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9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89篇
  47篇
综合类   459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02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头季后期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4种超级杂交水稻再生稻头季后期光合产物的分配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头季稻齐穗期后15 d光合产物在稻桩内的残留量与再生稻的有效穗、总干物质、产量及穗粒数呈正相关。超级稻头季齐穗期后15 d光合产物的残留量影响头季稻头季留桩干物质,进而影响再生稻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残留在稻桩内的光合产物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分配到稻桩的量越多,再生稻的发苗数、有效穗数越多,产量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旨在了解鄂西北地区规模化鸡场鸡禽流感(H9亚型,下同)免疫水平。2007年8月—2010年5月对鄂西北地区65个鸡场接种H9禽流感疫苗20 d后的鸡随机采集血样2311份,应用ELISA方法对血清的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所检测的2311份血样中,2007年检测11家鸡场共135份血样,104份阳性,阳性率77.0%,强阳性83份,强阳性率61.5%。其中,免疫合格鸡场4家,占受检鸡场36.4%;2008年检测25家鸡场共985份血样,883份阳性,阳性率89.6%,强阳性732份,强阳性率74.3%。其中,免疫合格鸡场21家,占受检鸡场84.0%;2009年检测16家鸡场共433份血样,348份阳性,阳性率80.4%,强阳性277份,强阳性率64.0%。其中,免疫合格鸡场12家,占受检鸡场75%。2010年检测13家鸡场共758份血样,638份阳性,阳性率84.2%,强阳性575份,强阳性率75.6%。其中,免疫合格鸡场11家,占受检鸡场84.6%。2007年禽流感的血清抗体水平较低,相比较,2008—2010年有了明显增加。受检的规模化鸡场仅部分能达到保护水平,且各鸡场的免疫合格鸡比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3.
<正>一、品种选择秋季栽培西瓜,宜选用优质高产、耐高温、耐高湿、雌花着生较密、果皮坚韧、耐贮藏、抗病性强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如金钟冠龙、金鹤黑美人、金鹤宝兰、金鹤美兰、台宝2号等。  相似文献   
994.
在建立猪粪中洛克沙胂HPLC检测方法基础上,选用24头育肥猪,分别混饲给予0、25、50、100 mg/kg洛克沙胂,混饲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粪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洛克沙胂质量浓度,了解洛克沙胂混饲给药后在猪体内的排泄情况,然后从江苏和山东省15个使用洛克沙胂的集约化猪场采集150头猪的粪样,调查猪粪样中的洛克沙胂含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猪粪中洛克沙胂HPLC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2.09%~84.03%,变异系数为2.92%~5.45%,检测限为0.05 mg/kg,定量限为0.1 mg/kg;以不同剂量混饲给药后,洛克沙胂在粪中排泄量在36~48 h达峰,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31、22.52、34.78 mg/kg,猪粪中检测不到洛克沙胂的时间分别为72、108、132 h;所调查150个粪样中洛克沙胂平均质量浓度为23.13 mg/kg。  相似文献   
995.
[研究目的]为弄清不同肉质类型桃、油桃在采后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果实硬度和重量的变化及自发气调包装对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肉质类型的桃、油桃果实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硬度、失重和SSC含量等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常温下24-30和春蜜桃果实硬度下降较慢,而中油桃5号、中油桃10号较快,在冷库低温条件下,24-30、中油桃5号和中油桃10号两周后硬度出现迅速下降,而曙光和春蜜桃在贮藏后即迅速下降,带皮硬度与去皮硬度之间有一定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MA包装能有效地延缓采后桃、油桃果实硬度的降低,在常温及低温条件下均是如此,不同肉质类型间差异明显,曙光和春蜜非常敏感,而中油桃10号则不太敏感,即MA包装对其果实硬度降低的延缓没有其它品种明显;(3)采后桃、油桃果实的SSC含量均有一定的降低,低温下该过程较慢,MA包装在常温下有加剧SSC下降的趋势,低温下则不明显,这可能与常温下采后立即进行MA包装不利于"田间热"及呼吸热的及时散发而加剧呼吸有关.(4)桃、油桃采后果实失重明显,低温有助于大大减缓贮藏桃、油桃的失重,常温下1天的失重相当于低温条件下1周的失重,不同类型品种表现有一定差异,常温下曙光失重较慢,而冷库低温条件下春蜜桃失重要快于曙光和中油桃10号.[结论]不同类型桃、油桃采后果实硬度变化差异较大,硬肉型桃采后硬度下降较慢,具有较长的货贺期;采后低温和合理包装能有效延缓果实硬度变化和失重.  相似文献   
996.
为了验证液控智能转换接头设计的合理性,优化其内部流道结构,利用Pro/E构建了该智能转换接头的三维模型,划分了非结构网格,根据该装置工作原理和特点,采用标准k-ε模型及壁面函数法,确定了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装置内部的单向阀在4个不同开度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4个不同开度下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图及湍动能分布图,并搭建了试验台对装置在4个开度下的出口流量及进出口压差进行了测试,通过数值分析及试验数据的对比确定装置水力损失较小的最佳开度.试验结果表明,智能接头基于液压控制原理可以实现采油状态和测试状态的智能转换,满足功能要求;单向阀在50 mm开度下内部流动损失较小且流速较大,内部流动状态最佳.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结果为改进装置内部结构、提升装置采油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为使城市绿地空间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在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GIS技术在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国内GIS技术在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中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Voronoi图法和网络分析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城市绿地的布局情况,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榆林市地处于我国生态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属重度缺水地区,其能源化工产业的迸发式增长造成用水需求和水污染的巨大压力。水资源已经成为决定其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刚性约束条件。针对这类资源性缺水的能源型地区,开展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评价已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研究工作。通过对1956—2010年的水文资料与1980年以来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未来人口和需水量进行预测,基于城市人口适度发展规模模型,结合GIS技术,利用超载度的指标衡量并预测了榆林市2020年人口规模及承载状态。结果表明:榆林市水资源的人口规模现处于轻度超载状态,超载人口8.14万人,超载度为1.02,超载度随时间逐渐加重,超载人口数量成倍数增长;到2015年,水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适度规模与预测结果相比,超载人口达15.99万人,超载度达到1.04;到2020年,超载人口约30.93万人,超载度增加为1.08;超载人口主要以城镇人口超载为主,2015年、2020年的超载度分别为1.89和1.73,农村人口处于可承载状态,并呈现递减趋势。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人口集聚模式下,城镇人口的增长势必加重人水矛盾,城镇化与水资源相互制约的作用会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混合沙的跃移运动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合理反映混合沙实际跃移行为,模拟结果与野外试验和他人实验结果基本相符;混合沙跃移输运主要集中于地表之上30cm以下,达总输沙量95%以上;总输沙率垂向分布整体呈指数规律递减,靠近地表处形成输沙率峰值;不同粒径沙粒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与总输沙率基本一致,但是各粒径输沙量、输沙率峰值大小、峰值所处的高度各不相同;风速的增大并不改变混合沙和各粒径沙粒输沙率垂向分布的结构形式,只是风速增高,输沙率峰值和峰值所处的高度均增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总输沙量中小粒径沙粒份额逐渐降低,大粒径沙粒份额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00.
河南主推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对春季低温胁迫的响应,以郑麦366、郑麦7698、矮抗58等12个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拔节期低温(-6℃)和孕穗期低温(0℃)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分析了寒害级别与各生理指标增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进程慢的强耐寒性小麦品种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条件下的增幅大于幼穗发育进程快的弱耐寒性品种,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拔节期和孕穗期低温处理,使供试小麦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下降,拔节期低温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更为严重,孕穗期低温对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更为严重。拔节期低温引起的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增幅与小麦所受寒害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孕穗期低温引起的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增幅与小麦所受寒害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的耐寒性强弱在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表现并不一致,与寒害水平显著相关的生理指标也有差异,应结合两个时期的综合表现评价小麦品种春季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