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10,30(5):13-14
<正>笔者对禄丰县金山镇,罗川乡观音街,腰站乡南冲、杨家庄等地的流蜜情况做了多年的调查研究。今整理后绘出流蜜曲线图,供当地定地或外来蜂场参考文中所有图例的纵坐标为群势是10脾的蜂群的  相似文献   
22.
《蜜蜂杂志》2004年第4期《对“分蜂热”应趋利防弊》一文中说:“剪了翅膀的蜂王,也有的能与蜂群同时结团于高树上”。笔者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一天的中午,一群养在地面上的,蜂王翅膀被剪去2/3的蜂群又开始乱着要逃跑,我赶上去一看,蜂王在地面上蹦来跳去的,连跳带飞一次也只不过8cm高,10cm远,于是不予理睬。蜂王蹦跳到一堵1m高的矮墙跟前,并开始往矮墙上爬。我心想,即使你爬上了墙头又能怎么样?往下一跳,不还是又落回到地面上去了。仍然对其置之不理。不久,蜂王爬到了墙头,我凑近她,想看看究竟。蜂王在墙头上休息了一阵,然后不停地扇动残留…  相似文献   
23.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7,27(6):21-22
<蜜蜂杂志>2007年第2期18页发表了题为<请不要把蜜蜂当宠物!>的文章,对笔者的<利用恒温加热促进春繁的实验研究>等文提出了质疑,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24.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5):21-21
我是一名养蜂队伍的新兵,有幸参加第13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本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于2004年12月16~27日在山西长治举办),聆听杨多福老师的亲切教诲。这届学习班人数多达106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年龄偏大,理解能力差,有些学员对杨老师“重素质、轻技术”的做法不太理解。受杨老师的启发和学员们追求技术、真理的感染,我谈一下个人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养蜂业也不例外。品德的优劣,文化的高低,都会影响养蜂者对“数控养蜂法”的理解与应用;如果没有良好…  相似文献   
25.
对春繁蜂群实施恒温加热,能大幅度提高蜂群的繁殖速度,有效地解决春繁期间气温低、繁殖速度慢与春季流蜜早之间的矛盾。当加热温度恒定在24.5℃时,所繁殖的工蜂数量是对照群的3.84倍,产量为对照群的3.30倍,净增产值181.86元。当加热温度20~24.5℃时,蜂群繁殖正常但速度稍慢;当加热温度超过24.5℃,轻则抑制蜂群繁殖,重则烤死蜂群内的卵、虫、蛹。  相似文献   
26.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12):22-22
春繁的弱群要下狠心合并,否则若舍不得合并,则一费饲料,二无产值,弄不好下年还是弱群,形成年年养蜂,年年弱群的恶性循环。在我地,早春的蜂群要想繁的快、分的多,再找回原来的弱群数,也是容易的。但养弱群根本难分蜂,就是分出来也难于达到越冬群势的要求。我地5月份蜂群快速增殖期,平均达到4框蜂,群内根本不用饲喂,自供自足还有剩余。要是包装开始以1~2框蜂开繁的群,则一直要喂到流蜜期,而且繁殖出的蜂不健康、寿命短,产蜜量则差远了。由于早春是一年的开始,这时要是弱群,则一年的时间里很难达到强群生产,除非为了繁蜂于下年强壮,但在当年秋…  相似文献   
27.
《蜜蜂杂志》2007年第2期18页发表了题为《请不要把蜜蜂当宠物!》的文章,对笔者的《利用恒温加热促进春繁的实验研究》等文提出了质疑,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28.
<正>2009年葵花流蜜已经结束。现查阅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4年里7月27日至9月10日的日记,将腰站乡南充葵花花期各日每群蜂日  相似文献   
29.
王德朝 《中国蜂业》2010,61(5):30-30
<正>新鲜蜂王浆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故须在5℃以下保存,否则这些活性物质会很快变质,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而生产蜂王浆的蜂场大多在无220V交流电的地方,无冷冻冷藏设备,生产出来的蜂王浆难以长时间保鲜。  相似文献   
30.
"蜂胶液治螨与防治囊状幼虫病的方法"一文在<中国养蜂>2005年第2期发表以后,我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和来电,他们不断提出一些关于蜂胶杀螨、治病的新问题,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