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奶业在我国畜牧业的地位日趋重要,中美贸易摩擦后,奶业正面临蛋白饲料资源紧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提高奶牛氮利用率的饲养方法和开发奶牛蛋白饲料替代产品的解决方案,旨在为解决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紧缺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细胞壁抗原的成分,占整个细胞壁蛋白的6.7%,通过胞壁肽聚糖以共价键与之结合.该蛋白常被作为一种免疫学工具广泛应用,可用于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的纯化;检测和提纯IgM;与多种报告分子(荧光染料、酶标记、生物素、胶体金、放射性标记等)偶联后用于组织化学、Western、ELISA等的抗体检测;去除肿瘤患者和带瘤动物血清中的封闭抗体,从而降低血清对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的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估牛白血病病毒(BLV)来源的miRNAs跨界调控人源基因的风险。对BLV-miRNA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何种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未来实际生产中地方流行性白血病防控措施执行的必要性研究奠定基础,对BLV与人类疾病间关联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首先使用mirbase网站对BLV miRNA的成熟序列进行查询,通过miRanda软件对BLV编码的10种miRNA(BLV-miR-B1-3P,5P、BLV-miR-B2-3P,5P、BLV-miR-B3-3P,5P、BLV-miR-B4-3P,5P、BLV-miR-B5-3P,5P)进行靶基因预测,并选取每个BLV-miRNA评分前10的候选靶基因(去除重复基因后共88个)进行功能分析,对受到多个BLV miRNA共同调控的候选靶基因使用RNAhybrid软件进行二次预测验证,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BLV编码的10种miRNA经预测后分别获得1 630—16 383个靶基因不等。对评分前十的共计88个候选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后发现,其中18个基因无相关功能报道;36个候选靶基因与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2个候选靶基因可以对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16个候选靶基因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14个候选靶基因在细胞结构/骨架蛋白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功能表现成拮抗关系,往往促进增殖的基因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共有13个基因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起调节作用,有趣的是,这13的候选靶基因对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的调节是双向性的,但不能明确BLV miRNA对细胞的调节到底是更趋向于增殖还是凋亡,因此仍需要后续研究深入探讨;2个候选靶基因对细胞分化起调节作用;16个候选靶基因对细胞的迁移/侵袭功能起调节作用,再次提示BLV miRNA与肿瘤性疾病可能存在更重要的关联性。7个候选靶基因可能在乳腺细胞的分化、迁移、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BLV与人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中,可以从BLV miRNA的角度深入探讨;BLV-B4-3P的2个候选靶基因Ⅰ型胶原α1链基因(COL1A1)、断裂点簇集区(BCR)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具有调节作用。此外,可以被多个BLV miRNA共同靶向的候选靶基因均属于黏蛋白家族(MUC5B、MUC12和 MUC16),且均可以在结肠中表达,对结肠黏膜的形成产生影响。【结论】外源性BLV miRNA可能跨界调控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结构/骨架、增殖、凋亡、分化、迁移/侵袭相关等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破坏细胞结构;BLV miRNA与人乳腺癌的相关性可能表现在人乳腺癌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侵袭过程中;而BLV-miR-B4-3p本身与白血病相关miR 29a共享同一种子区域,可能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外源性BLV miRNA具有靶向抑制黏蛋白基因(MUC5B、MUC12、MUC16)表达,通过破坏肠黏膜形成这一途径,跨界调控人源基因的风险。  相似文献   
55.
紫锥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锥菊(Echinacea)是原产于美洲的一类菊科野生花卉,该属植物共有8个种及数个变种,均为多年生草本。已经开发为药品的主要为紫锥菊,也称紫松果菊)、狭叶紫锥菊松果菊)及白松果菊。由于其药用作用被逐步挖掘,近年我国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有引种栽培,并用以提取相关有效成分。紫锥菊不同提取物具有免疫活性、抗炎活性、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已逐步成为当前世界公认的抗病毒免疫增强  相似文献   
56.
为实现奶牛蹄皮炎以及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利用一种基于高清摄像头的新型奶牛蹄皮炎诊断及乳头末端评分设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牛场的681头奶牛进行蹄皮炎鉴别诊断,并与平面镜反射法的诊断速度与结果进行对比;随机抽选其中的100头奶牛进行高清摄像头奶牛乳头末端评分,结合牧场DHI数据,评价高清摄像头奶牛乳导管末端评分方法与隐性乳房炎LMT诊断法诊断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表明,该设备在奶牛蹄皮炎鉴别诊断和奶牛乳导管末端评分的应用中具有画面传输速度快、成像效果好、待机时间长、诊断快速准确、成本低、便捷性能良好等优点,能够对奶牛蹄皮炎不同分期进行精确判断,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能提高蹄皮炎诊断与乳导管末端评分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其对奶牛乳头末端的评分结果与隐性乳房炎LMT诊断法的评分结果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并且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为牧场奶牛蹄皮炎及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7.
阿地晋林(aditoprim,ADP)是一种新型苄氨嘧啶类药物,由瑞士Roche公司首先开始研究,华中农业大学袁宗辉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阿地普林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工作。阿地普林与甲氧苄啶(TMP)、巴喹普林(BQP)、奥美普林(OMP)等都属于抗菌增效剂类药物,常与磺胺类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磺眩类药物的抗菌效力。与其它苄氨嘧啶类药物相比,阿地普林具有体内分布广泛、表观容积大、生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可作为甲氧苄啶和巴喹普林的替代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8.
为了明确早期阉割对中国荷斯坦公牛育肥效果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背景一致的13月龄中国荷斯坦公牛和阉牛各3头,用全价育肥混合日粮饲喂3个月,于第30,60,90天清晨饲喂前保定称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于屠宰前1天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EP)和脂联素(ADP)含量。结果表明:与中国荷斯坦公牛比较,阉牛屠宰胴体重提高9.16 kg(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64.95 g(P>0.05);血清TC和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和AD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hs-CRP和LEP含量升高(P>0.05),TNF-α含量降低(P>0.05)。说明早期阉割可影响中国荷斯坦公牛的脂肪代谢功能,对育肥效果无增强作用,对脂肪沉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9.
生物制品类的免疫增强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功能蛋白或激素,例如重组生长激素、金属硫蛋白等;另一种是体内分泌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等等。笔者对生物制品类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相关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水杨酸治疗奶牛蹄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45只蹄皮炎患病奶牛,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只为阴性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措施;20只为抗菌药物对照组,给予林可霉素进行治疗;20只为水杨酸治疗组,给予40%水杨酸软膏。分别于给药第0、3、14、30天对奶牛进行跛行评分与皮肤疼痛评分并记录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给药第3天时,抗菌药物对照组和水杨酸治疗组都没有出现痊愈的病例,经过治疗后跛行程度明显减轻。给药第14天时,水杨酸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5%,明显高于抗菌药物对照组(25%);治疗有效率为75%,高于抗菌药物对照组(60%)。给药第30天时,水杨酸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5%,高于抗菌药物对照组(55%)。结论水杨酸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治疗奶牛蹄皮炎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