为碱性盐,每种混合盐均设置四个不同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梯度5,10,15,20 ms·cm-1,以浇灌自来水为对照组(CK)。试验结果表明,当C盐EC值为15 ms·cm-1,A和B盐EC值均为20 m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