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草食动物与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利  王岭 《草地学报》2011,19(4):699-704
动物-植物互作关系一直是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草地放牧系统中的动植物界面上,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突出而敏感,因此,对动物与植物多样性的互作关系探讨,有益于深刻阐释放牧系统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机制。本文综述了有关草食动物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作用结果、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植物多样性对草食动物生产性能、多度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扩展动物多样性及不同动物组合对植物多样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加强有关植物多样性变化对草食动物、特别是大型草食性动物的反馈作用过程研究;加强对动物采食行为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动物采食对植物多样性响应机制的认识;加强草食动物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动态互作关系研究,以及这种互作关系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72.
肉鸡腹水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只腹水症肉鸡、20只心扩张病鸡及20只对照组肉鸡的6项血液学参数和4项血液生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其统计结果如下:(1)腹水症病鸡血液RBC、PCV和Hb(3.55±0.43×10^12/L、39.68±1.43%、11.58±8.3g/dl)显著地高于心扩张病鸡(3.06±0.49、35.93±1.56、9.81±0.41g/dl)和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肉鸡(2.39±0.20、32.00±0.  相似文献   
7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Cd2+、Pb2+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土壤试样以盐酸、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处理后,采用碘化钾—甲基异丁酮萃取试样中的镉和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将有机相喷雾测定。该方法测定镉的c?v小于4.4%、方法回收率为90.5%~91.4%,该方法测定铅的c?v小于4.0%、方法回收率为85.3%~99.2%,结果可靠,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土壤中Cd2 、Pb2 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对放牧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偏食性的涵义(属性)与维度等进行了相对全面地释义;并对比分析了与之密切相关的适口性概念。偏食性是指动物基于自身特性以及动物体状态(包括遗传特征、发育阶段、生理与营养状态等),在不受食物供给量限制的条件下,对所在生境中食物(或植物种类)表现出的采食程度差异,它具有动物依赖性、动态性及相对性。偏食性的测度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动物的食性选择趋向,或者体现动物对生境中不同食物的潜在采食或消耗量;对偏食性的分析还有助于解释动物的食性选择策略,有益于揭示动物的采食行为规律。偏食性的维度包括持续偏食性与即时偏食性,以及绝对偏食性与相对偏食性。持续偏食性是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对某种食物表现出较长时间的稳定的采食强度,即时偏食性是动物在某一时间对食物的采食强度,即动物偏食性的瞬时度量;绝对偏食性是动物在面对某种单一食物、于自由采食状态下所度量的对该食物的采食强度,绝对偏食性可以被认为是动物最基本的偏食性维度,而相对偏食性是指同时提供2种或多种食物背景下,所度量的动物对某种食物的自由选择采食强度。深刻认识、理解动物的偏食性概念及涵义,并将之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草地放牧管理之中,对于发展动物采食理论,动、植物协同适应及进化理论,有效实施草地家畜管理都具有突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6.
采用舒适度列线图的方法确定庞泉沟保护区很冷、冷、稍冷、凉、舒适的天数及最佳旅游期;采用计算有效温度确定感觉舒适与感觉闷热的时数.结果表明庞泉沟保护区平均86 d为最佳旅游期,出现在4~9月,集中在6~9月,期间平均有2 864时数为舒适.  相似文献   
77.
"吨谷一号"是山西省农业大学谷子研究室1993年从谷子品种种植田中发现的矮变单株,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78.
本优1号是本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2 93为母本,齐205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2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深绿,叶片狭长,根系发达。成株呈塔形,穗上部叶片稀疏较窄,穗下部叶片密集肥大。株高275cm,穗位100cm,可见叶15~16片,雄穗发达,花药黄色,花粉量大,粉红色花丝。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穗长22~24cm,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马齿形,千粒重360g,出籽率85%。抗大、小斑病、茎腐病,高抗丝黑穗病,抗旱耐涝,抗倒伏,活秆成熟。籽粒含粗蛋白质9.9%,粗淀粉73.6%,粗脂肪3.42%,赖氨酸0.41%。2 …  相似文献   
79.
采用人工控制方法(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草原毛虫对高寒草甸小嵩草草地植被群落(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调查期草原毛虫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月10日,最小值是8月11日。草原毛虫对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影响不大,但对莎草科和杂类草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草原毛虫显著降低莎草科生物量,增加杂类草生物量(P0.05),草原毛虫移除试验区莎草科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6.92%,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仅为对照的64.08%。草原毛虫对群落盖度影响不大,能够显著降低群落高度(P0.05),移除试验区的高度是对照区的1.43倍。草原毛虫对丰富度指数没有影响(P0.05),显著降低了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P0.05)。草原毛虫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主要是由其选择性采食,改变了群落植物种的竞争关系,使其生态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0.
试验在吉林省长岭县羊草放牧草地进行,选择体重、年龄相当的1岁东北细毛羊及其羔羊,1岁东×小F1代及杂交羔羊,共12只绵羊。采用灰色系统中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羊草草原放牧绵羊日增重的气象限制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草原放牧绵羊体重呈单峰值曲线,峰值在1月,在其生长的4~12月为增重期,而减重期为1~3月,这种现象具有鲜明的农牧结合特色。东×小F1杂交绵羊在其增重期内日增重始终高于东北细毛羊,差异显著(P<0.05);在其减重期,杂交绵羊的减重也略高于东北细毛羊。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羊草草原放牧绵羊日增重的主要气象因素排序是:降水>温度>日照>湿度>气压>风速,其中降水量和温度是影响放牧绵羊日增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