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No-Reid优良自交系PH4CV、PHB1M为基础材料,采用DH技术和常规技术方法,经过两轮改良,育成4个改良系,以4个改良系及PH4CV、PHB1M为父本,5个Reid优良自交系为母本,作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置3个密度梯度,研究单株产量的遗传增益、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结果表明,第二轮改良系J1881,在3个密度下单株产量遗传增益高于原基础系和第一轮改良自交系;第一轮改良系J9D207、J1577遗传增益高于原始基础系。3种密度梯度下,4个改良系与Reid自交系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为J1590×J9D207、J1590×J1881。3个密度下,第二轮改良系J1881均有较高一般配合力,稳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玉米花生复合体系最优间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分别选取玉米、花生的行距、株距各3个水平,通过测定其关键生育期的生长性状指标,在收获期进行室内考种,考察其经济性状,初步确定了玉米间作花生的最优间作模式,即玉米行株距分别为35 cm、45 cm,花生行株距分别为45 cm、15 cm,探讨了实现最优间作模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与辣椒间作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与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选择玉米密度、辣椒密度、玉米辣椒剪叶剪枝和微肥(硼肥与锌肥)为处理因素,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方法,开展了主要栽培措施对玉米和辣椒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并解析了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优化的栽培方案,即A1B3C2D2[玉米密度1 600(60 cm×35 cm...  相似文献   
14.
西门塔尔牛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门塔尔种牛的日常饲养管理、繁殖与配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母牛(妊娠期、围产期、分娩期、泌乳期、干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方式对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确定辣椒最佳施肥方式,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别选取氮磷钾施肥总量、氮磷钾配比、有机肥用量、各时期施肥分配量4个因素,各3个水平,测定辣椒在关键生育期的生长性状各指标和经济性状;在收获期进行实验室考种,考察产量并核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肥方式的最优组合为:氮磷钾施肥总量为900 kg/hm2,其中氮肥300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375 kg/hm2,需要有机肥15000 kg/hm2,该组合下,辣椒的产量可达35335.60 kg/hm2,产值可达49906.96~61214.35元/hm2。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辣椒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公害辣椒栽培种中影响较大的5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回归设计方法,从经济性状和品质等方面研究无公害辣椒的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影响辣椒生长性状的主要因素是移栽时间和密度;各处理辣椒的产量、辣椒素含量和VC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零水平下在各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饲料牛磺酸含量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TauT mRNA表达量及牛磺酸合成关键酶(CSD和CDO)活性的影响,实验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0DT)中分别添加0.5%(0.5DT)、1.0%(1.0DT)、1.5%(1.5DT)的牛磺酸,配制成4种不同牛磺酸含量的饲料。将平均体质量为(13.85±0.25) g的320尾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循环水族箱,每箱放养20尾鱼,每组分别投喂一种相同实验饲料,每天定时投喂实验饲料至表观饱食状态,实验为期84 d。结果显示,在0DT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显著提高饲料效率、摄食率、增重率和全鱼粗蛋白含量,而显著降低肝体比和全鱼粗脂肪含量。组织中肝脏、肌肉、肠道TauT mRNA表达量在1.0DT组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当饲料牛磺酸含量继续增加至1.5DT组时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0DT和1.0DT组。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浆、肝脏、肠道和肌肉中牛磺酸含量与饲料牛磺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够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中CSD活性,同时降低血浆、肝脏、肠道和肌肉中CDO活性,但对血浆CSD活性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够明显促进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增加鱼体蛋白沉积,同时降低鱼体脂肪沉积,上调组织中TauT mRNA表达水平及提高牛磺酸蓄积,降低牛磺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目标,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饲料中牛磺酸的适宜含量为0.92%。  相似文献   
18.
高碘蛋亟待开发与推广王彦飞(河北省石家庄市机械化第二养鸡场050061)据国内外高科技研究表明,人体对碘的健康需求量为500-1000微克/日,普通饮食中的碘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饮食加碘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生产高碘蛋的理论依据是:在鸡日粮中添...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青贮饲料的制作要点及其品质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青贮饲料在制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及转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论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因素。提出了我国未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重点,以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