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亚洲玉米螟大量饲养中微孢子虫病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与人工饲料相混合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剂量的烟曲霉素B对亚洲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烟曲霉素B453、565和683μg/g的剂量处理都显著降低了亚洲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食药1代时,幼虫和成虫感染率分别比对照平均减少44.4%—61.1%和41.7%—50%,其感染强度都由原来的严重感染分别下降为轻度感染。幼虫存活率、化蛹率、成虫繁殖力也均显著高于对照。连续处理3代饲喂烟曲霉素B对玉米螟生长发育没有不利影响,对微孢子虫病的控制作用随处理世代数的增加亦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剂量的烟曲霉素B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453μg/g可作为亚洲玉米螟大量饲养中控制微孢子虫病的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42.
人工林的虫害问题将是长期的客观存在,促进人工林生态丰度的提高与经济可行是建立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必须遵守的2个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精确防治”的概念,阐述了实施“精确防治”的林业科学基础,建立了从造林(林分改造)设计到化学农药精确闪击初步完整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3.
供试药剂为0.1%、0.15%功夫颗粒剂(由ICI公司提供),自配1%1605煤渣颗粒剂为对照药剂。 于心叶末期的玉米植株上,人工接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三、四龄幼虫5头/株。10小时后施颗粒剂,用量为:功夫颗粒剂0.16克/株;1605煤渣颗粒剂  相似文献   
44.
绿豆叶片提取液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眼蜂在寄主定向和接受行为方面,可利用多种来源于寄主的化学刺激物——利它素,而在寄主栖息地的定向行为中,则利用植物产生的化学刺激物——互利素,周大荣等发现玉米与匍匐型绿豆间作可提高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卵的寄生率。为明确这一机制,在温室条件下就绿豆(匍匐、直立型)叶片提取液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为评估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湿度60%~80%,光周期16L:8D)研究了20、24、28、32℃下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和20、24、28℃下腰带长体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20~32℃内,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相同温度下,随着寄主亚洲玉米螟密度的增加,腰带长体茧蜂寄生量增加,但当寄主密度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寄生量趋于稳定。24℃的寄生效能最大,20℃最小。随着寄主亚洲玉米螟密度和腰带长体茧蜂密度的增加,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采用Hessell干扰模型,发现28℃时的搜寻常数Q和干扰效应m均为最大,腰带长体茧蜂个体间的干扰效应降低了其寄生效能。  相似文献   
46.
山东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马铃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我国后,截至2019年9月17日,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查见。2019年9月,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秋马铃薯地块发现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对被害地块情况、马铃薯被害状、被害率进行了调查及描述,为该虫在马铃薯上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内研究了不同龄期的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幼虫和成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玉米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龟纹瓢虫4龄幼虫对玉米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为196.85头。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信息化合物对寄生峰寄主定向与定位行为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植物源和昆虫源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寄主定向、定位行为的调控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
应用昆虫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防治玉米螟的研究国内外均已有报道。美国曾用DD-136线虫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何康来等用Steinernema feltiae线虫防治亚洲玉米螟试验。本文主要对几种室内感染试验结果,于1991年进行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供试材料:线虫DD-136和Beijing品系原种由中国农科院生防所提供,经天津市农药所人工离体繁殖。玉米螟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室内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50.
玉米雄穗抗螟性离体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雄穗是第二、三代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取食为害的主要部位。玉米雄穗从打苞到露雄期间,大部分初孵幼虫集中在该处取食,且其成活率高于心叶处取食者。作者报道了不同玉米品系的雄穗对玉米螟幼虫抗性情况和简便易行的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