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本文从6个方面综述了烟酸营养研究进展。(1)饲料中的烟酸;(2)日粮烟酸水平对组织烟酰胺、辅酶Ⅰ(NAD)的影响;(3)烟酸与脂肪代谢的关系;(4)烟酸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5)鸡的烟酸缺乏症;(6)鸡的烟酸需要量。  相似文献   
52.
以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分析其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性能以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产奶量相近的中产奶牛2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头,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使用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在试验期间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30 d内平均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了8.2%(P0.05);产奶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2%和9.3%(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奶牛日粮中用裹包苜蓿青贮替代部分苜蓿干草能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并对乳品质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3.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1],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2];酶制剂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进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分解。因此,饲用酶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影响…  相似文献   
54.
绞股蓝皂甙对体外瘤胃微生物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包括2个部分,试验一研究了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二分析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试验以0.42 g羊草+0.126 g玉米+0.054 g豆粕为发酵底物,60 mL培养基中的绞股蓝皂甙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5,10,20和40 mg,发酵24 h。与对照组比较,发酵8 h,各处理组甲烷浓度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30.20%,43.49%,44.67%和75.8%;12 h,20 mg组显著下降(P<0.05),40 mg组极显著下降(P<0.01),处理组甲烷浓度分别下降6.97%,9.63%,18.90%和61.82%;24 h,10 mg组显著下降(P<0.05),40 mg组极显著下降(P<0.01),处理组甲烷浓度分别下降2.34%,9.39%,6.90%和20.73%,甲烷浓度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P<0.01)。10 mg组的氢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试验组无显著变化。10 mg组显著提高了TVFA及乙酸、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P<0.05),40 mg组丁酸的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10 mg组和20 mg组乙丙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皂甙剂量增加,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支链脂肪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乙丙比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方效应,丁酸同时具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处理组原虫数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40 mg组),且与皂甙剂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1)。微生物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呈上升趋势。10 mg组和40 mg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浓度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高剂量绞股蓝皂甙降低了微生物发酵的理论与实际产气量,并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产气速率与皂甙剂量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效应。以上结果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降低瘤胃微生物的甲烷产量,提高VFA的产量,有利于饲料能量的利用,同时缓解甲烷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5.
[目的]提高玉米秸秆纤维素的降解率.[方法]从腐烂的秸秆、森林土及羊瘤胃液等富含纤维素分解菌的样品中筛选出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样品以玉米秸秆为碳源富集培养后,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法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以CMCase(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对复筛获得的高效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筛选出高效组合菌群,进行菌株鉴定.[结果]筛选获得了3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N05、N13为枯草芽孢杆菌,N21为黑曲霉;并对其进行组合培养,得到1个较好组合NSS,其CMC酶活性为6.07 U/mL,比单菌株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混合菌群的酶活优于单一菌株.  相似文献   
56.
研究2种低聚糖对肉用羔羊生产性能及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选用40只陶赛特F_2代健康的、体重、日龄相近的断奶雄性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低聚糖,另外3组分别添加4.5 g低聚果糖、4.5 g低聚异麦芽糖及4.5 g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1.5 g,低聚果糖3 g),饲喂35 d后,采用组织学技术,对羔羊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低聚糖可降低羔羊的采食量和料重比,增加小肠绒毛的高度以及增大空肠、回肠的V/C比值,从而促进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小肠的分泌功能,提高肉用羔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7.
低聚糖对断奶羔羊瘤胃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糖对断奶羔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日龄、体重相近的陶赛特F2>代断奶公羔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低聚异麦芽糖(IMO)组(基础饲粮+0.3%IMO)、低聚果糖(FOS)组(基础饲粮+0.3%FOS)和混合低聚糖组(基础饲粮+0.2%IMO+0.1%FOS),试验期42 d(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羔羊瘤胃内容物细菌16S rRNA的V6~V8可变区进行菌群多样性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总菌、黄化瘤胃球菌(R.flavefaciens)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succinogenes)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OS显著降低了瘤胃菌群的多样性(P<0.05),而IMO及混合低聚糖对瘤胃菌群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2种低聚糖均显著降低了DGGE凝胶上的条带数(P<0.05),而混合低聚糖处理后DGGE凝胶上的条带数则无显著变化(P>0.05);FOS提高了羔羊瘤胃总菌(P<0.05)、R.flavefaciens(P<0.05)和F.succinogenes(P>0.05)的数量,而IMO和混合低聚糖显著降低了F.succinogenes的数量(P<0.05).由此得出:低聚糖能够改变断奶羔羊瘤胃菌群结构,FOS可提高瘤胃总菌及R.flavefaciens和F.succinogenes的数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松大蚜成蚜和3龄若蚜对鲁山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效应。[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测试方法研究松大蚜对油松的松针、嫩枝、鲜球果、干果主干以及黑松、白皮松、赤松、刺槐、胡枝子、侧柏、合欢、黄荆这些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成蚜和3龄若蚜试验结果一致,油松和白皮松对松大蚜有明显的招引,赤松和黑松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危害对象,侧柏、刺槐、胡枝子、合欢、黄荆不会成为松大蚜的危害和寄主对象。[结论]油松的嫩枝挥发物质对松大蚜有显著的招引效应。  相似文献   
59.
目前,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沿海各省份都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1].为了将海上风电场与水产养殖相融合,实现海上风电良好经济效益和渔业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合作,开展浅海风电场海域围网牧渔设施和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内...  相似文献   
6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也叫蓝耳病(PRRS),是由披膜(披盖)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与仔猪、育肥猪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在冬季,很少发生在其他季节。2003年7月,本地某个体育肥猪厂200头后备猪和育肥猪发生该病。1临床表现起初病猪食欲减退,厌食,体温升高,喜卧。有些皮肤生黄、红斑,少数耳部变蓝,呼吸困难,严重的咳出未完全消化的饲料,排除羊屎样猪粪,传播迅速,蔓延全群。有些猪有食欲,但吃不下。2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猪肺脏淤血、出血、水肿,肺门淋巴结出血肿大;心、耳、冠状沟有少许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