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51.
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三个放牧季内,牦牛总增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回归分析表明,放牧强度与各放牧区牦牛总增重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不同放牧强度下牦牛日增重随时间的变化呈极显著的高次多项式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野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和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地区不同类型和等级下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发展趋势,即20年间轻、中度退化草地演变为重度退化草地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针对黑土滩的类型和植被恢复后的利用目标,提出不同类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定义、适宜草种组合及相应的农艺措施,总结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的3种模式和与之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3.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顶腐病是吉林省新流行的病害.可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广大农民要了解发生规律,认识病证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54.
以核桃壳粉(WSPs)为载体,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WSPs负载的铜催化剂(WSPs-Cu),采用红外(FT-IR)、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SEM/EDS)等对WSPs-Cu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Cu较均匀分布在WSPs表面的WSPs-Cu催化剂,WSPs-Cu的含铜量为3.386%,同时WSPs-Cu在100~2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WSPs-Cu为异相催化剂,催化苯甲酰氯及其衍生物与苯乙炔之间的偶联反应,制备出炔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在无溶剂的条件下,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微波辐射以及40℃下反应30 min,WSPs-Cu催化合成了5种炔酮化合物(产率61%~90%)。WSPs-Cu循环使用5次后仍保留较高活性,催化合成产物的产率为79%。将模型反应由微量放大到常量,投料量为80 mmol时,WSPs-Cu催化合成炔酮的产率可达到82%。  相似文献   
155.
吴艳霞  罗恒  王彦龙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6):230-239,245
[目的]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进行测度和分析,为该区生态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及生态安全DPSIR指标体系,以2008—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进行指标回溯分析生态安全问题成因。[结果]①2008—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整体而言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幅度并不明显;②2009—2016年社会经济子系统受力方向为正,但自然生态子系统受力方向在多个年份表现为负,表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生态环境受到侵害的偏利发展模式在关中平原城市群长期存在。[结论]产业结构优化步伐缓慢、工业污染、人口扩张对生态承载力造成的压力、快速城镇化对自然资源的侵占等因素已成为阻碍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提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对大武地区不同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和原生植被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变化趋势总体上为先增高,后降低。人工草地7月底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原生植被9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各个时期土壤各层及平均含水量均为原生植被〉5龄人工草地〉4龄人工草地。各样地0—20cm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7.
果洛大武地区不同退化梯度下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特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果洛大武地区不同退化梯度下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退化梯度群落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损失较大,平均流失率为46.7%,44.1%以及49.8%;全磷流失相对较少;速效磷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性,在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中有较大幅度的损失,在重度退化草地中则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格姆滩高寒草甸不同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地上总生物量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山生柳灌丛草甸〉小嵩草草甸(P〈0.05)。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由24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22属;小嵩草草甸由36种植物组成,隶属16科31属;山生柳灌丛草甸草层由42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31属。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为山生柳灌丛草甸草层〉小嵩草草甸〉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植被盖度山生柳灌丛草甸草层〉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小嵩草草甸。  相似文献   
159.
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土壤全磷的变化幅度较小。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与其各自对照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在0~101、0~20 cm土层上多呈现显著差异(P0.05)。总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其对照的土壤,并且都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160.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给黄河源区原生草地植被的科学管理及退化草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青海省玛沁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灌丛草甸及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为山生柳灌丛草甸>小嵩草草甸>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各群落生物量差异明显,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山生柳灌丛草甸>小嵩草草甸(P<0.05)。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小嵩草草甸和山生柳灌丛草甸各土壤层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H值呈上升趋势,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层养分含量呈上升趋势,pH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