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首次对青海大通牦牛5~15、17~27和29~39月龄3个年龄段(G1,G2,,G3)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浓度进行了1年6次的跟踪测定.结果显示,所研究的血清代谢物浓度在报道的牦牛与普通牛相关研究范围以内.不同性别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血清总蛋白、肌酐浓度表现为G3>G2>G1.不同月份/季节间,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以7月份最高,是高寒草地牧草蛋白质营养供应丰富、青年牦牛快速补偿生长的标志之一.在1~5月份间的饲草供给绝对不足期,牦牛依据生物系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利用物质和能量原则,实现对尿素氮最有效的再循环利用,以保存体内积蓄维持生存.青年牦牛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的平均值为1.236±0.234,比普通牛一般小于1高,是耐寒动物的共同特征.血清蛋白质代谢物浓度随草地牧草营养物质变化而表现出相应的升高或降档低、以及体重和日增重与血清蛋白质、血清尿素氮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提示青年牦牛的营养物质供给远没有达到使其生长潜力得以充分表现的限度.血清总蛋白、尿素氮是与青年牦牛生长发育有关的重要的指示性状,能用于实施对青年牦牛的营养监控,但要用于育种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2.
介绍示范性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地建设的前期准备,提出加强生产基地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以为示范性食用菌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保存温度与时间对动物组织DNA提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强  王斌  刘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07-16409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对蟹肉总DNA提取质量的影响,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将样品在4、-20和-40℃下分别保存4、8和15 d,提取螯足内肌肉总DNA,测定总DNA的紫外吸收值,并设计引物扩增其mtDNA ND6基因,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对提取的总DNA及PCR结果进行检测。[结果]由鲜活蟹组织提取的DNA A260与A280的比值因蛋白污染而较低;15 d内4 ℃与-40 ℃条件下保存的DNA提取率和条带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而-20 ℃下的保存效果受时间影响明显。各处理组合总DNA的 A260与A280比值在1.79~2.00;利用上述DNA作模板,扩增其特定基因mtDNA ND6均可获得预期长度的PCR条带。[结论]短期保存组织宜选择4 ℃,若需较长时间保存时则宜选择-40 ℃以下的低温。  相似文献   
74.
随着食用菌市场的不断开发,近年来棉子壳价格居高不下,广大菇农需求一种新的代料栽培技术,本人经过三年的摸索掌握了一套玉米芯规范化栽培技术模式,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75.
76.
跟踪测定青海大通牦牛5-15(G1)、17-27(G2)和29-39月龄(G3)3个年龄段血清总蛋白、血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段血清总蛋白、肌酐浓度表现为G3>G2>G1。不同月份/季节间,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以7月份最高,与高寒草地牧草蛋白质营养丰富、青年牦牛快速补偿生长一致;1-5月间为饲草供给绝对不足期,牦牛能有效再循环水素氮,以保证体内积蓄,维持生存,血清蛋白质代谢物浓度随草地牧草营养物质变化而表现出相应的升高或降低;体重、日增重与血清蛋白质、尿素氮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采用"黄金分割法"对一世代肉乳兼用新品群牦牛初生到24月龄体重生长资料进行了Blogistic、Brody、Bertalanffy和Gomportz四种生长模型参数拟合.最后选定用Brody模型描述一定世代新品群牦牛体重生长发育最好.公、母牦牛体重生长模型分别为W=162.424(1-0.9067 e.)-0.2807 m和W=155.603(1-0.9547 e.).这些模型对指导牦牛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79.
对大通牦牛新品种的育种史、育种方向和任务,育种现状包括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体尺体重、产肉性能、肉质品质、毛绒产量、产乳量和乳品质、繁殖特性、遗传特性以及育种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0.
在牦牛育种过程中,应用低代牛横交理论以F1为0世代自繁,采用有计划的近交(近交系数界于0.03125~0.125),不仅能使新群体在体型、外貌、毛色等外观性状方面快速趋于一致,而且横交牛展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生态适应能力.初生重较家牦牛大2.23 kg,6月龄较家牦牛重14.83 kg,胴体较家牦牛重7.43 kg,越冬保活率较家牦牛高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