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64篇
  53篇
综合类   32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 μmol/(m2·s)]和光照周期(L∶D=6 h∶18 h、L∶D=12 h∶12 h、L∶D=24 h∶0 h,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条件下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释放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DOC和POC释放速率的范围分别为0.653~4.785 mg/(g·h)和0.066~0.322 mg/(g·h);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铜藻释放DOC和POC的主要调控因素;铜藻在高温、中光、L∶D=6 h∶18 h条件下的DOC释放速率最高[4.785 mg/(g·h)],在高温、高光、L∶D=24 h∶0 h条件下的POC释放速率最高[0.322 mg/(g·h)];铜藻释放的DOC和POC占NPP的比值分别为4%~130%和0.4%~5.9%;D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铜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2.
<正>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又称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妊娠40~120d的母马“子宫内膜杯状结构”分泌的糖蛋白类激素,具有类似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双重活性,即较强的促卵泡生长作用,在规模化猪场主要用于诱导母猪发情、超数排卵等处理,及治疗母猪乏情、安静发情或者不排卵等。  相似文献   
133.
试验结果表明,低毒药剂15%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以有效成分用量13.5、20.25、27.0ml/hm~2防治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防效96.0%以上,药后7d防效97.0%以上,药后14d防效94.0%以上,持效期达14。对小麦安全,可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小麦蚜虫以有效成分用量13.5~20.25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分析早熟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为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籽棉产量与株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对产量与株型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株型性状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对早熟陆地棉籽棉产量有直接作用且有极显著影响的因子(P<0.01),依次是:株高(X1)、铃数(X4)、始节位(X2),对产量(Y)的直接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 1、0.298 1、-0.216 2;果枝数(X3)对Y值直接作用较小,系数为0.082 04,通过其他因子对Y值的间接作用较大,简单相关系数为0.403,相关性极显著(P<0.01)。早熟陆地棉株型性状(Xi)对产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Y=173.898+2.279 X1-17.632 X2+21.795 X4。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为0.527,决定系数R2为0.278。【结论】株高、铃数、果枝始节位对产量性状有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而果枝台数对产量有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5.
针对零转弯半径割草机在斜坡上作业时可能会发生连续翻滚造成驾驶员伤亡的情况,基于ISO21299标准,建立了ZTR割草机失稳后容身空间是否暴露的参数化预测模型,并用Mat Lab软件实现了预测模型的参数化编程,实现了系列割草机在容身空间不被侵入情况下翻滚保护装置的最大变形量的预测。为了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及ZTR割草机失稳后ROPS的实际变形量,进行了翻滚试验,结果表明:ZTR割草机失稳后ROPS的最大变形仅为0.132mm,该ROPS材料屈服强度较高,有待进一步优化。该预测模型为系列ZTR割草机安全设计及ROPS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6.
花生病虫害全覆盖式绿色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从2007年开始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10年间取得了良好成效。分析了自2001年以来该市花生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数据,介绍了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发展与现状,总结了绿色防控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探讨了绿色防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7.
针对目前施肥开沟机缺少作业信息检测装置及其远程监测的需要,基于惯性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开发施肥开沟机作业信息远程监测系统。所检测施肥开沟机作业信息包括开沟深度、油耗、作业时间、作业轨迹和作业距离,其中,油耗采用超声波油位传感器检测,作业时间通过设定界限值判断是否为作业段来检测,作业距离和作业轨迹则依赖于GPS定位。由于开沟深度和农作物产量相关,作业信息检测方法重点围绕开沟深度进行研究。采用2个惯性传感器分别检测开沟机和车身的俯仰角,相减得到的倾角差值结合开沟机相关尺寸计算可得开沟深度。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倾角差值进行滤波以减小机具振动等产生的检测误差。在MATLAB中建立倾角差滤波模型进行仿真,仿真发现:Q/R比值不变,Q、R值变化时,滤波效果基本相同;Q/R比值不同时,随Q/R减小,滤波后倾角差的方差越小,但滞后效果越明显。倾角差滤波试验分为2部分:1)滤波验证试验以模型车为载体,利用不同Q、R参数进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论一致;2)土槽试验中固定Q、R参数,倾角差经滤波,其方差由4.07减小为0.47,表明滤波有效。田间试验对作业信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开沟深度检测误差在5%以内,结果精确;2)其他作业信息检测准确,检测方法可靠,远程监测系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大中城市车多地少,停车难的问题,设计开发了街区、绿地用转盘式泊车位。根据可利用空间大小,该停车位设计为8~24车位不同规格。停车位采取单体焊接钢架结构,对接组装成环形盘体。转盘在动力拖动下,以每5s移动1个车位的速度旋转,并采用PLC控制技术对转盘启动、停转、定位等进行自动控制。任意选定的车位可经引桥通道进、出车辆。该停车位有泊车盘体,旋转轨道和滚轮,拨转机构和导向装置,进、出车辆引桥架以及组态触摸屏系统等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转盘起、停响应时间迅速,滚轮滑移率低,停位准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泊车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靠、使用便捷,适合城市街区、绿地等场合,对解决停车困难问题有着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为了解指环虫在高体雅罗鱼鳃部寄生的空间分布特点,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寄生的指环虫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查的87尾鱼中共检出3种指环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WTBX](Dactylogyrus tuba)、小刺指环虫(Dactylogyrus micracanthus)和大翼指环虫(Dactylogyrus alatus),[WTBZ]指环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分别为67.8%和7.58±8.48,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60.9%和52.9%;各鳃片中除鳃Ⅰ外左鳃片指环虫的感染率均大于右鳃片,除鳃Ⅳ外指环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右鳃均大于左鳃;各体长段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呈现不同的趋势,指环虫种群在宿主种群中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略有不同,指环虫在各体长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右鳃各鳃片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0.
旨在探明不同播期对‘越光’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确立‘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的适宜播期,阐明‘越光’适期播种高产的生长发育特点。以‘越光’为试验材料,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试验,2013年设T1(5月1日)、T2(5月11日)、T3(5月21日)、T4(5月31日)4个播期处理,6月27日移栽,2014年与2013年播期处理相同,6月30日移栽,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T3(5月21日播种,秧龄37天)产量最高,为6681.8 kg/hm2,T4(5月31日播种,秧龄27天)产量次之,为 6533.2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0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T′3(5月21日播种,秧龄40天)产量最高,为6866.4 kg/hm2,T′4(5月31日播种,秧龄30天)产量次之,为6647.4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年试验中均以5月21日播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最好,5月31日播种的次之,表现为分蘖集中、蘖位较低,一次大分蘖所占比例大,群体整齐,后期不早衰,抗倒伏能力强,灌浆成熟期延长,落黄好,产量高,品质好。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适宜秧龄为35天左右(6叶1心),10月1日前后成熟,全生育期127天左右;适当晚播是避免早衰、防止倒伏、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