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NaCl胁迫对四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采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4种优势植物:梭梭、红砂、驼绒藜和碱蓬种子为材料,在0~1.8 mol/L的NaCl范围内,研究了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了经NaCl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升高,梭梭、红砂、驼绒藜和碱蓬种子的萌发和初生根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总体来看,盐溶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但轻度的NaCl胁迫可提高碱蓬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促进驼绒藜种子的萌发。4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盐度阈值分别为1.8,0.6,0.9和0.5 mol/L,说明梭梭种子萌发的耐盐性最强,而碱蓬的耐盐性最弱。经NaCl浸种预处理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恢复萌发,但浸种时间越长,种子受盐胁迫的影响越大,甚至其萌发完全被抑制。短时间的NaCl浸种预处理提高了红砂种子的发芽率,并显著提高了其发芽指数,刺激了梭梭、红砂和驼绒藜的初生根生长,而碱蓬的初生根生长则一直受到NaCl浸种预处理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2.
三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水热响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种子萌发水热模型量化了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是开展种子生理生态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测定了采自内蒙古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的无芒隐子草、多裂骆驼蓬和雾滨藜3种荒漠植物种子在15,20,25,30℃恒温、-2.1~0 MPa水势条件下种子的累计萌发率和萌发速率(1/t50),利用水热模型对萌发的水分时间累计值(θH)和温度时间累计值(θT)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3种供试植物种子的累计萌发率与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r2=0.54~0.93, P<0.01);除多裂骆驼蓬(发芽率未达到50%)外,其他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也与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r2=0.66~0.95, P<0.01)。3种种子萌发的水分时间累计值的变化因温度而异,在15~25℃内都表现为多裂骆驼蓬<雾滨藜<无芒隐子草;萌发的温度时间累计值(θT)亦因渗透势的变化而变化,在0~-1.5 MPa水势间都表现为多裂骆驼蓬<雾滨藜<无芒隐子草。  相似文献   
103.
对不同施尿素量(0,2,5,8 g/m2)下无芒隐子草草坪生长期内色泽、株高、叶宽、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全氮及绿色期的研究表明,施尿素可显著提高草坪植株和叶片的生长速率,提高植株全氮含量,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速度,改善草坪色泽,并且可显著延长草坪的绿期(P<0.05)。在尿素用量上,5和8 g/m2处理下的草坪质量显著高于0和2 g/m2,主要表现为草坪色泽生长季内都保持在6分左右,并至少使草坪绿期延长18 d。但与0 g/m2相比,8 g/m2处理增加草坪修剪次数6次,提高草坪管理成本1倍以上;而5 g/m2处理只增加草坪修剪次数2次,可减轻草坪管理强度,减少管理成本。因此,5 g/m2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4.
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2龄和3龄二茬开花初期,调查了蓟马对来自国内外97个苜蓿品种(品系)的危害。调查结果为:蓟马在各品种上的普遍率为100%,有干枯叶片的枝条比率最大67.1%,最小为0,平均为24.3%;运用欧氏完全连锁聚类分析,供试品种对蓟马抗性可分为5个类群,抗虫性最强的品种14个(中兰1号、QS-2、大郁山、润布勒和公农2号等)、抗虫性较强的品种29个(庆阳、SA32140、YL-21、SM9808和陇中等)、抗虫性中等的品种32个(Sceptre、SA32152、阿尔冈金、金皇后和SM9809等)、抗虫性较弱的品种19个(SA16465、SA16464、SA10125、SA7090和苜蓿女王等)和抗虫性最弱的品种3个(来自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新疆大叶,Wl320、SA35095),5个类群的品种数分别占品种总数的14.4%,29.9%,33.0%,19.6%和3.1%。  相似文献   
105.
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于Koshihikari/Kasalath//Koshihikari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流动液体培养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水稻苗期氮素吸收速率及其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干质量(SW)、根系干质量(RW)、根冠比(R/S)、地上部相对生长速率(RGRS)和根相对生长速率(RGRR)等与氮素吸收力(NAA)和氮素吸收速率(NAR)密切相关。在SW、RW、植株含氮量、NAA、高氮下的氮吸收速率(HNAE)和低氮下的氮吸收速率(LNAE)上分别检测到1、4、1、3、1和1个主效QTL,主要分布在第6、7、8和10染色体上;R/S、RGRS和RGRR没有检测到主效QTL;NAA、LNAE和RW间存在明显的QTL一因多效或邻近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106.
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杨磊  王彦荣  余进德 《草业学报》2010,19(2):227-234
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近年来,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土壤种子库作为种子源,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系统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从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7.
NaCl胁迫对老芒麦种子发芽及幼苗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学青  王娟  胡小文  王彦荣 《草地学报》2010,18(6):805-809,815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100,150,200,250 mmol·L-1)处理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通过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荧光特性的变化,研究其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的反馈机制,为老芒麦在盐碱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老芒麦种子发芽特性具显著影响,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NaCl浓度处理显著影响老芒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值均呈降低趋势,量子产量(Yield)与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qNP)无明显变化;随NaCl浓度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NaCl浓度为200 mmol·L-1qNP值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08.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辩证的分析,阐述了超高产新株型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探索,提出未来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方向。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分配与调运的综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充分利用遗传资源和高光效育种以及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协调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关系,协调穗数、穗粒数与粒重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产量结构,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实现超高产育种。生态设计育种和分子育种是未来超高产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制种产量低是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育系柱头外露率是影响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关键。遗传研究表明,水稻柱头外露率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广义遗传力较大(90%左右)。基因定位研究表明,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TLs大多数被定位于第2,5和8染色体上。自1996年以来,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加强了粳稻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遗传改良研究,通过导入籼稻的高柱头外露率基因,选育了一批高柱头外露率的粳型不育系,柱头外露率由原来的30%以下逐步提高到80%以上,异交结实率可达到60%以上,杂交制种产量可提高到3.0-4.5t/hm^2,并配组育成了辽优5218(辽5216A/C418)、辽优1052(辽105A/C52)等杂交粳稻新组合,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王彦荣  卫东 《草业学报》1999,8(4):17-22
根据我国审定登记的5个苏丹草品种的种子特征幼功胚芽鞘在温室3种不同营养液及田间条件下的颜色特征,探讨了苏丹草品种决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结果表明,供试苏丹草与蓁个品种在上述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极易区分;其余4个品种间可以由于千粒重进一步划分为2组。与高梁幼功胚芽鞘的颜色组成相似,苏丹草幼苗的胚芽鞘颜色也可以分为紫红色和绿色,并可作为品种真实性鉴定的特异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