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28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植物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植物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情况,包括空间环境的特点,诱变方法,生物学效应及诱变作用机制。对利用空间环境进行作物诱变育种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0~3.5月龄、体重[(19.16±0.54)kg]接近、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007)饲养标准中维持能量(Em)需要,通过控制试验羊采食量,3个组分别按1.5(0.75 MJ/kg W^0.75,1.5Em组)、1.0(0.50 MJ/kg W^0.75,1.0Em组)、0.5倍Em(0.25 MJ/kg W^0.75,0.5Em组)饲喂30 d。结果表明:1)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2)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1.5Em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3)1.5Em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1.0Em组的心脏、肾脏重量及心脏、肝脏、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5Em组(P<0.05或P<0.01)。1.5Em组的毛+皮和头+蹄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4)1.5Em组的背最长肌亮度值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0Em组的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1.5Em组、0.5Em组(P<0.05)。5)1.5Em组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5Em组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由此可见,相对饲养水平可显著影响阿勒泰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部分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63.
0~56日龄放牧羔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和瘤胃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旨在研究完全放牧条件下羔羊消化道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和瘤胃功能的发育特点。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测定0、3、7、14、21、28、42与56日龄胃(前胃、皱胃)、小肠各段和盲肠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各室相对质量(%全胃质量)、相对容积(%全胃容积)、内容物相对质量(%全胃内容物质量)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结果表明:前胃、小肠、盲肠相对质量随羔羊日龄增大而提高,14~21d前胃与盲肠相对质量增速最快,其次为42~56d;小肠相对质量各阶段增速波动较小。随日龄增长,瘤胃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升高,皱胃相应下降,7~14、14~21与42~56d变速较大;0~14d前胃相对容积增速低于相对质量,14d后其增速快于后者,28d后相对容积增速大于相对质量。胃各室内容物的pH相对稳定,瘤胃内容物pH变动于6.03~6.67;0、3、7d部分受试羔羊中被检出纤维素酶比活性的比例随日龄增大,14d后所有受试羔羊均被检出,且纤维素酶比活性随日龄增高。14d蛋白酶活性最高,42d淀粉酶、纤维素酶比活性最高;从3d羔羊瘤胃内容物中即检出乙酸、丙酸、丁酸,其浓度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VFAs浓度与微生物酶比活性峰值的出现与瘤网胃发育状况并行。结论:羔羊前胃相对质量0~21d增长较快,而此后其增速减慢,是羔羊营养状况改变引起的;本试验条件下,羔羊2月龄断奶较适宜,42d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  相似文献   
64.
在充分分析庆阳市畜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剖析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渠道整合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加大从业人员科技培训,实施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拓宽产业发展平台;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确保畜产品安全等促进甘肃畜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5.
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PGF2α和GnRH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不同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结果表明: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提高了0.55分(P 0.05)和0.45分(P 0.05),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30分(P0.05)和0.45分(P0.05)。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和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的奶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90%,第1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70%,比对照自然发情牛分别高25、30百分点。说明利用外源激素PGF2α和GnRH处理能促进奶牛卵巢和子宫复旧,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并提高奶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66.
辐射对水稻成熟种胚培养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王彩莲 《核农学通报》1989,10(6):251-255
  相似文献   
67.
用氮离子、碳离子不同能量、剂量组合注入4个甜菊品种的干种子,经田间栽培、收获时测定产量及糖甙含量变化,结果如下:1)同一品种(济宁种)不同处理,糖甙产量差异均达显著平准。其中以75keV、5×1014/cm2氮离子注入组合最佳,公顷产干叶、总甙、St甙、RA甙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5%、5%、3%及14%。2)能量、剂量及离子作用比较,能量作用以60keV可促进干叶产量提高;75keV可促进糖甙产量的提高。剂量作用没有一定规律。初步看出5×1014对干叶产量及糖甙产量有促进作用。离子作用看出,氮离子可促进干叶产量提高,碳离子可促进糖甙产量的提高。3)4个参试品种比,以纯品种表现趋势较一致,杂交种变异大,如日原×丰2品种75keV×1014碳离子注入组,干叶产量、总甙、St甙、RA甙及RC甙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42%、39%、28%及43%,是个很有希望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68.
质子对水稻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不同能量、剂量的质子辐照水稻干种子,与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质子辐照可诱发各种可见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有丝分裂行为异常.随着质子能量和剂量的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质子处理的能量效应大于剂量效应,能量效应主要表现在8MeV与4.6MeV的差异.质子对染色体的致畸效应和对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与γ射线相似,但质子诱发的微核比例明显高于γ射线,而染色体桥的比例低于γ射线.3个供试品种的辐射敏感性随诱变源和考察指标而变化.  相似文献   
69.
旨在研究引入外来品种与湖羊杂交后对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AH组(澳湖杂交F1代)、DH组(杜湖杂交F1代)和H组(纯繁湖羊对照组)3组,每组分别选取4月龄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羊3只、母羊2只.结果 表明,在屠宰性能上,AH组和DH组的内脏脂肪占胴体重百分比、眼肌面积均显...  相似文献   
70.
用0、50、100、150、200、250和300Gy的γ射线及0、1、2、3mM的叠氮化钠复合处理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的干种子。结果表明,M_1的损伤效应随γ射线剂量和叠氮化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复合处理在苗高、根长、苗高活力指数和根长活力指数方面表现累加效应,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复合处理的最佳剂量组合为200Gyγ射线+2mM叠氮化钠,其叶绿素、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均最高,分别为2.833%、3.473%和1.828%,相互作用系数分别为1.649、1.329和1.4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