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牧草种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3和1994年,对我国西北、西南7省(区)主要生产、经销的11种110个种批的牧草和草坪草种子进行了现场扦样、质量检验和质量定级,并对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被检种的平均合格率为71.4%,其一、二、三级及不合格种子分别占36.0%、12.7%、22.7%和28.6%。种批的质量以进口坪用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和国产苇状羊茅(坪用)和老芒麦质量最好,种批平均质量均达一级;其次为国产多年生黑麦草(坪用)和毛苕子,虽然各含三级和/或二级种子,但合格率为100%。其它被检种质量较低,尤其是紫花苜蓿(1993年检)、沙打旺(1994年检)、苏丹草和红豆草,不合格种批率分别为60%、70%、80%和100%。种子质量低的主要表现为多数种杂质含量高和杂草种子严重超标,部分种发芽率低以及个别种水分含量过高。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为(1)种子生产不规范,技术落后;(2)生产和经营者缺乏必备的种子收获、清选机具以及种子收后质量管理知识;(3)种子经营混乱,信息不畅,产销脱节等。就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牧草种子质量以及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温度及预处理对苏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采用15~30℃和20~30℃2种变温,7℃、10℃、15℃和20℃4种恒温,以及0℃、5℃和10℃3种低温和硝酸钾预处理等技术,测定了苏丹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苏丹草种子室内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变温;预处理可破除种子休眠率达71.43~100%,并能提高幼苗的长度和简化活力指数,其中,以10℃低温预处理6天效果最好。建议苏丹草种了早春播种应以地温达15℃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23.
老化处理对几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王彦荣  余玲 《草业学报》2001,10(1):64-70
探讨了不同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老芒麦和苏丹草种子萌发过程中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及乙烯释放量和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35℃高温、10 %种子含水量条件下 ,不同贮藏时间的老化处理对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有显著影响 ,所有供试种随种子劣变 ,乙烯释放量下降 ,且释放高峰推迟。在测定期内 (2 2 h) 2种豆科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和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高于和早于 2种禾本科牧草 ;未处理种样平均每百粒种子乙烯释放总量 ,按供试种样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56 .0 nl) >紫花苜蓿 (2 0 .0 nl) >苏丹草 (17.4 nl) >老芒麦(10 .7nl) ,而按发芽种子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6 7.5nl) >紫花苜蓿 (2 5.8nl) >老芒麦(2 2 .3nl) >苏丹草 (2 0 .2 nl)。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 .0 5) ,其决定系数 (r2 )从高自低依次为紫花苜蓿 0 .980、光叶紫花苕 0 .96 0、老芒麦 0 .952和苏丹草 0 .94 1。  相似文献   
24.
坪用草地早熟禾28个品种扩展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室内盆栽和田间穴播条件下对引自欧、美等国的28个坪用草地早熟禾品种的扩展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扩展性的评价参数采用最大扩展距离(MED),实际覆盖面积(ACA),潜在覆盖面积(PCA)和分薛能力(TC),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扩展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盆栽3月龄的分薛率和分薛数品种间的变化分别为19.1%-83.5%和1.1-2.9蘖/株,田间播种当年生长季末品种间测定参数的变化值MED为27.3-63.5cm/株,ACA为240.4-930.2cm^2/株,PCA为306.6-1670.2cm^2/株,TC为245.5-567.8蘖/株,依据上述4个参数进行平均数加权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的扩展性可分为最大,中等和最小3个级别,扩展性最大的品种为Baronie,Fylking,Geronimo,Julia,Mardona,Monoply等6个,中等的品种18个,如Barlin,Baron,Merit,Ram 1和Sydsport等;最小的包括Andante,Compact,Conni和Elysee4 个品种。  相似文献   
25.
温度,光照发芽床对假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玲  王彦荣 《草业科学》1994,11(6):52-55
实验室内进行了假俭草种子净度检验样品最低限量和发芽检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光照(以黑暗为对照)、温度和发芽床(分设纸上TP和砂中S)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假俭草种子净度检验样品最低限量是3克,送验样最低量以及计数其它植物种子检验样品最低量均为30克;最佳萌发条件为20/30℃或20/35℃变温(16小时低温,8小时高温),高温时段设光照,和纸上发芽;发芽的初次和未次计数时间分别以第10天  相似文献   
26.
用活力指标评价几种牧草的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一系列试验室和田间试验,以探讨催腐、电导、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等活力指标用于评价牧草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的适用性。供试牧草种为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苏丹草和老芒麦。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发芽率相比较,电导和催腐法可更为有效地预测2种豆科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划分光叶紫花苕的种批质量;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可更准确地预测苏丹草的出苗率;而发芽指数可更灵敏地划分老芒麦的种批质量。其他活力方法在评价其他质量指标方面未显示出优越性。讨论了影响活力测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7.
<正> 主持教授 Henrg A.Wright,代理主席教授三人、副教授四人、助理教授三人。这个系可培养下列学位研究生:草原学理科硕士;主修草原学的农学博士。这个系  相似文献   
28.
温度、光照和发芽床对假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内进行了假俭草种子净度检验样品最低限量和发芽检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光照(以黑暗为对照)、温度(分别包括20℃恒温,15/25℃、20/30℃、20/35℃和25/35℃变温)和发芽床(分设纸上TP和砂中S)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假俭草种子净度检验样品最低限量是3g,送验样最低量以及计数其它植物种子检验样品最低量均为30g;最佳萌发条件为20/30℃或20/35℃变温(16小时低温,8小时高温),高温时段设光照,和纸上(TP)发芽;发芽的初次和未次计数时间分别以第10天和第21天为宜;种子的幼苗发育可划分为单子叶植物子叶留土类型。  相似文献   
29.
<正> 连续十年的临床研究报告表明绢毛棘豆(OxytroPis serecea)中毒与高海拔是引起牛充血性右心室衰退的一个原因。美国犹他州 Logan 农业研究站有毒植物研究室业务负责人动物科学家 Lynn F.Ja-mes 指出:“在高海拔地区采食棘豆,是牛充血性右心室衰退的一个诱因”。牛充血性右心室衰退症的主要特征是右边心脏衰退并引起胸腔肿胀。该病发生于海拔在2500-3000米处,且发病率颇高,若不  相似文献   
30.
水分胁迫对幼苗期霸王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燕  王彦荣  胡小文 《草业科学》2011,28(4):577-581
以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种子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并分析其幼苗期叶片生长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其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霸王幼苗总叶面积、单叶面积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显著减小,严重胁迫使总叶数急剧减少,与中度胁迫处理相比减少了51.2%;2)水分胁迫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