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1.
紫花苜蓿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工草地种植面积最大的草种。文章主要从土壤质地与结构、水分、矿物质元素、有机质、呼吸及微生物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紫花苜蓿连作对土壤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紫花苜蓿最适宜的连作年限为8年,若持续连作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并建议通过实施苜蓿-作物轮作来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作为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在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细胞造成的损伤、增强植物抵抗逆境胁迫能力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比较AsA的生物合成途径,总结AsA参与细胞分裂与伸长、作为辅酶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光保护作用、作为电子传递与信号转导的载体等生理功能,系统阐述AsA在植物逆境胁迫(主要包括温度胁迫、盐胁迫、生物胁迫等)中的保护机制及功能,强调AsA研究对于了解自由基清除剂在植物抗逆性作用以及清除自由基机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提出在牧草种子劣变方面AsA研究的不足,并分析展望了AsA研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抗坏血酸引发对NaCl胁迫燕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燕麦种子进行不同浓度(0、0.5、1.0、1.5和2.0 mmol·L-1)的抗坏血酸(AsA)引发,然后在浓度为0、50、100和200 mmol·L-1的NaCl胁迫下发芽,并分析其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及平均发芽时间(MGT)的变化,以探讨外源AsA引发对盐胁迫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种子Gp、Gi和MGT在NaCl胁迫下显著(P<0.05)降低。随AsA浓度增加,燕麦种子Gp在浓度为100和200 mmol·L-1的NaCl胁迫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Gi呈下降趋势,其MGT则呈增大趋势,而且不同AsA和NaCl浓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燕麦种子Gp、Gi和MGT影响极显著(P<0.01)。NaCl胁迫降低了燕麦种子的活力水平,而外源AsA引发可提高NaCl胁迫下燕麦种子的活力,该作用与AsA和NaCl的浓度具有密切关系。试验中1.0 mmol·L-1的AsA引发对100和200 mmol·L-1的NaCl胁迫效果最好。然而,外源AsA引发会延长燕麦种子在NaCl胁迫下的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24.
PEG引发对燕麦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EG引发对燕麦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浓度和引发时间,试验以45℃老化48 d的超干燕麦种子(含水量4%)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PEG-6000(0,-0.3,-0.6,-0.9和-1.2 MPa)引发0(CK),3,6和12 h后,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0-0.6 MPa)PEG引发降低了燕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并提高了其平均发芽时间;而高浓度(-0.9和-1.2 MPa)则相反。这表明PEG引发不仅能预防超干燕麦种子的吸胀损伤,还能修复其老化损伤,但作用效果与其浓度、引发时间及两者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相关。该试验中浓度为-1.2 MPa的PEG引发12 h时效果最佳,但是否能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苜蓿干草发霉的问题,以翻晒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脱氢乙酸钠(0、0.05%、0.10%、0.15%,以苜蓿干草重量为基础),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和霉菌数量。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呈逐渐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与不添加对照组相比,脱氢乙酸钠添加处理能显著提高贮藏30、50、60 d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贮藏60 d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显著降低贮藏30、50、60 d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捆中霉菌的数量在贮藏20 d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60 d时仍然显著高于贮藏0 d(P<0.05);脱氢乙酸钠处理显著降低贮藏0~50 d的霉菌数量(P<0.05)。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添加0.10%脱氢乙酸钠对苜蓿干草的防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6.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进口燕麦、国产燕麦和小黑麦4种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选用3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粗饲料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和有效降解率。结果显示:苜蓿的DM、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小黑麦和进口燕麦的D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国产燕麦(P<0.05);进口燕麦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小黑麦和国产燕麦(P<0.05),小黑麦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国产燕麦(P<0.05)。国产燕麦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小黑麦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苜蓿与进口燕麦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国产燕麦(P<0.05)。研究表明,小黑麦具有作为优质粗饲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
为了筛选出适于河北坝上天然草地牧草的青贮添加剂及最佳添加量,试验分别在供试牧草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乳酸菌(分别为0.01 g/kg、0.02 g/kg、0.03 g/kg)、蔗糖(分别为0.50 g/kg、1.00 g/kg、1.50 g/kg、2.00 g/kg)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组合[12 U/g木聚糖酶(组合1)、6 U/g纤维素酶+9 U/g木聚糖酶(组合2)、12 U/g纤维素酶+6 U/g木聚糖酶(组合3)、18 U/g纤维素酶+3 U/g木聚糖酶(组合4)、24 U/g纤维素酶(组合5)]进行青贮,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供试牧草作为对照组,60 d后进行感官评定、发酵品质的评定、营养成分及相对饲用价值(RFV)的测定。结果表明:0.02 g/kg乳酸菌处理组、2.00 g/kg蔗糖处理组、组合1酶处理组和组合3酶处理组的感官评定等级均为1级(优良),优于对照组(2级,尚好)。不同水平乳酸菌处理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0.03 g/kg乳酸菌处理组pH值最低;不同水平蔗糖处理组pH值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除组合4酶处理组pH值与...  相似文献   
28.
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原料和含水量对薯渣混贮发酵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含水量和混贮组合。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薯渣与玉米皮(SY)、薯渣与大豆皮(SD)、薯渣与玉米皮和大豆皮(SYD,薯渣与能量饲料比例为1:2,玉米皮与大豆皮鲜重比例为1:1)进行发酵,设置低、中、高水分含量(45%、55%、65%),80 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48 h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从感官评定、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来看,中水分(55%)SY组感官品质最佳,pH、氨态氮/总氮(AN/TN)较低,乳酸(LA)含量较高,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淀粉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且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BA)。从有氧稳定性来看,各组均未发生有氧腐败,有氧稳定性时间均超过360 h。中水分(55%)SD组48 h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及NDF、ADF降解率较高。从感官评定、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来看,以薯渣与玉米皮混贮品质最佳,薯渣与玉米皮和/或大豆皮混合青贮时以含水量为55%时品质较好;从营养物...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对不同含水量及原料组合对薯渣混贮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宜薯渣混贮的最佳组合。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用塑料桶将薯渣与棉籽粕和/或菜籽粕[(薯渣+菜籽粕(鲜重比例为1∶1,SC)组合、薯渣+棉籽粕(鲜重比例为1∶1,SM)组合、薯渣+菜籽粕+棉籽粕(鲜重比例为2∶1∶1,SCM)组合]按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并调节含水量分别为45%、50%、55%。将混合后的具有不同含水量的混贮原料分别装入5 L密封塑料桶并压实,进行混贮发酵,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室温条件下贮藏70 d后用四分法进行取样,进行样品发酵品质、营养品质、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48 h)以及有氧稳定性的测定。结果显示:低含水量(45%)条件下SC组合的pH、氨态氮/总氮(AN/TN)最低,乳酸(LA)含量最高,且各处理均未检测到丁酸(BA);低含水量(45%)条件下SC组合混贮后较其他组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了淀粉的含量(P<0.01);在有氧暴露12 d内各处理均未发生有氧腐败,有氧稳定性时间均超过...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添加柠檬酸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防霉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用量,本试验以翻晒过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量的柠檬酸(0%,1%,2%与3%),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与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与霉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霉菌数量呈抛物线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与3%柠檬酸,贮藏60 d的CP含量和RFV值显著增加(P<0.05),不同贮藏时期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贮藏期为60 d时,3%柠檬酸处理的综合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