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EDSV-DNA与pUC19重组质粒DNA做探针,检测人工发病减蛋综合症蛋鸡的粪便、蛋、输卵管样品,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包涵体肝炎病毒(IBHV)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探针能特异地检出EDS病鸡粪便、输卵管、蛋清样品中的病毒,与NDV、IBDV、IBV及IBHV均呈阴性反应。探针灵敏度达10pgEDSV-DNA。  相似文献   
52.
试验为研究复方中药对断奶至2月龄肉兔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免疫机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用体重(713±50)g断奶肉兔120只,随机分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复方中药的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并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能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IgG含量(P0.05)和血清总抗营养化能力(P0.05);能显著降低盲肠中大肠杆菌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含量(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氮沉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动物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53.
54.
将40头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0头。4种试验日粮均配制成蛋白质(CP)含量15.2%、产奶净能(NEL)6.90~7.06 MJ/kg。日粮通过调节豆粕和棉籽粕的用量改变日粮赖氨酸(Lys)含量,这样试验1组日粮赖氨酸含量为0.65%、试验2组0.62%、试验3组0.59%和试验4组0.56%。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10 d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70 d正试期。试验1组产奶量最高,平均为(27.13±1.53)kg/d;试验4组产奶量最低,平均为(24.40±1.56)kg/d;试验2组和3组依次为(26.18±1.37)和(25.27±1.58)kg/d;其中试验1组产奶量明显高于试验3组(P<0.01)和试验4组(P<0.01),试验2组明显高于试验4组(P<0.05)。因此,在日粮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同和产奶净能相近的条件下,提高日粮赖氨酸含量则提高了奶牛产奶量,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则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大量使用棉籽粕替代豆粕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导致产奶量降低;尽管日粮赖氨酸含量容易提高奶牛日粮成本,由于提高产奶量,增加了产奶纯收入。使用日粮赖氨酸含量这一指标有利于评价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
奶牛中暑病西兽医称日射病及热射病,是由于暑热炎天,烈日暴晒或在湿热环境下,体热不能发散而蓄积体内,造成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失调,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发生障碍,以及自身中毒的病。本病多发于酷暑季节。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先后诊治8例,全部治愈,现将典型两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种母猪在产后,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既要维持自身的需要,又要给仔猪提供乳汁,常因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或因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产后慢食或不食,导致营养缺乏症。且产后体虚,易受风寒等外邪的侵袭发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腹腔注射疗法治疗产后哺乳母猪疾病27例,均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供同道验证。  相似文献   
57.
世界范围内已广泛采用局部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来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爆发及其由此所致的经济损失。禽哈德氏腺是能够局部产生抗体保护口、鼻粘膜免受诸如IBV之类的空气传播病毒侵袭的重要器官。已报道它能局部合成特异的IgA,并与血清转移到泪中的IgG共...  相似文献   
58.
奶牛湿热下痢病,是指奶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软,呈胶冻状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并拌有弓腰努责、里急后重和腹痛等症状的病,应与寒湿困脾泄泻相区别。笔者在二十多年兽医临床上采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患湿热下痢病奶牛46头,均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59.
中兽医把奶牛黄疸病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它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粘膜发黄,尤其是以乳房皮肤黄染明显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等粘膜黄染的疾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笔者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中药诊治奶牛黄疸病18例,其中阳黄12例,阴黄6例,全部治愈,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0.
笔者在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来,在2000年前遇到奶牛低温病多例,采用灌服附子理中汤回阳救急和西药注射治疗收效甚微,凡在临床上遇到奶牛口、鼻、耳、四肢发凉,出气冷,口色青白滑利,尤其是牙龈冷凉,体温在35℃以下,心律缓慢,时有间歇等中寒衰竭病例,均以不治之症放弃治疗。2003年来,经认真总结分析,查阅中医方药,对6例低温病奶牛采用中西药结合救治,收到意想不到的满意疗效,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