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卡死克加木酢液对斜纹夜蛾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也是本地近年来8~10月蔬菜中的主要害虫。木酢液是将在炭化、热分解木材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收集起来,再用冷却装置获得的水溶液装在容器中放置一定时间所取得的中间层黄褐色透明液体,木酢液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木酢液与水混合后,可使水分子缩小1/3,使药液能很快渗透到害虫体内,从而提高防效。日本、韩国已在蔬菜上广泛应用木酢液,而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为了有效地防治斜纹夜蛾,我场于2001年8月在本场内用卡死克5%可分散浓缩液与不同量的木酢液混配对斜纹夜蛾进行了田间…  相似文献   
112.
β-胡萝卜素对奶牛胎衣不下、乳腺炎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奶牛日粮补充β-胡萝卜紊(300mg/头.天)对奶牛产前7天,产后10天和60天血液β-胡萝卜紊浓度、产后发病率、产后70天内的配种率、配种受胎率及一次配种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mg/头.天的β-胡萝卜紊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前7天、产后10天和产后60天的血液β-胡萝卜素浓度(P〈0.05),降低产后胎衣不下和乳腺炎的发病率,提高产后70天内的配种率和配种受胎率,但对一次配种受胎率和配种天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3.
朱文刚  李刚  陈靖  王根  金大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93-20095
目前各主要的数值预报中心NWP模式仅同化AIRS的晴空辐射资料,而AIRS仅10%左右视场不受云污染。为了提高资料的利用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通道排序的云检测方法,直接寻找不受云影响的通道,考虑到仪器等一些噪声需要进行滤波,区别于目前采用的移动平均滤波,文中提出了高斯核滤波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高斯核滤波之后的云检测不但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出不受云污染的晴空通道,且减少了有云资料的误判,从而为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器辐射率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4.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过氧乙酸在无公害芽菜工厂化生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0.03%PAA能提高萌发率,促进豌豆幼根,幼芽生长,且长势整齐一致。0.05%PAA开始降低萌发率,抑制幼根,幼芽的生长,根部出现轻度受害症状。0.10%PAA以上浓度,对生长的抑制作用依次加强,根部出现严重受害症状。在芽菜工厂化生产中,可用PAA杀菌,调节培养液pH值、提高供活性态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的分布特点,探究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和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肠道中褪黑素合成的可能性。试验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47.79±3.70) kg的3岁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2%,玉米青贮饲喂量为0.9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羊只分别饲喂111、222 mg/kg BW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除盲肠和结肠外,试验Ⅰ、Ⅱ组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空肠、回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P 0.01)。试验Ⅰ、Ⅱ组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试验Ⅱ组盲肠、结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222 mg/kg BW时能提高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但对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的影响在各胃肠段表现不同。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111、222 mg/kg BW时均能提高绵羊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对上海地区9个牧场奶牛产后低钙血症和酮病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奶牛产后12 h内的低钙血症发病率平均为86.1%,血钙平均浓度为(1.82±0.02)mmol/L,产后3~7 d低钙血症发病率平均为35.2%,血钙平均浓度为(2.05±0.01)mmol/L,表明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低钙血症有缓解趋势。奶牛产后12 h内酮病发病率平均为5.5%,血液β-羟丁酸(BHBA)平均浓度为(0.68±0.04)mmol/L,产后3~7 d酮病发病率平均为16.3%,血液BHBA平均浓度为(0.98±0.07)mmol/L,表明随着泌乳天数增加能量负平衡有加重趋势。奶牛产后12 h内高游离脂肪酸(NEFA)发生率平均为49.4%,血液NEFA平均浓度为(0.76±0.03)Meq/L,产后3~7 d高NEFA发生率平均为41.3%,血液NEFA平均浓度为(0.71±0.03)Meq/L,表明泌乳初期高NEFA发生率远高于酮病发病率,随着泌乳天数增加血液NEFA浓度有下降趋势。奶牛产后血液中钙的浓度与NEFA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血液中NEFA浓度与BHB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7.
瘤胃积食是牛等反刍类动物养殖期间比较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主要是因为牛群在短时间内采食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粗饲料,或者容易引起膨胀的饲料,或者误食的异物造成网胃口堵塞,饲料长时间在瘤胃中大量堆积,在菌群的分解作用之下,产生了很多酸性物质所引起。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周期相对较长,虽然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对牛群的生长发育构成一定威胁,如果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诊断,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很容易因为机体酸中毒死亡,同样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8.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奶牛预混料能显著减缓热应激下奶牛产量的下降(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加产奶量1.5kg/头、日,能显著降低乳中的体细胞数(p<0.05),改善奶牛的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