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遗传参数估计是蜜蜂遗传育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蜜蜂遗传力估计的复杂性在于许多经济性状同时受到大量工蜂和蜂王的共同影响,同时交尾的特殊性——蜂王的多雄交配和雄蜂单倍体的情况,也使得亲缘关系的计算十分复杂。蜜蜂遗传参数估计方法从母子回归、姐妹回归,一直发展到现在的BLUP动物模型,系谱信息愈发完善,亲缘关系的计算更加成熟,遗传参数估计更加准确,这些工作对蜜蜂的主要性状取得较大遗传进展贡献巨大。介绍了蜜蜂遗传参数估计的特殊性、亲缘关系的计算和BLUP动物模型在蜜蜂遗传参数估计中的使用。BLUP动物模型已在其他国家蜜蜂育种中使用并取得明显的遗传进展,对我国蜜蜂数量遗传育种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以京海黄鸡J+、J-品系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IGFⅡ基因外显子区域3个SNPs位点,并就其对鸡屠宰及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位点分别发生G64A、C173A、G7641A的单碱基突变,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P1位点J-品系中胸肌重、胸肌率AA型显著个体大于AB型个体(P<0.05),腹脂重、腿肌pH值AA型显著小于BB型个体(P<0.05);P2位点J+品系中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全净膛率CC、DD型个体显著高于CD型个体(P<0.05)。推测IGFⅡ基因可能是影响鸡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可进一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23.
以7、8、9世代京海黄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Ⅰ基因外显子3多态位点进行研究,并计算基因型、基因频率、卡方值和部分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A等位基因随着世代数的增加不断减少;3个世代之间基因型分布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遗传杂合度随世代数的增加而升高;该位点3个世代均为中度多态。初步推断选留的确对IGF-Ⅰ基因31位点造成了影响,该位点可应用于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24.
试验旨在研究鸡溶菌酶基因(LYZ)对鸡体重的影响。以200只京海黄鸡为研究群体,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LYZ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所发现的SNPs与体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共3个突变位点,且均为沉默突变,未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经χ2适合性检验,除1411位点外,其他2个突变位点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111位点AA基因型个体12和1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1411位点AA和GA基因型个体各周龄体重均高于GG基因型个体,且4周龄体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1426位点各基因型对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除4周龄外,ANC个体各周龄体重均较大,GAC个体4周龄体重较大,这与上述各位点基因型对体重影响的分析结果相一致,暗示在选种、育种过程中,可将鸡LYZ基因作为京海黄鸡体重候选基因应用于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5.
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对京海黄鸡的IGFⅡ基因的第2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基因型对京海黄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外显子的扩增产物在6707 bp处出现1个G→C突变位点,分为AA、BB、A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AA>AB>BB。经χ2检验,京海黄鸡在该区域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开产日龄、300日龄体重、30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平均蛋重及642日龄产蛋数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6.
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对京海黄鸡的IGFⅡ基因的第2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基因型对京海黄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外显子的扩增产物在6707 bp处出现1个G→C突变位点,分为AA、BB、A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AA>AB>BB。经χ2检验,京海黄鸡在该区域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开产日龄、300日龄体重、30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平均蛋重及642日龄产蛋数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7.
近日由浙江大学核农所汪志平博士及动科院李卫芬教授和徐海圣博士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富含生物活性多糖经济菌藻类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8.
美丽臀(callipyge,CLPG)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全世界公认的与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突变后分别产生“美丽臀”和“双肌”的优良性状。为研究国外进口品种澳洲白绵羊是否携带2种基因的突变位点,本试验以澳洲白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CLPG、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发现:CLPG基因上有1个C→T的SNP位点,澳洲白绵羊群体中有CC和CT 2种基因型;MSTN基因在3'-UTR区发现1个G→A的SNP位点,澳洲白绵羊群体中有GG和GA 2种基因型。用R语言程序对所测数据进行性别间不同基因型与生长发育状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CLPG和MSTN基因不同基因型对澳洲白公羊体重、体高、体斜长、尻宽、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CLPG基因CT基因型在母羊体重上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在体斜长上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MSTN基因GA基因型母羊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1)。澳大利亚进口澳洲白绵羊中筛选到含有CLPG和MSTN基因的突变位点,且该突变位点对绵羊体尺性状有显著性作用,因此澳洲白绵羊引进后可以作为改良本地羊品种、基因聚合及三元配套系的终端父本。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绵羊味觉受体第一家族(taste receptor family 1 member,T1R)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基因型在乌珠穆沁羊和湖羊群体中分布的差异性,试验采用DNA池直接测序及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对中国蒙古系两个绵羊品种共172个个体T1Rs基因外显子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多态位点对T1Rs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个群体的T1R家族基因中筛查到9个SNPs。独立性卡方检验显示有5个多态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在两个绵羊群体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TAS1R1基因上的SNP2,TAS1R2基因上的SNP4、SNP7和SNP8,TAS1R3上的SNP10,其中,SNP2、SNP7和SNP10为同义突变;SNP2和SNP10导致相应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的改变,而SNP7仅导致TAS1R2基因最小自由能发生改变;SNP4和SNP8为错义突变,分别导致TAS1R2蛋白质中第379位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和第701位苏氨酸变成蛋氨酸,且突变前后受体蛋白的二级结构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0.
为探索小麦病虫防控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高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安全能力,2017-2018年度笔者在淮阳县主产区开展了小麦田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国光小麦套餐)试验示范。试验结查表明,供试产品(国光小麦套餐)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增多、苗壮,促成大穗,综合抗病、抗逆性增强,而且后期叶功能期延长,抗早衰,促进灌浆,提高千粒重,与农户常规对照药剂相比增产率达22.1%,抗逆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