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2篇 | |
综合类 | 78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18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ESR基因多态性对不同胎次的大白猪母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ESR基因对大白猪经产母猪整个生产周期的影响并应用于猪繁殖性状改良,试验检测了该基因在472头大白猪经产母猪中的多态性分布,并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该群体1774胎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A、AB、BB基因型频率为0.206、0.572、0.222,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B基因频率为0.493、0.507,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通过对不同胎次的分析发现,头胎A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高于AA、BB基因型个体;2胎B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高于AA、AB基因型个体;3胎AB、B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高于AA基因型个体;4~7胎AA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最多(5胎除外),8胎及以上胎次A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最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各胎次内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方法,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在完成最佳反应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对1、2、10、X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16S rRNA都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而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菌、鸭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不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DNA最小检测量为0.392 fg/μL,是常规PCR的1 000倍.该巢式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通用的优点,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抑制H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利用解表、清瘟、凉血止血的中草药防治人类流感的原理,选取金银花、北板蓝根、贯叶连翘、双黄连、贯众等五种中草药所制成的制剂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后毒力作用的抑制实验。首先对鸡胚接种禽流感H5亚型病毒,然后对感染鸡胚分别注射上述几种中药制剂,再抽取胚液进行HA和HI实验,将其中对鸡源H5-AIV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挑选出来,测定中草药对禽流感病毒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然后采用寇氏法计算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结果表明,金银花、北板蓝根、贯叶连翘、双黄连、贯众五种中草药制剂在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毒性方面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 Apg;曾被称为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并伴发结膜炎;本病主要侵害育成鸡和产蛋鸡,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下降,并使肉鸡淘汰李明显升高,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发表的番鸭细小病毒(MDPV)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对MDPV非结构蛋白NS2基因进行扩增。所获得的PCR产物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约1.4 kb。将该片段直接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增殖。在对所提质粒进行快速鉴定、PCR扩增及BamH I酶切线性化初步鉴定的基础上,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Sal I进行双酶切鉴定。将克隆产物pMD18-T-NS2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分别用BamH I和SalI双酶切后,回收目的片段进行定向连接,并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对所获得的重组质粒分别经BamH I单酶切、BamH I和Sal I双酶切,证实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插入方向正确,成功构建了含有MDPV NS2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高效原核表达及研制更为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反转录—套式PCR检测IBV分离株及其RFLP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外发表的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两对引物,应用反转录-套式PCR成功扩增IBV分离株H1和H2S1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XcmI,BstYI三级酶切,做RFLP分析,将两毒株归为Massachusetts型。 相似文献
20.
选择S1基因做为目的基因,运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12株以非免疫鸡胚繁殖并通过超速离心浓缩的鸡胚尿囊液中的IBV,所用引物为IBVBeaudette株S1基因两侧的对应序列,跨幅为1.72kb。结果6株IBV毒株(SAIB3、F、D41、M41、H52、Holte)扩增出了长约1.7kb的S1基因片段,而另6株IBV毒株虽经4次RT-PCR重复后也显阴性。用HaeⅢ内切酶对6个毒株的RT-PCR产物进行酶切,结果显示M41、H52、D413个IBV毒株的S1基因包含两个HaeⅢ位点,F株与Holte株S1基因包含1个HaeⅢ位点,而SAIB3株S1基因则已丢失HaeⅢ位点。实验结果表明:运用RT-PCR技术检测IBV时,由于S1基因的核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变异率,因此S1基因不宜做为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